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 四级考试 改革 影响
1改革后的大英四级考试测试题型的介绍和分析
1.1改革基本情况介绍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 2004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语言测试是通过测量目标能力的表征行为去推论目标能力。根据测试学的理论观点,语言测试要“着眼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而大英四级考试的新题型与旧题型相比更加科学和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分值由原来的20%上升到35% ,题型也丰富为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章和复合式听写四种。对考生英语听力的考查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八个简短的小对话和两个长对话组成;第二部分是三篇短文;第三部分是复合式听写,其中包含了七个单词和三个句子。在新题型对考生听力的考查当中可以看出,短对话由旧题型中的十个减少到八个,增加了两个长对话,每个长对话后都有三至四道题目。阅读比重稍减。阅读由原来的40%下降到现在的35%。需要仔细阅读(Reading in Depth)的文章减少至二篇,分数占全卷的20% ,题型为广大考生所熟悉的多项选择,并出现了两种新的阅读考查方法—快速阅读和选词填空。选词填空要求从一篇220字左右的文章中,留出10个主题词的空格,从给出的15个备选单词中选出10个填入文章相应处,使文章意思通顺,表达正确,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认知和语法的理解。另外,快速阅读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题,前7题是判断正误,后3题是填空。综合部分题型灵活,难度增加。综合部分为完形填空或改错、汉译英或SAQ ( Short Answer Question),分数占全卷的15%,此部分是新四级中较有新意的一部分。其特点是题型多样,并有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取消了以往四级考试中专门考查语法词汇的“结构与词汇”部分,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不仅要能理解识记单词、掌握基本语法,更应该具备灵活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
1.2 改革分析
考试结构的变化与调整。与原来的四级考试相比, 新的四级给考生的感觉是碎散。总的题型的数量增加而每种题型的题量却下降了。新四级题型的这种设计其实体现了近年来英语测试研究的成果: 今后的英语考试将不再是条块分割, 听说读写各自为战的局面了, 综合考查将是一种趋势。听说读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境界四级考试虽然现在还达不到, 但是起码是一个前进的方向。单纯语法考查的淡化。原来四级考试侧重对冷僻僵化的语法现象的考查, 其典型题目就是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语法。新四级摒弃了原来这种考查手段, 换之以灵活地结合上下文在翻译、完型、选词填空、快速阅读中来考查, 不再死扣语法条条, 而是强调语法的应用。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和介绍可以得知: 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考核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促使大学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毕业后能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人才。
2.1 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讲, 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学生锻炼口语。所以, 我们在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用英语讨论、多发言、多练习英语口语, 培养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因为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增加了测试考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比例, 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2 调整教学内容。词汇量无疑是五种英语技能的基础,但四级考试不再单独考词汇题,而是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要通过考试,仅有词汇量是不行的,学生还要掌握许多其它方面的知识技能。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把词汇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应教导学生课下通过语音法、构词法,结合例句记单词,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还要监督学生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尽可能多地掌握常用词的各种用法、搭配、意义以及同义词、近义词,特别是那些用法和词义繁多、搭配能力极强的常用基本词汇。阅读还是四级考试四部分内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并且增加了快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能够通篇理解文章,纵观全文大意。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的基础教学,还要重视讲解篇章结构、句与句之间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获取阅读信息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对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英美社会文化知识,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听力比重增加,必须加强听力教学。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很大,学生固有的汉语思维模式经常干扰其英语学习。学生多听英语,有利于克服汉语干扰,提高其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强调语言、言语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决定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对言语的发展又起着反作用。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差,致使其听到英语反应不过来,想说英语表达不出来。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国家学英语比在国内效率高几倍,主要是因为在英语国家他们时时处于英语语言环境中,时时处于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过程中。所以首先应在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大量有声语言输入的环境。以英语授课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使课堂接近国外的英语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控制自己使用的词汇量、句子结构和语速,使学生逐渐适应;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再加强语言难度,从而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不知不觉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听力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解释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渐进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次,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如重读、弱读、英美发音差异)和基本的语音规则。另外,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即让学生听前浏览一下问题或根据已知的信息对听力内容迅速进行预测,以做到有的放矢,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捕捉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有选择地去听。
2.3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 把电化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启发式教学设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 改变单纯知识传授模式, 将启发式教学融入以现代媒体为中心的电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重在提出问题、组织协调、激励思考、解惑答疑; 以幻灯、投影、VCD、CD- ROM等课件构成优化组合的多媒体群,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复习所学的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机会;将学生的练习和教师对课文的小结结合起来, 反馈教学效果。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很有裨益。
3 结语:
本文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的新题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它在测试的效度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重点向测试考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倾斜。根据这种情况,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应该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进行对应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
[2] 臧国宝, 徐建纲.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整体优化研究[ J] . 外语教育, 2001(1): 82.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唐雄英.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J].外语教学,2005,(1).
作者:
张莉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讲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