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面积应用,文学批评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批评语言、批评手段、批评方式等都较之传统文学批评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学批评的使命却不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上,文学批评应该秉持其根本,对于文学未来发展,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于文学批评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前文学批评应该秉持的态度。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批评;新变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学批评由于对新媒体的“失语”状态,还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而新媒体中的文学批评则由于其自身在批评标准、批评体系等方面的无序状态,无法担当起指导文学的重任,这与新媒体文学的繁荣景象是无法匹配的。面对这种时代要求,传统文学批评就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和借鉴新媒体的发展要素和思考方式,不断改进发展路径、批评模式和批评方式方法。所以,探讨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方向,对于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自身特征
(一)门槛低、操作简便
传统媒体的运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传统的媒体形式,几乎都有一套“寫作者-编辑-审查者”的内容生产流程,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从而确保媒体生产内容的公信力和安全性,但对新媒体而言,这些角色都由一个人来完成。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书写个性化的内容,传播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比传统传播方式自由随意,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新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二)平民化、个性化鲜明
新媒体主要内容的发布者大多来自平民阶层,现在也成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但同时,这些自发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在其发布、传播的过程中,也显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自然而然地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三)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由于新媒体在发表和传播上都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加之新媒体在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为零,可以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和传播,极大地增强了双方的交互性。
二、新媒体引发的文学批评的新变
新媒体的个性化、随意性和自发性给传统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文学批评是一种互动式的文学批评
新媒体文学批评,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性”特征,其传播即实现了一种零距离和零时间传播。新媒体文学批评对于作品的评论从作品开始创作,在媒体上第一次发帖开始,就已经跟随作品的创作开始了,得到读者的随时随地的关注,随着作品的发展而发展。作者每更新一次帖子,就会有无数网友在线阅读,并即时提出评论,为作品的创作提供建议。作者也可以在阅读了读者的评论帖子之后,采纳合理意见,进行即时的修改。这种批评形式是互动式的,读者与作者可以在线交流阅读感受,对于作者的创作也是一种灵感性的启发。
(二)新媒体文学批评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学批评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使批评的“门槛”降低,凡是具有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人都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权威话语权,权力轴心被多元的话语结构取而代之,在批评上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小,使广大草根阶级可以自由发表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同时,这些批评话语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倾向,每个评论者都可以发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学批评的水准,由于过度随意,造成出现了很多水平极低的评论,这正集中体现了新媒体文学批评的优与劣。
三、文学批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重构
文学批评要面对新媒体的急速发展,但不能失却批评的使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传统文学批评和新媒体文学批评积极地去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首先,传统文学批评应该放下身段,正视新媒体文学批评的存在,从新媒体文学批评中吸取生命力,跨越数字“鸿沟”,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电子平台的便捷、互动,使之成为批评家施展才华、表达思想观念的广阔空间。认识到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以更加开放、兼容的心态切入文学批评,用自身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学经验和熟稔的理论修养来对多元化的文学体系进行阐释,通过文学批评的职能激活当代文坛,使新媒体成为文学批评的沃土。
同时,作为新生的不成熟的新媒体文学批评也应当不断调整自身的不合理因素,摒弃那些浅陋的、粗俗的不良文化,从传统文学批评中汲取养分,抵制批评中的趣味主义,坚持文学批评的指导使命,坚持对精神价值的关注和体悟,坚持批评的美学追求,从而建立起新媒体文学批评的标准和尺度,进一步规范新媒体文学批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