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如其人”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是,只一味地认为“文如其人”不免走向偏执一端。本文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相关例子,以及对于“文如其人”众说法说法的分析,旨在说明对“文如其人”的当下理解及其意义。
关键词:文如其人;四库全书总目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 ”,至今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词语。然而联系古今书法家、作家,仔细揣想,其实这两个词并不能使人信服。例如:苏东坡《跋鲁直为王晋卿小书尔雅》的评论:“鲁直以平等观作欹斜字;以真实象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①“平等观”句是说黄庭坚的书法,他为人中和,不急不躁,但却创造了与之相反的欹斜字;更明显的一个例子,秦桧是大奸臣,但能诗文,擅长篆书,其书法齐整工稳。所以,只说,“字如其人”,实有偏颇。
“文如其人”的说法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文论中已不在少数。如杨雄的《法言·问神》中:“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即认为,从人的语言和文章中就能分辨出是君子抑或小人。但是,正如“字如其人”一样,只一味地认为“文如其人”不免走向偏执一端。《四库全书总目》相当注重人品与文品的关系。但《总目》清楚地认识到“文如其人”论存在着局限性,有时候,人品和文品是不相一致的,应该全面地分析,不能执于一端。
现在对于“文如其人”的解释大致如钱锺书所言:“以文观人,自古所难……脱曰‘文可觇人,亦须于言外行间遇之矣。‘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尟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为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历代文人言行不一的事实足以说明,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钱锺书认为,写什么容易作伪,而怎么写却不容易作伪,所以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其实早在纪昀时,已经注意到了上述所谓的格调与诗人性格“本相”之间的关系。但是,仔细品读纪昀先生的评价,我们亦可看出他在讲文品与性格之关系时,注意到了诗人之才气与学养。才气是先天的,它可以展露在诗文作品中,如讲到徐贲时,说他“天性端谨,不逾规矩……诗作颇乏才气与意象。”②此处之意象,正是气象之意。徐贲天性端庄严谨,不敢逾越规矩,所以他的诗作缺乏才气和气象。学养是后天的,有才气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后天的积蓄,也未免显得“浅薄”。如上文提到的何暹,他虽“才高”但“学浅”,所以其诗“不耐咀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为官太早,不能踏实读书的缘故。因此诗文若想有格调,不仅要天资高,而且学力也要至。
“文如其人”说到底,是文与人的关系问题。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出现,因为文学所表现的是人,人的生活,人的感情,人的命运等。文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风格不是只决定于作者一人。上述观点正是从作者这一文学中的主体角度看待“文”和“人”的关系。
语言作为风格的最外层,也参与着风格的最终形成。不同的体裁使用不同的语体。抒情语体,语言凝练有韵律,感情丰富并富于想象,多用于诗歌体裁;叙述语体,用叙述的语言讲述故事,多用于小说、叙事诗、叙事性散文等;对话语体用于戏剧文学,通过人物的语言展开,多口语化。不同的体裁使用不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显出作品的风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如其人”从古代文论到当代文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文学不只注重作者之人品,同时也关注我们的生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技巧,向人们传达不同的思想。因此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希望从中获得一定的感悟与价值,这就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作品要启发读者进行道德反思。此时的“文”与道德、价值、真实、情感等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文学创造的人文关怀的体现。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诚然,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注释:
①苏轼:《东坡题跋》,《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632页。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2页。
参考文献:
[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盧辅圣著.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3]钱锺书著.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