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眼与EYE的认知机制对比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2030
徐 睿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往往借助与躯体经验隐喻加以理解非直接经验的概念。分析和眼睛相关的隐喻或转喻,有助于探求以眼为中心的视觉认知机制。研究发现:汉英语中以眼为中心的认知机制存在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

  关键词:眼睛 认知机制 隐喻 对比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意义并非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Lakoff & Johnson, 1980: 4)。目前,中国学界对隐喻的研究仍停留于理论的引介,学者们或者系统地介绍国外的隐喻理论(赵艳芳,2001;胡壮麟,2004),或者将汉英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简单对比(束定芳,2000)。只有少数学者开始研究汉语隐喻系统的具体构成,如於宁(2003,2004)利用汉语语料分析躯体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王文斌(2001)提出汉人思维以“心”为中心的观点。笔者认为,汉语的概念系统是一个以“心”为主,以眼、耳、手等肢体部位为辅的庞大隐喻结构。在该结构中,各部分自成子系统,同时相互交叉。其中,以眼为中心的视觉隐喻涉及光源、观察者的视觉感知、被观察事物的视觉特性在内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范畴(陈佳,2003)。本文拟对汉英语的视觉认知系统进行对比研究。

  1. 眼睛与视觉经验

  汉语中的眼睛有“目”与“眼”两种说法,前者较后者更为正式。眼睛在人类认知中占有重要地位,眼睛往往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下面我们将探讨与眼睛相关的视觉经验。

  1.1 眼睛与明亮

  在汉语中,眼睛发光发亮往往意味着认知主体对外界事物感兴趣(BRIGHTNESS IS INTEREST),如:

  (1)a. 小苏眼睛猛的一亮b. International jewellers eye glittering Mid East market

  在英语中,眼睛明亮同样表示热情或兴趣,例(1b)中的珠宝商因为看见珠宝眼睛熠熠发亮,此时汉英语中的隐喻相同。当人们受到打击失去希望时,眼中的亮光自然暗淡下来,汉英语皆然。如

  (2) a. 孟妈眼睛一亮,随即暗下来 b. Mine eye also is dimmed by reason of vexation.

  1.2 眼睛与火

  眼睛除了与光亮有关系,还很容易与火联系在一起。如:

  (3) a. 眼睛里迸出希望的火星 b. 怒目喷火死盯着啸秋

  c. 目光炯炯

  d. 只见她的眼神灼灼

  火对人们来说意味着希望,这种特性扩散到眼睛中就出现例(3a)。火同时意味着热烈的情感,所以人们生气时眼睛会喷火 (3b)。而无论是“炯炯”还是“灼灼”(3c-3d),都表示情绪激动。与汉语一样,英语中与眼睛相关的火也有大小之分,当火光较小时,眼睛可以传递活力、愉悦之类的感情,如“a sparkle in the eye”;当火光较大时,则寓示着热情、希望。如果某人眼中的火焰并未暗淡,表示他热情不减,如“…the fire of his eye undimmed…”;如果眼中无火,意味着他的热情已经消失殆尽,如“there is no fire in his eye”。由此可见,当眼睛传递情感与希望时,汉英语的隐喻机制相同。

  1.3 会说话的眼睛

  眼睛不仅可以传情,而且能够达意(SEEING IS COMMUNCTION)。因此人们不需要借助语言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隐喻在现代汉语中体现为眼睛像人一样会说话,如:

  (4) a. 你的眼睛依然那样会说话!

  b. 他们光是用眼神就商议好了计策

  如例(4a-4b)所示,眼睛可以承担交流、讨论等功能。这一隐喻在英语中同样存在,如:

  (4) c. I'm told by the women with an eye for these things.

  1.4 目光/眼光

  汉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 “目光/眼光”。在汉语中,眼睛被比成光源(EYE IS LIGHT SOURCE),从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具有其他光线的一切特征,首先它是笔直的,如:

  (5) (他)目光笔直地看着她

  其次,目光若凝成一点就会异常尖锐,可以看穿他人的心思; 这样的目光一旦射出便威力无比,甚至成为杀伤性武器,如:

  (6) 她的眼光机枪一般扫射过去。

  英语中的“eyesight”(眼光)较少被隐喻,类似的用法一般直接用eye表示。英语中关于眼睛锐利的用法与汉语类似,如:

  (7) I did but take a shot of the eye at Master Matcham.

