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3873
范宝祥 王育红 李斌

  高等学校的校风、学风状况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声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校风、学风的直接体现者就是教职员工和学生,只有具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学生群体,才可能不断培养和积淀更加优良的校风、学风。面对学生,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把握脉搏,因材施教。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刚刚步入高等学府,会面临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把握大学新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从而确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大学新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现代教育思想理念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首都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并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途径,录取比例增加、学生可选择高校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学生录取现状非第一志愿的矛盾。仅以某市属高校为例,针对2006级-2010级新生入学满意度调查中,20%左右的学生被录取非常高兴,近50%的学生认为是在意料之中,但同时也有近20%比较失望以及超过10%的学生表示不上这所学校就没学上。这些数据显示,在录取的新生中,仅仅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属于主观上乐意进入该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半学生是接受客观现实而已,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悲观心态。进入高等学校后,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从对全新环境的新奇、认知、适应到自己能够主动、自立地驾驭,大学新生应该绝大多数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的考验和挑战。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新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积极向上,活泼热情。这符合当代青年人的主流,他们一直以来培养了活泼热情的心态,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特点。第二,自尊心、自信心强。出于自然的地缘优势,培养和造就了市属高校的学生具有无论是否客观的自信心,而且使得自尊心也比较明显。第三,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仍然主要是由于自然的生源优势,市属高校大学新生普遍具有比较强的自我适应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明显。

二、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大学生最主要的两项任务莫过于学做人和学做事。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这就成为我们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和环节。而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要求。在中央16号文件的指引下,结合我们的调查分析以及对近些年生源情况的基本分析,我们认为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第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二,深入开展校风、学风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第三,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并将其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以此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教育的实施重点

(一)建设优良学风。

学风建设的核心工程是课风建设,我们需要更加明确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课程主要应该面向培养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要求的主要能力是“做”,是应用性,而不仅仅是掌握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苦练内功,强调实践,强调应用性和时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尝试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强调互动式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成就教育,这就会使我们的学风更具生命力。但是,针对大学新生缺乏进取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现实状况,在学风建设中除了常规的教育引导之外,还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必要时通过强化的管理方式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维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二)开展“双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展开,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并通过他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双信”教育,即诚信教育和信心教育,以此来促进学风建设。信心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典型事例、优秀师生的宣传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广大学生进行自信教育,使大学新生从走进大学校门伊始就逐渐树立自强不息、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信心。事实上,信心教育可以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在老师和高年级优秀学长的指导和带领下,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锻炼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挑重担、克服困难的能力。信心教育还可以通过连续多年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来烘托,95%以上的就业率可以让我们的大学新生感受到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事实上,市属高校的毕业生也确实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比如,学校对2007-2010年每届约8000名毕业生的调查显示,85%左右的学生对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工作是满怀信心的。

(三)大力开展“三个先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在学风建设和“双信”教育的带动下,还应着重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倡导广大学生争做三个先锋,即业务学习的先锋、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先锋和基础文明行为的先锋。在业务学习方面,应着力激发大学新生的专业成就动力。同时,把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介绍给新同学,让他们从一入学就对将来的就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道德行为能力即道德实践力是人的道德品质优劣的尺度,很多学者从合理性(Rationality)、责任(Responsibility)、公正性(Impartiality)、情感(Emotion)、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Balance to self-interested and altruistic reasons)等方面深刻论证了这一问题。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教育中强调基础文明行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博雅教育的内涵,包括对学生学本道德的培养。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步骤,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党建为龙头,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落脚点,以良好的开端使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获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