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哲学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本文所探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所作出卓越贡献者——列宁,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其明显的优越性,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矢志追随马列主义思想,以辩證唯物史观看待国家建设和发展。本文从基于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角度出发,探究了列宁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同时结合到新中国发展实际,综合考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对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进行剖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列宁;贡献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思想的贡献和发展
自列宁投身革命事业起,其毕生都在探索和总结适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套哲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哲学著作对列宁的革命思想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和震撼,为此,在十九世纪末(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列宁广泛阅读了马恩著作《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列宁从长期的革命事业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深刻地认识了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其认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支持和引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有力武器。
列宁强调,自马恩著作《资本论》面世以来,唯物史观已经是经过科学证明,长期实践的最基本原理。像是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地将生命科学与神学进行比较,推翻了长期以来神学的主导地位。唯物史观所追求的是理论和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思想就是要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结合到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辩证看待,需求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对马恩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创新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下文简称《人民之友》)是青年列宁的一部杰出著作,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广泛运用《资本论》中的观点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明确了《资本论》这一著作在唯物史观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创作《人民之友》之前,时值俄国农奴制度废除,这也标志着俄国完成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力量的增强,俄国的农业经济日趋朝向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俄国的农奴制度并未完全废除,农奴制度残余仍长期存在,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多数人仍遭受着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人民的斗争和反抗日趋激烈。列宁在《人民之友》中犀利地批评了民粹派代表人民弥海洛夫斯基的观点。在十九世纪的俄国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民粹主义运动。为反对沙皇的残暴统治,发动农民进行斗争反抗,革命青年(主要是知识分子)便跑到农村去工作(到民间去),“民粹派”由此而来。《人民之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思想,确立了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
三、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含义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马列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某种角度看来,其是由列宁所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在许多政治团体的纲领宣言中都有涉及,目前马列主义被作为多数共产党的基本意识形态得到了广泛应用。
马列主义哲学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进行看待,辩证唯物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和精神支持。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由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究其本质仍属于一种哲学理论体系。
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在基于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结合到中国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文化进步,开辟文化创新思路,促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脚步空前加快,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是适应于中国建设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必将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J].东疆学刊,1991(2):50-56.
[2]李斌.论唯物史观传承的一段重要历程──列宁在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中对唯物史观的捍卫[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9-31.
[3]田心铭.在反对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斗争中捍卫和阐发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第一编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21-2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