摘要:《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开创了我国古代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和美学风格。《诗经·秦风·蒹葭》作为《诗经》中的一篇代表作品,其簡洁精彩的语言,朦胧优美的意境、哀而不伤的情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诗歌之美。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蒹葭》一诗中“留白”技法的运用,来体会这首诗带给我们诗美洗礼。
关键词:诗经;留白;意境
留白原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让整个作品的画面或章法更为协调、更具美感,而独具匠心地留下相应的空白,让观赏者产生巨大的想像空间。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常用的一个表现手法,不仅广泛运用于比较直观的书画艺术创作,也普遍地体现在中国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当中,让诗歌充满了巨大的张力,散发令人回味的艺术魅力。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诗歌巨著——《诗经》,当中有许多诗歌就是成功运用了“留白”的技法,让诗歌更加含蓄隽永,散发出耐人回味的艺术芬芳。《诗经·秦风·蒹葭》就是一首将“留白”技巧运用到了极致的上乘之作。
《蒹葭》这首诗歌给读者留下的最大印象是诗歌营造的那种含蓄朦胧的气氛所产生的美感。全诗共三节,每一节的内容几乎一致,只改动了几个关键的字。这体现了《诗经》回环往复,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特点。诗歌大体的内容是讲述一个青年,在一条两岸芦苇茂盛的河边,思念追寻自己心上人的事。芦苇萋萋,河水潺湲,秋气萧瑟,白露为霜,就是在这样一个“伤秋”的环境和季节里,心上人若隐若现,若即若离,飘忽不定,朦胧迷离,令主人公想见不能见,想得而不可得。这含蓄迷离的绝美意象,离不开诗歌“留白”手法的纯熟运用,借用晚唐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的一句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具体来讲,《蒹葭》的“留白”给人留下的巨大想象空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的环境创设虚实结合,“留白”效果明显。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艺术美学的一个特点。东晋的陶渊明,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都是其中的翘楚。然而诗中有画的“始祖”,还当推《诗经》。《蒹葭》一诗,寥寥数笔,就勾勒了一幅“秋日河畔追爱图”,秋天迂回的河流、寥远的沙洲,茂盛的芦苇,这些都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实景,构成了诗歌当中的主体意象。除此而外的其他景物,诗歌没有交代,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境由心生,象由心造,每一个读者根据主观感受,去发挥延伸,进而产生无所穷尽的艺术张力。
其次,诗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写意而非写实的。我们不知道主人公与被追寻的爱人,谁是男谁是女,也不知道“心爱的人”外貌形象、穿着打扮。作者只营造了这样一个诗意的氛围,把上述写实的东西交给读者去“再塑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之美就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主观再发挥。男性读者可能会把诗歌当中“被追寻之人”想象成一位绝色美女,明眸善睐,顾盼生情,着轻纱舞长袖,在河边徐徐漫步,于芦苇中乍隐还现;若是女性读者,或者就会把“被追寻之人”想象成一位意气书生,风流才子,在河边若有所思,款款而行……不论什么人,什么样的心境,都能在诗歌当中得到投射,找到共鸣,这才叫有灵魂的诗。
另外,诗歌的背景、情节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令人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解读诗歌,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而通过背景,结合诗歌内容,去剖析作者于诗歌中包蕴的情感。但是,《蒹葭》这首诗,我们却无从了解诗歌的背景,当然也没有必要了解诗歌的背景;诗歌是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的,《蒹葭》也和许多抒情诗一样,把情节表现得至简,却把情感,酝酿得至浓。背景、情节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没有伤害到诗歌之美,反而将朦胧含蓄的蕴藉之美演绎到极致,诗歌当中那种望而不得、追而不至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总之,《蒹葭》这首诗,能够成为《诗经》中的名篇,流传千古,自有它的绝妙之处,而“留白”技法的成功运用,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仅成就了《诗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且也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甚至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向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丽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析《诗经·秦风·蒹葭》的空白美[J].山花,2009(12):120-121.
[2]李涛.距离产生美——《诗经·秦风·蒹葭》的审美生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5(2):90-92.
(作者单位: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2015级12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