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忧患意识解读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上旬 热度: 13667
杨依凡

  摘要: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作品的普及度非常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文学使命層面、传统文化层面以及心路历程层面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独特性——忧患意识,阐述这位文化史学者应对社会急剧转型、全球化背景承担文学使命,宣传并反思传统文化的精神及做法,进而分析其散文忧患意识的深层次价值。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忧患意识

  散文作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类别,其魅力在于,通过对亲身经历的再现与描述,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行升华进而引发读者的共鸣。余秋雨作为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散文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余秋雨的散文中蕴含着丝丝浅淡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将其散文作品的情感内涵变得更加丰满而立体。

  一、文学使命层面

  古往今来,学者们的身上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即使身处草庐,也不忘担忧庙堂上的治国之道,用作诗、作文章表达自身的看法。余秋雨作为一名当代学者,处于社会转型这一背景中,他自然地背负起一名学者应该承担的文学使命,以笔为媒介,向大众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智慧,以改善民族素质,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余先生清楚地了解文学使命的沉重与艰难,但与此同时,他背负使命的行动却也义无反顾。他从社会现状、现有作品中发现现代人在文化、精神以及情感中的不足,以独特的沉郁笔触召唤人们的感知[1]。一如《文化苦旅》中他对阳关雪的描述:“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余先生在对天、地映衬对比的同时,也用侏儒、巨人两种形象,表现出作者的这种忧患意识,侧面揭示出人的渺小,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传统文化层面

  传统文化无疑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重点。与普通人不同,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学者,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他们能够通过阅读他人的著作,探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与其产生共鸣。余秋雨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对古代作者的感怀正如他在《文化苦旅》描述的那样:“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即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贬官文化是余先生散文中笔墨颇多的精华,他在《苏东坡突围》中简要概述了苏东坡的贬官历程,并通过对苏东坡流放罪犯这一特殊身份下内心感受的分析,阐述苏东坡在黄州饱经贬官跋涉之苦难后的精神感悟,最终寻得生命的真谛与内蕴。从余秋雨先生的描述来看,他对苏东坡贬官经历的情感十分复杂。余先生欣赏苏东坡经历贬官后所作的文章,但同时作为一个相隔数千年的后来者,余先生对苏东坡的经历也饱含同情与忧伤,在这几种情感的驱使下,余先生文化散文中的贬官文化透过文字这一媒介,深刻地映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将我们这些来自遥远未来的观众投射进古代文人贬官后跋山涉水,身心饱受折磨的场景中,更加真实地感受贬官对文人带来的打击与超脱后的心灵升华。

  在传统文化中,贬官文化与隐逸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当以笔入青云的文人们因不适应官场的黑暗等原因遭遇贬官或废黜后,会通过隐居小镇的方式,独自抚平心灵上的伤口。这种符合人之常情的隐逸行为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人文文化,这些受挫的文人学者将小镇的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体味隐市下的孤独。但与此同时,余秋雨也用自身颇具代表性的忧患意识对这种隐逸行为表达了批判及不认同。他认为:“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豪,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有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这种做法让“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从文化的发展层面来讲,正是因为古代文人的这种隐逸做法,阻碍了文明的突进。余先生用这种富含忧患、担忧情感的表达方式将隐逸文化的内涵简单明了的刻画出来。

  三、心路历程层面

  通过对古今文人在不同时期作品的观察可以发现,随着文人学者们年龄的变化,他们看待问题、论述文章的角度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余秋雨也不例外。以余秋雨的经典文化散文——《文化苦旅》为例,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余秋雨基本达成了自身在学术成就上的目标。虽然学术有成,但四十岁的余先生却因为失去目标而感到惶恐[2]。设定学术目标时的余先生对待事物的态度、观点与四十岁的他并不相同。出于这种缺乏目标的惶恐,余秋雨先生创作出了《文化苦旅》一书。他在书中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余先生用简单的季节交替、情绪变化来指代人们短暂的一生。古语有云:四十知天命。细心品悟这句话,仿佛能看到领悟天命的余先生身着一身褐色长袍,站在秋风萧瑟的空气中,轻声为我们讲述生命的短暂与平凡。他对季节更替的描述、情绪变化的分析蕴含着丝丝忧患,恍如炽热夏日中的一盆冷水,浇头而下,让头脑发热的旅者从焦躁的状态瞬间转为清醒。

  也因为这部作品,余先生突然明悟了一个道理:一味的研究著作中的文化并非探索文化大道的正确途径。于是,余秋雨毅然决然地离开上海戏剧学院,舍弃院长这一身份,了然一身地开始文化考察工作。而在余先生后续发表的著作中,那种独树一帜的忧患意识仍然存在。他在2001年出版的《行者无疆》里写到:“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固守自我而品尝尘嚣,无异众生而回归一己,保持高贵而融入人潮。”这种颇有与众人同饮,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感的清高与高贵无疑暴露了余先生的忧患意识。但无论是在人生中的哪个阶段,余先生文化散文中的忧患意识都像一个标杆一样,伫立在荒凉的沙漠中,引导迷路的行者找回正确的方向。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忧患意识无处不在。这种独特的意识源于余先生对现实社会、既往文学著作的感悟,也来自自身的精神特质。正是因为这种忧患意识,在种类繁多的散文作品中,余先生对现代文明的观察、对民族文化的分析都变得分外引人注目。他以渊博的知识和朴素的语言引发我们对文化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周敏.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解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03):74-76.

  [2]袁小茜.余秋雨散文戏剧性论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77-79.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