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另辟蹊径的音乐思维模式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上旬 热度: 11871
陈冀红

  摘要:在音乐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学习不走寻常路的新模式,但却不能误入岐途的认为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音乐作品就是好音乐,我们可以用另辟蹊径的音乐模式来探究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但是,好的音乐作品除了新,还要包涵丰富的内涵、给人以积极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音乐;另辟蹊径;思维模式

  我欣赏蒙特威尔第---这位歌剧缔造者的声乐作品,他将高贵的教堂音乐撒向了普罗大众;我喜欢聆听到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它让我感受到了巴洛克时期的理性与浮华;在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三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除了经典之美,杨老师的课堂中还带给我更多关于交响乐的启迪;在随后的浪漫主义时期里,从初期浪漫主义乐派的韦伯、舒伯特到中期激进派的柏辽兹、李斯特,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理查.斯特劳斯和勋伯格的不走寻常路式音乐出现等,通过分析这些音乐历史中记录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似乎遵循了音乐发展中不断求新并创新的模式。

  从最初的单声部线条的格里高利圣咏,到和声的发展壮大;从交响乐的出现,直至作曲大师拉威尔登峰造极的配器方式等。这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由被宗教神学的束缚到人文主义的兴起,无一都向我们展现了历史中的音乐脉络走向,它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发展、前进。在音乐发展的道路中,也许偶尔在历史的某个时段,会有个别的迂回、甚至是倒退的个例,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世界音乐不断的发展壮大繁荣会成为必然的结果。比如,我一直都很喜欢法国作曲家比才在1875年所写的歌剧《卡门》,这部歌剧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同时也是至今流传最广、上演最多的歌剧之一。然而命运给比才开了个莫大的玩笑,天才作曲家比才在37歲的时候就去世了,且一辈子都不走运,并在《卡门》上演之初,更是被世人所不解。所以笔者认为音乐的世界里没有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音乐理论,更没有什么万变不离其宗、绝对规律化的音乐模式。虽然,每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或多或少都有继承、沿袭了前人的优秀成果,但是音乐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完全依赖于继承前人的优良,除此之外,要能更好的进行创新发展,才能更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当一个好的音乐人若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新的方式去展现音乐艺术,那他或她就会更成功了。这种方式可以是在传承中继续创新,也可是另辟蹊径的新思路,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形式,只要能更好的展现音乐,那么这种方式就是成功的。比如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者德彪西,他是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德彪西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并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音乐可以不像数学那般简单的、逻辑清晰的一加一等于二,因为它的抽象性、感染力、可塑性、艺术性,它显得是那么的魅力四射。尤其是好的音乐作品,甚至可以让听众和心灵里灵魂深处的天使交谈,接受着阳光的洗礼。这也就成为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直至20世纪,现当代音乐不断前进、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这符合总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符合音乐艺术的特质,我们不可一板一眼的、逻辑缜密的说一首音乐作品是好或不好,因为音乐的本身就有很浓的抽象性,需要听众用心去体会、感悟。于是在经过无数的聆听后,听众们可能会有些审美疲劳,这也就成为之后的作曲家们继续创新的动力了。这似乎是一个良好的循环模式,聪明的人会发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音乐。

  因此当下我们的音乐也正朝着多元化,多样性的方向发展,至于哪些音乐作品能更好的被世人所接受,我认为能够用另辟蹊径的独特视角来呈现音乐作品的人,他至少是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的。但是能维持吸引多久,那就要看这个作曲者的内功修为,以及是否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了,而不能仅仅是单纯的作曲技巧的堆砌。这就如同一篇文章虽然词藻华丽,但就怕内容空洞、华而不实了。

  在音乐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学习不走寻常路的新模式,但却不能误入岐途的认为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音乐作品就是好音乐,我们可以用另辟蹊径的音乐模式来探究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但是,好的音乐作品除了新,还要包涵丰富的内涵、给人以积极前进的动力。它可以像比才的《卡门》这样的悲剧结尾,但《卡门》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它可以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般铿锵有力,《命运交响曲》带给人们一种无可言喻的心灵感动与震撼;它可以像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那般小清新,该曲质朴单纯的旋律让听众顿感阳光天使般的温暖;它还可以像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这般透着神秘的朦胧的气氛,该曲具有典型的印象主义气息,并脍炙人口。好的音乐是有灵魂的,它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接近阳光,正如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言,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居其宏.综合舞台艺术史:中国音乐史的缺失与尴尬[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6-12+4.

  [2]吴娱昊.多维的音乐世界——从西方艺术史看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合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4):59.

  [3]宋歌.碰撞与融合——我眼中的《世界艺术史·音乐卷》[J].人民音乐,2006(06):88-8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