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诗经·周南》中的爱情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反映出当时人们推崇自由恋爱,追求热烈而又忠贞爱情的独特爱情观。诗里一个个古人浪漫而又忠贞的爱情故事,永远激励我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不懈追求爱情的真谛。
关键词:《诗经·周南》;爱情诗歌;影响
《诗经》是我国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又分为赋、比、兴三种。爱情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无数人在吟唱着这一美好的情感。《诗经》中的第一篇便是描写爱情的诗歌《关雎》,这也是《诗经·周南》中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绝唱的诗句,一直回响在人们耳边,《诗经》以《关雎》为始篇,说明在《诗经》时代“爱情”就成为了我国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诗经周南》中共包含十一篇诗歌,分别是《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一、《诗经·周南》中爱情诗的产生背景
(一)政治背景
西周灭商之后,产生了庞大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政治上实行以嫡长继承父位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为了顺应经济上私有制发展的要求,维护其宗法制度,开始重视女子对丈夫的专一,以保证子女出自丈夫的血统。这就是要强调礼制。
(二)经济背景
西周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加强,奴隶制的发展,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进行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加速了周朝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互相协作的生产劳作中,男女自然会产生爱慕之情。
(三)宗教背景
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做到正确认识并且支配外界力量,西周时期还设有专管祭礼的官职,这就使得当时的人们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在当时的宗教祭祀中,多以求雨、求子、求爱为主,这也自然而然的给男女青年们提供了相识、相恋的场所,也就产生了许多的爱情诗歌。
二、《诗经·周南》中爱情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描写相思之苦
古代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及他们忠贞的爱情往往会造成他们的相思之苦,他们用爱情诗歌将心中相思的苦闷表达出来。例如《诗经·周南》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其内容非常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追求,却得不到的相思之苦。“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都表现出“君子”想念女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他幻想着一旦得到了女子,就会“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想方设法使女子高兴快乐。这首诗感情率真自然,孔子曾赞颂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再比如《诗经·周南》中的《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汉江之上有泳女,想要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诗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游女”企慕难求的感伤之情,表达一种真挚、纯洁的爱恋。整首诗歌前后部分紧密相连,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
(二)描写婚姻爱情
《礼记·昏礼》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说,婚姻不仅仅是当事的男女两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小家庭的事,婚姻关系到祖先和后嗣的大问题,再往大处说,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兴旺的大事。《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三句都是在说姑娘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人。“宜其室家”是写从夫妻和睦从而达到家庭和睦;“宜其家室”是写家庭和睦到夫妻和睦,进而使得儿女健康成长。全诗从“室家”到“家室”再到“家人”,写女子嫁到丈夫家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意味着夫妻要把共同构成的家当做自己的家,生儿育女,和睦相处。好比是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过程,家家都能和谐和睦,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三)描写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周南·卷耳》抒写女主人公在田野上采摘卷耳,这时他想到自己远行从役的丈夫,丈夫辛劳奔波,马疲仆病,困苦不堪;丈夫也在深情的思念着自己,举杯饮酒,聊以遣怀。女主人公想象到丈夫也在深情的思念着自己而感到十分痛苦忧怨,因此,女主人公也感到十分痛苦和忧怨。“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就是说每次来采摘卷耳,都不能把一个本来很容易装满的浅浅的筐子装满。常常采摘,是因为心中时刻思念着丈夫,等待着丈夫归来。不能把浅浅的筐子装满,因为心思不再采摘卷耳上,这是妻子的真情显现。女主人公把对方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来感受和理解。后三章写女主人公想丈夫在远方劳苦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全诗虽然是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的,但是很少去写女主人公是怎样去思念自己的丈夫的,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对丈夫的无限的关心和思念。《周南·卷耳》中对爱情的如此抒写,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执着的追求。
三、《诗经·周南》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后世作品的影响
《诗经·周南》表现了我国早期恋爱、婚姻等思想的进步,对后世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起了借鉴作用。例如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描写,就是对《诗经·周南》中的爱情诗的继承和创新。还有《诗经·周南》中的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例如《周南·卷耳》中女主人公对自己丈夫的坚贞不渝的爱情,对后世汉乐府诗歌《上邪》的影響极为明显,但在表现方面又比《诗经·周南》中的爱情诗更为强烈。《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等一系列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的描写,更加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最终让女主人公与情人团聚,情节虽生动曲折,但故事十分感人。
(二)对后世人们爱情观的影响
《诗经》中的爱情观,直率坦诚,活泼健康,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为后世一代一代的青年男女做出了榜样与标杆,对于今日急功近利的青年男女,更是一种教导和感怀。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才能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诗经·周南》是对当时爱情状况的反映,是对当时人们的真实记录,这些爱情诗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而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当时纯正、健康的爱情观,为后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了借鉴。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自然流露,这些诗歌不仅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而且还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对爱情热烈的追求,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孙良申.诗经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武小林.<诗经>婚姻爱情诗产生的人文自然背景探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3]赵凤远.庄子的生态审美智慧解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4]薛亚青.群体主持电视综艺节目会话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