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孙习成
一、文化底蕴制约传媒业对外传播效果溯源
当下广电传媒业传播中,播音主持人才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这是因为,播音主持艺术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艺术,而是集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近年来播音人才培养急功,忽视了人才的文化底蕴,稀释了一度是精英教育的人才质量。随着海外广电传媒在内地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和内地广电新闻传播业的快速发展,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冲击和挑战。海外网络广播电视在内地收听收看成为可能,受众的选择面也在增大。受众在了解和感知有别于内地的海外媒体新闻处理方式的同时,其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欣赏习惯。而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刻板、缺乏文化底蕴的新闻播报方式被受众诟病,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要求更换新闻主持人的呼声更是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级广电传媒频道和栏目的不断细化以及新闻节目形态的国际接轨,越来越对现有的播音人才文化底蕴提出挑战。再者,随着网络电视和视频的快速发展,电视不再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首选,电视在青年人中影响力越发甚微,也使得业界思考如何使电视节目重新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业界和学界在期待内地播音专业人才人文素养提高的同时,在各个层面观察和借鉴海外广电媒体播音人才培养模式、新闻工作者的遴选模式及其职业发展模式。二、播音专业人才培养三个不对接现象解读
学界对播音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已有较多的分析,如栾洪金(2008)归纳为“规模扩张与办学力量短缺的矛盾;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反差;日常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不平衡。”郑晓燕(2009)认为目前的播音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尚为短缺、设备投入尚显不足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现实问题。”纵观这些分析,多与近年来高校扩招产生的问题相似,但是对播音教育自身问题分析还不够深入。笔者认为,目前播音专业问题最主要是人才文化底蕴不高,缺乏人文精神,严重制约着传播效果,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对接,即学科体系不对接;招生标准与业界选材不对接;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职业发展道路不对接。(一)学界对播音人才培养学科定位争议
当下,播音本科属于艺术类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硕士属于中国语言学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则归属到艺术学下的广播电视艺术学。陈京生(2007)认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当前产生的学科定位问题是由于国内广播电视快速发展和剧烈变革,对播音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变化造成的。通过对播音专业与语言学、新闻学的关系,以及它的艺术属性的分析,认为播音专业回归其新闻学定位更适合目前广播电视对播音人才的需求”。毕一鸣(2007)提出把“播音主持专业纳入“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必要性”,但没有进入深入的科学论证。成越洋、赵政绪(2007)在分析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为参照,对拓展中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科进行了建设性的设想,提出将播音主持专业拓展为言语传播专业的主张,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张潇潇、谭天(2007)总结了学界和业界对播音主持教育的四种态度:认可、控制、改变和否定,但对于每种观点都缺乏有力度理据,论证也不够深入。张颂积极肯定播音专业教育并把播音主持工作定位为“‘新闻工作者’、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传播者,其工作特征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以有声语言(包含副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张颂,2009)。笔者认为,播音专业学科归属之争,实质是形式和内容之争。播音专业归于语言或艺术学科,显示其过于强调学生的语音发声、表达技巧、文稿播读能力等所谓的语言表达艺术,而从根本上忽视了新闻播音目的是达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有效性。语言属性和艺术属性只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外在形式,其实质应该是如何利用好这两种外在形式完成其内在内容即新闻的有效传播。因此归属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下,突出其新闻传播属性,播音主持才是回归其本质,从而改变播音主持培养一锅煮,语言、艺术属性和新闻属性主次不分的现状。
(二)招生标准与业界选材不对接现象梳理
播音专业招生的艺术初试和复试,考察重点是声音、外形及上镜,甚至身高和多才多艺。而业界的选材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人文科学素养、新闻素养及和某一门具体学科的专业素养,语言传播的艺术才能已不再是广播电视媒体选材最看重的因素。播音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使得毕业生直接走上播音台已经成为小概率事件。“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全台7个专业频率63个播音主持人中,有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的只有14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五、六年前进台的”(晓河,2008)。业界对新闻主播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既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也包括对自然科学、思维逻辑、科学方法等一定程度的掌握。新闻主播又必须具备记者、编辑的基本素质……”(卢静,2005)。显然,播音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刚走出校门的专业素养不成熟、缺乏公信力、可信度和认同度等诸多方面不利于新闻传播,欧美规模较大的广电传媒绝少从毕业生中挑选新闻主播。(三)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职业发展道路不对接溯源
