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唐宋诗词 节日习俗 恩施州境 现代留存
湖北省恩施土地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最晚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州境内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杂居共处,加上州境内主要的少数民族土家族是一个最能融汇吸收化民族先进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州境内各民族相互吸引,互相影响,潜移移默化,形成了许多各民族共有的一些地方习俗。据恩施州志记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首推汉族习俗,其次是土家习俗。这种趋同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为显著。”【1】
以节俗而论,“州境之内,每月都有,全年不下30种。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其节俗一部分保持了本民族固有的特色,一部分在相互影响、互为借鉴过程中逐渐融汇成一体,形成各民族共有的地方节俗。”【2】
一、上巳节与恩施的三月三
上巳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到汉时代已定制为节日,不过到了魏时不再以巳日为节,而确定为三月初三,故世人俗称过“三月三”。过节的形式主要是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也有求子婚配的成份在内。不过,“三国魏以后,三月三虽保有求子的遗风,举行沐浴祓禊的仪式,但它嬗变为文人骚客宴饮游玩的节日”。 【3】
伴随朝代兴衰,此节时盛时衰,同是也完成了由先秦两汉的以宗教祓禊为主到魏晋以降的以文化游乐活动为主的转变。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上巳节也进而上升为盛大节日,有了许多不同于前代的重要变化。”(【4】
上巳节的这种转变在唐诗中得到集中表现。《全唐诗》中有关上巳习俗的诗中,“以游乐为题材的占77%之多。“【5】据有关学者分析,唐诗中“较为全面展现唐代上巳节空前盛况的具有大唐繁荣景观特色的风俗诗篇却是大量的名家之作。所反映的过节地区不仅包括长安与洛阳,还涉及到其它许多州郡,描绘节日场面之大,节日活动规格之高是空前的。唐诗为唐代上巳节的民俗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参与者的资料。”【6】
我们仅从其中选取少量的加以了解。如唐代陈子昂诗《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中有“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的诗句。而白居易诗《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中也有“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的诗句。这些诗作形象地描摹了壶觞与宴饮的盛况。相比而言,宋代这方面的诗要少很多,但从宋代李清照的词《蝶恋化·上巳召亲族》中“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等诗句中我们仍能感知当时上巳游春的风俗
对于上巳节,虽然《恩施州志》中并没有关于此节俗的记载,但这正符合古代民俗发展演变的实际,据学者研究,古代民俗史料显示“自唐以后,上巳节逐渐衰落,甚至经过明、清、民国至今,三月三上巳节习俗趋于消亡,即使还保留有原习俗的基调,临水祓除邪疾,也表现为零散的局部习俗了。”【7】唐宋后,祓除之风,婚配之俗逐渐消逝,代之而起的是到郊外寻芳踏青,其内容丰富多彩。
这种情形在恩施境内的现代留存主要表现为三月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临近农历三月三时,当地的菜市上就有荠菜出售,以供人们过节之用。也有许多人到郊野去采摘新鲜的荠菜来煮鸡蛋吃。而且,据老人们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可以祛病,如果哪家小孩身上长了疮,也可以用荠菜煮的鸡蛋稍凉后在相应部位反复滚动来治病。可见,三月三在目前的恩施州民间习俗中仍嫌有郊外踏青与祛病防病的功效。当然,荠菜煮鸡蛋,也隐含有古时民间生殖崇拜影子。谢海清《三月三 地菜煮鸡蛋》就提到:“蛋系某些动物所生的卵,故古人认为蛋是生殖的象征。人们在儿女出世,“打三朝”的喜庆日子里,散发彩蛋。后来发展成三月初三,人们竞相采选地菜煮食鸡蛋,且每人用的鸡蛋必为单数。这些都是古时民间生殖崇拜的缩影。”【8】
二、春社与恩施的过社
春社,是恩施州各民族共同的节俗。据恩施州志记载,“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来凤县志〉(同治版)载:‘社日,作米祭社神,值戊日,禁锄犁,否则贻妨农事。切腊肠和糯米,蒿菜为饭,曰社饭,彼此馈遗。凡祭扫新坟,不过社。〈施南府志〉(道光版)载,新葬之坟,则以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偕往。祭毕,即于坟间饭食。‘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说。解放后,春社祭坟之风已不多见,代之以清明扫墓,但‘吃社饭的风俗传承至今,且社饭越做越精、色、香、味俱全。”【9】
