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对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章分析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思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现代服务业 产业结构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契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减少“421”模式家庭的压力,创造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促进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与现代服务业
(一)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根据2008年辽宁省统计数据结果显示,由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指居住在辽宁境内半年以上的人口)4298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据预测到2039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以上。辽宁省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5.68%迅速上升至2007年10.64%。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经济社会的变化,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向老龄结构转变,众多经济要素必然会围绕老龄社会的发展而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现代服务业的元素,如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新需求、新消费理念等都会得到广泛应用。
(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在我国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热点名词,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分类一般包括: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二、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看,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国发达城市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增加值比重较低,发展水平滞后
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已超过了60%,发达国家超过了70%,其中,现代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服务业总产值的50%。与发达国家相比,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创新能力薄弱,近年来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40%左右徘徊,而且在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要份额,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结构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多集中于传统服务,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所占比重不高,亟待优化,且服务业区域结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差异性较大。信息技术、房地产业、软件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绝大多数集中在沈阳和大连,而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服务业发育严重不足,且缺乏规划。服务业布局不甚合理,产业链短,发育不充分,科技、文化、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行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区域结构发展不平衡。
(三)支撑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尚未形成
现代服务业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其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对市场环境发育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一贯看重工业,而对现代服务业重视不够,政策措施不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不够;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服务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法规不健全;竞争不够充分,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社会资本参与性不强。
(四)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辽宁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未受到重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高技术、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其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而人才是根本,急需大量的专门人才,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和条件分析
一般,人们容易看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而很少思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实际上,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转变,意味着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一)区位优势分析
辽宁省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辽宁南临渤海、东靠黄海,海岸线资源丰富,拥有2292.4公里海岸线,627.6公里岛屿岸线,宜建港岸线168公里,沿海港口6个,分布在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葫芦岛六个沿海城市。辽宁是东北与关内通达的门户,是连接东亚与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拥有东北最大的空港、海港、信息港和最稠密的铁路、公路交通网,道路运输以沈阳为中心辐射13个省辖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络。
(二)经济政策环境优势分析
遼宁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以国有经济为主,工业发达,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正面临历史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总体上较为有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辽宁省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投资合作的一个热点地区,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圈内的日韩等国家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积极同辽宁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三)多样化市场需求分析
人口老龄化,使辽宁省老年人口急剧增加,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服务需求、特殊用品需求、养老服务需求、健康维护需求、金融保险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环境需求等诸多方面的需求结构,根据老年人的这种需求结构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
(四)发展潜力分析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工商业环境良好,社会稳定。2001年以来,辽宁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超过全国,特别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幅度不断加大,年均增速超过全国(11.0%)2.3个百分点。辽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全省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充满活力、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一)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力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发展的重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力发展辽宁的支柱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服务。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已提出养老、保险、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老年人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应是加快发展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业,如: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体育、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卫生医疗等,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另外,也应加快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
(二)对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
具体来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老龄产业、社区服务业等是加快发展辽宁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1.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人口老龄化呼唤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对老年人需求的精辟概括,也是老龄产业所必需涵盖的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内容。发展老龄产业是实现“五个老有”的市场化、社会 化手段,是满足老年人“五个老有”需求,解决老龄市场供给矛盾的根本途径。
因此,辽宁省应该在汲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本省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老龄产业发展道路。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与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全面推进老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形成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多样化需求的、资源合理配置的、多层次的老龄产业体系,使老龄产业逐步成长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建立健全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体系,提升服务功能和质量,加强与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提供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社区老年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社区老年法律求助服务等灵活多样的老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服务的需求。加强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是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中心与老年康复站、家庭病房、家庭医疗保健、社区家政服务、社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健身设施、法律咨询服务站等设施建设,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设立专门的社区老年服务网站,使老年人要通过使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各种信息,进行网上学习与消费,获取各种所需服务。
(三)优化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支撑,尽快出台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政策体系,规范服务市场管理,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优化法制和政策环境、信用和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多渠道启动社会投资,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加快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保护。
辽宁省应按照市场化、现代化、集群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针,实现现代服务业的效应最大化。大力发展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整合现代服务业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集群化发展。坚持利用市场机制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快体制改革,推动市场深化,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体制条件和制度环境。
(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科技是支撑,人才是根本。发展现代服务业应以解决服务技术模式创新、服务产品研发、关键标准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要充分運用高科技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鼓励现代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要逐步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点科技工程,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力度,加大技术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引进服务新理念、新产品和提高行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营造人才基础和优势。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教育厅人文社会科研项目(2009A513)
参考文献:
[1] 王娟.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J].辽宁经济,2005(09)
[2] 韩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08)
[3] 杨宏.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发展中国老龄产业[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 王守法.现代服务产业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
[5] 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
作者:
史楠 刘柏霞沈阳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