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地铁建设。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地铁空间设计进行科学的把握,同时体现人文特征,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地铁建设的科学性。接下来将以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为例,分析地铁建设的空间特色,并进一步研究地铁空间建设中的人文特征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科技人文;特色
地铁的设计与运行,不仅仅推动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而且地铁也是城市艺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对城市文化的重要彰显和弘扬。以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为例,南昌地铁一号线四个站点公共艺术的文化墙建设以其造型语言多元性、构成元素相融性特征,体现着南昌历史人文资源特色,丰富了南昌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内容,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展開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应用的启示。
一、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的意义
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通过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可以对目前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实际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提供真实的地铁资料;其次,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可以分析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更加科学的设计发展建议,推动地铁设计空间的人文发展;最后,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可以为其它城市地铁空间的人文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推动中国城市地铁的建设与发展。所以说,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分析
(一)造型语言多元化特征
南昌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之一,在进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充分的将科技与人文特色融合,呈现出造型语言多元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南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以赣鄱历史、人文、经济为主题展示的八一广场站墙画为了凸显现代城市与传统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采用了抽象性视觉语言的表叙方式,将滕王阁、八一大桥、绳金塔等建筑形态结构藏匿在汉字笔画符号中,这样就借助地铁空间的科学设计,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借助多样化的造型以及语言文字符号,体现着科技与人文的艺术交融魅力。
(二)构成元素具有相融性
在进行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地铁站空间设计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科学地把握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将多重的构成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一定的自然型特征,这才是地铁空间设计的科学所在。例如八一馆站的井冈山自然风景墙画,在抽象造型形式和石材颜色选择上采用一体化线性处理,重叠切割工艺,并与暖红色灯光交相呼应,这样在保证地铁正常建设的情况下,充分融合自然元素,体现南昌地区独有的文化特征,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发展。
(三)红色文化特征凸显
南昌地区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在进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也充分融合了这种红色文化。例如,南昌红色文化中独有的八一精神在八一广场站墙画中的呈现已经被高度抽象为其中的一部分视觉语义符号,充分体现了八一南昌起义以及革命文化特征。由此可见,在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发展特色,推动城市地铁空间的科学建设。
三、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应用的启示
(一)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通过对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应用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科学的发展启示。在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充分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独特魅力。所以在今后进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地铁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二)重视人文关怀与发展
在进行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时候,必须要体现出城市的人文关怀性特征,这样既可以展示城市的独特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城市人文关怀,提高市民的居住幸福感。在南昌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将现代科技与城市人文发展需要相结合,既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域文化的弘扬,将城市的人文关怀设计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在进行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的时候,要十分重视人文关怀与发展,推动城市地铁空间设计的科学开展。
(三)将科技与自然相结合
在进行城市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除了要从技术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之外,还要注重将科技与自然相结合,充分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发展特色。就像南昌地铁站设计的时候,八一馆站的井冈山自然风景墙画等自然风景充分的结合起来,这是地域特色的充分展现。所以,在进行城市建筑以及地铁建设的时候,需要将科技与自然科学地结合起来,展现城市地铁空间的独特性和人文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南昌城市地铁空间设计的时候,充分将现代科技与地域人文结合起来,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城市空间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司璐,王雅倩,王容,彭霜,杨婷.南京地铁文化满意度调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6):23-30.
[2]林骥,兰威.成都地铁车站文化特色调研[J].中国包装工业,2014(16):23-30.
[3]邓波,苏卓.南昌地铁车站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6(04):34-48.
[4]卢彬荣,李双燕.南昌地铁空间设计中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J].浙江建筑,2016(08):45-50.
[5]周丽霞.论地铁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J].装饰,2017 (03):34-48.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