  关于眼光的隐喻并不囿于光线。在汉语中,当俩人的目光碰到一起或目光相遇时,目光马上从虚无变成实体(EYESIGHT IS AN ENTITY),英语中存在类似的隐喻,如:

  (8) a. 程先生与康明逊的目光又碰在一起——王安忆《长恨歌》

  b. maintain eye contact

  作为实体的目光还可以自由移动,在某处停留、徘徊或锁定,这时暗合另一个隐喻——SEEING IS MOVING,汉英语类似。如:

  (9) a. 中海油目光瞄向澳洲油气资产b. At last his eye, which travelled continually

  同时目光有长短之分。此时目光的作用已经不限于观察具体事物,而是提升到认识外部事物的高度(SEEING IS UNDERSTANDING),有远见卓识,能对未来做出正确判断被视作 “目光长远”/farsighted,反之则是“目光短浅”/nearsighted,汉英语皆然。

  1.5 眼睛与注意力

  另外一个与眼睛相关的隐喻是SEEING IS PAYING ATTENTION,看见了便意味着对事情表示关注,如(10a)。这一隐喻在英语中同样存在。英语中有“arrest/attract ones eyes”的说法,如果想得到世人的关注,只消抓住他们的眼睛(“hold public eye”)。同样,撞击别人的眼球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10b)。

  (10) a.新装多样合身抢尽目光b. they strike the eye with some new beauty

  基于这一隐喻,汉人往往认为眼睛是注意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想别人注意,就要遮住他们的眼睛。因此汉语中有“掩人耳目、障眼法、遮眼法”等说法。同样,只要能“躲避了游客的眼光”,就能避开他们的注意力。而操英语的人认为不但遮蔽眼睛(“dodge his eye”)可以避开他人的注意,欺骗眼睛也能混淆视听。

  1.6 眼睛与人

  在英语中,eye成为人的代名词,此时部分代整体(PART FOR WHOLE)的转喻起作用。如“To this eye the horse is everything.”,在该句中眼睛直接替代了人。要想左右别人的情绪,只要对他的眼睛下工夫就行,如 “their neatness rejoices the eye ”。在上例中,眼睛成为情感中枢。汉语中的眼睛没能像英语一样发展成为情感中枢。

  2.眼睛与时间

  当眼睛被投射到时间域时,汉语中产生了不少与时间相关的表达法。如:

  (11) a. 目前 b. 眼下 c. 眼看 d. 眨眼e. 晃眼 f. 转眼 g. 霎眼

  被投射到时间域的眼睛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方位有关:前,下;一类与动作有关:转、眨、晃。这两类用法在汉语中已经被隐喻或转喻。相比之下,尽管英语中也有“before your eyes, under your eyes”等相似说法,但这种与方位相关的表达法并没有发展成为与时间相关的隐喻系统。英语中与眼睛方位相关的用法只强调事情在光天化日下发生或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发生,强调事件让人不太愉快,与时间并无太大瓜葛。英语中用眼睛的活动来表时间短暂的转喻与汉语相同,如“(it) happens in a blink of an eye. ”

  3.小结

  人类的认知体系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隐喻化的最初阶段,隐喻的手段往往比较具体,譬如 “眼光”,光线笔直、有长短之分的各种特征,均适用于眼睛。隐喻逐渐抽象化,则产生了诸如SEEING IS TOUCHING等概念化隐喻。汉英语中以眼睛为中心的隐喻系统之间的异同共分三种情况:

  (1)汉英语共享概念化隐喻,如SEEING IS COMMUNCIATION;(2)两种语言虽然拥有相似的概念化隐喻,但具体的隐喻化过程存在细微差别。例如同样表达眼睛是注意力的中心(SEEING IS PAYING ATTENTION),二者的强调重心不同;同样传达感情,英语的eye可以充当感情中枢,汉语的眼睛则不行;(3)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一种语言中为缺省状态。如汉语中的眼光出现概念化隐喻,英语空缺;汉语中的眼睛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发展成为时间隐喻系统,英语则不然。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西省吉安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资助项目(JR06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 佳. 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20-22.

  [2]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 王文斌. 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57-60.

  作者:

  徐睿井冈山大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