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评弗吉尼亚.伍尔《自己的一间屋》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3544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和批评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对女性的创作和阅读有重要的意义。她非常著名的女权主义论著《自己的一间屋》,就是被世人奉为女权主义的宣言和经典之作,在书中她提出妇女要进行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和经济来源,她还提出了著名的“双性同体”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权主义文学 双性同体 女性创作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女性形象进行猛烈批判;它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它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权主义写作方式。女权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引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和方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增强了对复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是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她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其女权主义思想在她的随笔散文和小说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如她遐迩闻名的《自己的一间屋》,就是被世人奉为女权主义的宣言和经典之作,它在21世纪的今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伍尔芙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自己独到的思想,首先,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和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作家自己的文学传统。其次,她明确提出“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这种双性和谐合作是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个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同男性中心的单一批评标准相对抗,而且也可以看作是对性别对立进行结构的一种最初的尝试。

  伍尔芙指出,妇女的作品有自己的传统,充溢着她们自身的性别特征。然而一位妇女要成为作家,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无数的障碍。在18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欧洲妇女要成为一名作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女诗人们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时活跃了一阵子就沉默了。莎士比亚时代,弥尔顿时代的文学是男性唯我独尊的文学。伍尔芙拟想了一个莎士比亚的妹妹的故事,来阐明妇女想成为文艺家的困难。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法律及风俗习惯诸方面起了变化,大批中产阶级妇女有了点闲暇,受了些教育,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她们参加学术活动,讨论莎士比亚,翻译古典作品,靠写作挣钱,一些著名的女作家相继出现: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等,她们表明,女人不再需要父母和丈夫,她们可以用笔挣钱,然而妇女的创作还有数不尽的难题。

  首先,她们有着教育和阅历的局限。与伍尔芙同时代的英国按作家几乎个个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有着丰富的阅历。詹姆斯出身书香门第;高尔斯华绥生长于富有的律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福斯特从小进贵族学校,后又到剑桥大学学习;乔伊斯在都柏林大学学习过现代语言。看到这些事实,伍尔芙才心生感触回溯女作家的惨淡生活,像艾略特、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四位妇女没有一个生育子女,其中两位没有结婚。他们生活在穷乡僻壤,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对她们而言,没有战争、航海、政治或商业的任何第一手经验,由于她们的性别,被强行剥夺了中产阶级客厅内所能碰到的事情之外的一切经历,仅仅只在自己的家庭和情感中生活。狭窄的生活空间给她们的创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妇女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存在着传统观念的重压,父权意识束缚他们自由写作。父权意识对妇女的压抑,使她们不可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即认为妇女写作是不正常的,也不敢像男人那样暴露自己的深层心里。伍尔芙指出,艾略特十分沮丧的相信,由于她是一位作家而正在丧失兄弟对她的尊重。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躲在房间里,在房门的掩护下悄悄写成的,她写作时还时常提防,要在来访者进门之前藏好稿子,写成后把它压在抽屉里好几年未发表,如果奥斯丁不那样胆怯,其作品会更好。还有乔治·艾略特用男人的名字来掩饰自己,可见受到这种传统观念束缚的可悲。

  第三,女作家存在着男性所未遇到的技术难题。伍尔芙曾宣称,性别歧视也体现在妇女对文学体裁的选择上。悲剧、十四行诗及文艺评论等在文学史上是男人的艺术样式,妇女只能写小说。男人有闲暇从事笔耕,而妇女创作时,要不时放下手中的笔去照顾亲人,由于写小说笔写诗歌等更容易时辍时续,她们选择了小说。再者,诗歌要求贵族式的教育,诗人必须熟悉各种形式的深奥语言,这也得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妇女只能写小说。即使寫小说,他们也不能像狄更斯等大作家那样奋笔疾书,因为他们的通用的句子模式不适合女性作家,所以后来一些女作家创作出来了富有女性特色的新的句子。

  文学的历史和现状使伍尔芙认识到,文学与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妇女狭窄的生活空间对其创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的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养等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随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这是妇女创作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社会学批评,既抨击了男权中心社会对妇女创作的压制,有在方法论上直接启发了当代女权主义批评。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屋子[M]. 王还译,三联书店,1989.

  [2]张京媛.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树明.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京媛.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张首映.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作者:

  魏凤才 吉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