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挑战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3468
袁 荣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控制要点及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的环境、范围、对象和线索等基本要素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内部审计技术模式和体系已不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必须进行变革和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一、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信息化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响

  对审计线索的挖掘、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审计证据的技术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从过去依靠人工方式转变为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减少了审计环节,扩大了审计领域,提高了审计效率,适应了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处理信息化的需要。另外,人们会过分相信计算机输出的书面账、证、表等相互平衡的结果,忽视计算机系统存在着数据输入错漏、作弊不留痕迹、不易按步骤追查等问题,给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内审人员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功能强大的审计软件,完成对各种信息数据的选择、核对和分析等复杂工作。

  (二)信息化对审计线索和证据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下,收集和跟踪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方式、方法等发生了变化。审计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的获取从过去传统的人工方式改变为利用信息系统完成,原本在人工环境下能夠逐步产生、发现的审计线索或证据就可能由于系统的自动处理功能而消失或中断;数据存储的方式由传统的纸质改为磁盘或光盘,存储和应用更加广泛便利,但存在审计线索和证据可能被盗取、篡改或消失的危险;数据和信息传递从过去手工环境下的纸质文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手段,转变为局域网和互联网等现代手段,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更加快捷和准确。

  (三)信息化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逐渐在过去人工方法基础上,探索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方法。这些方法应当能使内部审计独立收集、处理和传递有关数据,获取审计证据;可以防止和发现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程序缺陷,人为篡改或失误形成的错误。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方法将更经济、有效,审计结果也将更客观、准确。

  (四)信息化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环境、审计技术、审计方法手段、审计数据载体等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内部审计准则已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审计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有内部审计的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等进行修改和补充,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体制建设,统一信息系统内部审计技术标准,明确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人员技能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五)信息化对审计人员素质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计算机审计系统的推广和运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结构要求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执业操守、道德素养、专业水平职业判断外,还应了解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影响,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的应用和操作能力,让审计人员主动创新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充实专业人才,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审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使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既精通计算机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这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审计系统计算机人才缺乏,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与审计业务和专业软件相关的针对性培训,造就一定数量的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审计专业人才。

  (二)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研究开发适合不同信息化平台、运行环境以及不同审计内容的信息系统软件,来促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的集成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发展。理想的审计软件应该是“审计工具”、“管理软件”和“法规、制度查询系统”等功能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审计软件应具有财务分析的功能、测试功能、计算处理功能、稽核功能、报表及附注合并功能、自动生成部分审计底稿等工具功能,同时,还应具有包含被审计单位资料管理功能、审计档案管理功能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所以信息系统审计软件的开发最好由审计业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开发人员共同来完成。

  (三)倡导审计服务向多维审计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突破了行业和地区的限制,不断地流动和组合,如果审计孤立地非系统地监督某一行业、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就难以找到系统运行的症结。因此,在行业审计分工的基础上,实行部分专题的联合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样便于发现区域性的问题。由单纯的微观审计向微观审计与宏观监控相结合转变,注意将微观审计对象纳入宏观监控目标的体系中考察,揭示其发生的偏差。在审查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向管理体制与内控制度、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审查方面延伸,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对经济建设的保护和建设性作用。

  (四)注重审计队伍可持续发展

  各级审计部门都应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更新知识,使之适应审计现代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培养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使审计工作真正在财政经济活动过程中起到监督、鉴证、评价的作用。三是要提高执法水平。审计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强化法律意识,做到懂法、守法、执法,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作者:

  袁荣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