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议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2753
摘要: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在工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其在工科院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从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以及内容出发, 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工科应用型人才审美素质、综合素质、人格及世界观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意义,发挥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的功能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科院校 艺术设计 教育 素质

  艺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最早的门类之一,有艺术必然就有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教育就不可能有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不论是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还是今天的网络设计艺术都是先有存在再有教育传播的。回溯艺术教育源流,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思想形成以精神为主旨的重“艺”的艺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重“技”的艺术教育,重“艺”的艺术教育着重体现审美性,主要作为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文化活动存在;重“技”的艺术教育则具有物质实用性的功能。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同样具有实用性、审美性、经济性和民族性的功能,现代工科院校都在尽可能地拓展学科及专业,学科门类越来越完善,近年来增办艺术设计教育更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因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审美性起着道德教化和培养人格的作用。

  一、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提高工科院校人才的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

  艺术设计文化有着极大的社会活力和生存价值。由于它具有技术和生产的双重性,自古以来被人们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时过境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存越来越依赖于科学而非纯艺术的帮助,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加体现出来。科学产生客观分析和精确性的品质,艺术产生情绪活动和参与学习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人类极重物质享受的心理,道德情操的培养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道德教育难度加大,人们体会到要使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必须靠艺术的指引。科学文化与艺术文化的综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英国有学者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然用人文科学来粘合”。一方面艺术设计教育的艺术审美性功能使综合大学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通过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得到道德情操的培养,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能从其他学科里吸取丰富的养料,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促进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经济社会与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社会生活的物质产品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性质,在商品实用性大体接近的情况下审美性成为重要因素。提高商品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对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提高了要求。艺术设计本身具有“实用性”和“生产性”的特征,通过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才能顺应社会的需要创造出美化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其次,在造型上艺术设计活动与非艺术设计活动相通,创造者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想象,设计出即新颖又美观的设计作品。由此看来,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这一点将会对工科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艺术设计教育对工科院校学生人格培养的熏陶作用

  席勒等许多思想家明确指出:只有审美才能体现完整的人性。他认为“艺术,照一般所了解,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这说明,在人格培养中,艺术教育是不可缺的重要手段。人格的发展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向着高尚的境界发展——这是其外的要求;二是要自由发展——这是其内的要求。而艺术审美正适合这种要求。宗白华先生就经常强调:“艺术在人生上能起到净化人格的效用。”要在工科院校大面积进行艺术教育还有一定困难,而近几年各校普遍设立的艺术设计教育刚好解决了这一困难,能够对工科院校学生人格培养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首先,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超越了物质、功利方面的要求摆脱了各种狭隘、低级的欲念,追求的是纯粹精神上的愉悦和完满;其次,也正因为艺术是超功利的,因而没有任何限制,是一种纯粹自由的行为。从艺术风格与人的个性、气质也可以看出艺术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第三,艺术的实践性有利于实现人的身心发展。艺术活动具有学习性,又具有实践性,从而使人的全部身心得到锻炼。因此艺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独到的功用。第四,艺术有利于改善环境。这不仅是因为艺术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而直观的信息,可以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美国美术教育专家罗恩菲德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调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

  艺术教育对人格的培养还体现在艺术欣赏方面。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能使鉴赏主体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获得的是一种悦志悦神的精神人格上的审美愉快。艺术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感情。但艺术形象中的意蕴常常含而不露,为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艺术家的人格与欣赏者的人格进行对话。目前,艺术格外受到当代人的青睐。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的确是最适合于人的身心发展、人格构建的途径,而人的发展、人格的完善才是艺术教育基本的,也是最高的价值体现。这里的艺术教育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量的方面,而不是质的方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对工科院校人才世界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有审美的功能和非审美的功能,其审美功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与塑造,非审美功能则体现为对人的发展具有辅德、益智、健体等多方面的作用。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人的个性完善和世界观形成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更是如此。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具体艺术家,而是培养有健康的审美态度的“生活的艺术家”。审美地对待自身,改变人类较少关心自然和更少关心自身心理的状况,做到身与心、意与情协调发展,培养提升人的情感力和文化品位,帮助人逐步进入审美的诗意状态。“审美态度” 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王义遒教授2001年11月在香港召开的素质教育议会上所说:“这种态度就是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感。也可以说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艺术设计教育对于人的全面成长的意义,不亚于知识技能教育的价值,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言:“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因此,在工科院校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审美修养,陶冶情操,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塑造出一种永恒超越的自由人格,对工科应用型人才世界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的世纪,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而生”,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何而生”。在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通过艺术教育完善人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并不弱于说教。人们常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包含于德育之中,它培养人获得全面的协调能力,达到完善人格形成的目的。艺术设计能不断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充分运用视觉手段,把难以言传的东西形象化,调动人的审美感受,训练人的潜能,培养人的修养。艺术设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的发展学科, 有许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宗白华.意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唐娟. 综合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人才的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作者:

  王若鸿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