播音专业教育定位是按语言传播专才培养,训练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播音方式,符合央视新闻联播程式化新闻模式。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目标定位是中国语言传播精英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适合广电媒体各类播音主持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传播精英人才,其主流观点强调“有声语言的传播”,否定播音专业“采编播合一”能力培养。张颂(2009)认为,“采编播能否合一,怎样合一,到底如何合一,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置疑。一个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经验有限、储备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与其追求全能,不如坚持一专多能。”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业界的需求和毕业生职业发展道路显然有相当大的差异。播音专业毕业生为了跟上广电媒体的发展及人才需求,多尝试从播音员转型转为采编播合一的新闻主播。从1993年起以央视“东方时空”等为代表的新闻节目改革以来,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节目的制作、播出等方面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新闻直播成为常态,现场连线、演播室嘉宾访谈或点评、突发新闻的不定时直播,都需要新闻主播较强现场驾驭能力。播音专业毕业生由于新闻专业素养缺失上的短板,新闻敏锐度和现场的驾驭能力都不足以担当新闻主播的重任。央视新闻改革先行者孙玉胜认为由于高校的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限,新闻播音员转为新闻主播几乎不可能,主要是“源于自身知识上的缺陷,思维方式和从业背景,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包袱等等”(孙玉胜,2003)。展江对于高校的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为否定,认为内地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主播,“中国的播音员其实就是‘念稿员’,有的播音员连稿子都不会写。一般都是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出来的,运声、发气还可以,却缺乏思想,连采编的过程都不太熟悉……”(黄广明,2007)。卢静等(2005)对新闻主播的培养调查数据表明:“从新闻记者、编辑中选拔占38.42%,从新闻播音员中选拔占32.03%,学校定向培养占22.68%。”笔者认为,电视新闻主播人才的培养途径,无外乎业界自身造血和学校培养两种途径。高校显然忽视了来自业界的期盼,依然以培养语言传播者为目标,与毕业生职业发展途径及与业界采编播合一的新闻主播需求并不一致。
三、中美高校播音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与中国不同,传媒业发达的美国并没有像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教育,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多涵盖在新闻或广播电视专业中,播音技能的提升多通过具体播音课程实现。试以美国密苏里大学为例,新闻本科专业设置了25个方向(InterestAreas),涵盖新闻各个方面,与内地的播音专业最接近的是广播电视报道和主持方向(Radio-TelevisionReportingandAnchoring),除专门新闻制作中心供学生新闻采编播实践外及讲座和讨论课程外,新闻学院还提供上镜课程(on-cameraskillscourse),帮助学生提升全方位镜头语言的能力。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教育,注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底蕴及专业技能的宽口径。笔者认为,美国播音人才培养走的是先宽后窄,从通才到专才,直观上是顺势而为。美国高校的播音教育,是在人文和科学基础课之上,逐步过渡到广播电视各专业学习,然后进一步收窄,确定广电专业的某个方向,比如广电新闻报道和主持。我们的课程设置条块分割明显,人为割裂新闻采编播这三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因而美国的课程设置模式更符合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更符合业界的实际需求。[1]毕一鸣.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7.6.
[2]陈京生.从职业能力需求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J].现代传播,2007.6.
[3]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6.
[4]张颂.回眸播音主持专业30年[J].现代传播,2009.1.
[5]栾洪金.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思考[J].当代传播,2008.4.
[6]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7]郑晓燕.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办学现实问题及对策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2009.10.
[8]卢静,任悦,崔玺,董丽萍,李恩泉.关于培养电视新闻主播人才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5.2.
[9]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0]黄广明,夏娟.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主播——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展江[J].南方人物周刊,2007.3.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美高校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编号:Y201016381)。
(孙习成: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英汉词汇比较研究、英汉播音主持研究、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