《恩施州志》中主要记载的是清朝年间以解放后的情形,从中我们解到,过春社,除了众人一起祭社神外,更多的则是上坟祭扫去世的亲人,同时吃社饭的情形。而吃社饭仍是目前当地人过春社的极为重要环节,而且现实生活中社饭的做法比州志上记载地更为讲究。周东海先生在《春到土家社饭香》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恩施人社饭的做法:“先采回鲜嫩蒿苗,洗净切细,放入干净的纱布袋中用力挤压,榨出蒿苗中的苦汁,再用清水清洗耳恭听袋中的蒿苗末,再挤压,如此反复,直到挤出的蒿汁变清,即可把挤干的蒿苗末入锅用微火焙干备用。制社饭时,取糯米三斤,用冰水浸泡十二小时,捞出沥水;粳米一斤入开水锅稍煮捞出;土家腊肉(肥七瘦三)一斤制熟,切成蚕豆大小的丁,入锅炒去多余的油脂;土家熏豆腐干两块,洗净切成丁;胡萝卜半斤切成丁;野葱半斤洗净,切成葱花。把上述各种原料共纳一盆,加入姜末、蒜米各50克,花椒面10,以及适量精盐,拌匀,再入 用大火蒸制,待‘上气后再蒸约十分钟,轻拍米饭表面有蓬轻感时,社饭便做好了”【10】当然民众自己做的社饭有时会简单些,配料也稍有变化,如临时没去采或买野葱,也就用一般的葱花替代了。
恩施州境内,春社祭坟之风基本已被清明扫墓所取代,但过社吃社饭的习俗,却一直沿袭。每当春社日期临近的时期,菜市上甚至超市里都能买焙制好的了蒿子,人们买了蒿子及其他社饭的食材,亲手做成色香味美的社饭。更有许多的人,外出亲自采摘新鲜的蒿子,自己烹制。有些与长辈居住得不远的人家,多半是长辈做好了打电话让晚辈去吃,吃了还会用器皿装上一大钵带回家。一些餐馆甚至学校及单位食堂也会做社饭供人们食用。
在当地,社饭是不论汉族、苗族还是土家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们都十分乐意享受的美味。现在虽然没有了众人聚集欢宴的热闹,但却多了一家人坐下来细品美味的温馨。本来,中华民族就是十分重视亲情友情的民族,恩施境内各民族同胞在吃社饭地节日习俗,不仅有亲情的融汇,而且社饭也常邻里相赠,这又增添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成了各民族都共享的一个十分温馨的节俗。
三、过月半(中元节)与恩施的女儿会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是悼祭亡故先人为主的一项民俗事象。在过节的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民族与地域差异。有过七月十二的,有过七月十四的,还有的从七月一日到七月十五都过的。但共同的是过节这天,人们都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唐宋诗词中有不少关于中元节的诗词,从中我们能了解到当时过节的一些习俗。唐代卢拱《中元日观法事》有:“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的诗句。晚唐五代诗人李郢《中元夜》有“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的诗句,而宋代范仲淹《中元夜百花洲作》中也有“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的诗句。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不能发现它们的一个共通点,就是祭祀与娱乐活动并举。不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正是其所含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的内容,才使其得以经久不衰。尽管这样,中元节悼祭亡故先人的本始之意,一直是该节的核心内容。”【11】
现如今,恩施人仍照常过月半,它的祭礼先人的性质仍得到沿袭,但其自身已没有多少娱乐活动,但从“过月半”中衍生发展而来的女儿会却得到了发扬光大。 “女儿会”已成为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虽然最初女儿会只在部分地方流行,自1995年定为全州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来,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活动的地点有时在梭布垭石林,有时就在州城的标志性景点风雨桥。在恩施市旅游网上就有这样的“相约恩施女儿会”的宣传,而背景正是著名的梭布垭石林。女儿会正被打造成一张恩施民俗风情的三张名片之一(其他二张为:游览恩施大峡俗、品饮恩施玉露茶)。也许表演的性质比原来浓了些,但也使女儿会参与者更加广泛了,群众性娱乐活动的内容得到了发展与升华。
三月三、过春社与女儿会,这三项民俗事象虽然没有春节、清明、端午与中秋那样著名,但同样体现了恩施境内各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重视,对自然的向往。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待专家学者更多更深入地研究。
基金项目:
1、当代鄂西南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Y097;2、鄂西民族文化的巴楚文化解读及其发展策略探讨,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Y096。
参考文献:
【1】【2】【9】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4页、第1065-1066页、第1071页、第1073页、第1073页。
【3】辛夷《说三月三———节日风俗钩沉》,《中州统战》,1998年第4期,第42页。
【4】【6】【7】刘维治:《从唐诗看唐代月三上巳节俗的流变》,《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2期 ,第32页、第34页、第1073页。
【5】刘果:《民俗视角下的唐代诗歌》,求索,2006第2期,第203页。
【8】谢海清《三月三 地菜煮鸡蛋》,《档案时空》,2004/04,第43页。
【10】周东海:《春到土家社饭香》,《四川烹饪》2004年第4期,第46页。
【11】葛华廷:《元节与辽朝皇帝的“迎节”“送节”》,《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第81页。
作者:
蒋芝芸湖北民族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