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弟的歌剧《弄臣》(Rigoletto)写于1851年。自诞生至今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在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广受欢迎,堪称歌剧史上的一部杰作。可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当初它的诞生却是难产的,经历了许多曲折才得以上演。
这部歌剧是根据法国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由于此剧通过宫廷丑角蒂布莱影射了十六世纪法国国王弗郎索瓦一世荒淫无道的宫廷生活,所以一经首演即被封杀了。
当威尔弟读过《逍遥王》剧本后,深深地被剧中丑角父女的命运和戏剧冲突所震撼。所以当威尼斯费尼切剧院约请威尔弟写歌剧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雨果的《逍遥王》。
而歌剧《弄臣》在上演前也是一波三折,受到审查部门重重刁难,最后也未能通过,不得不将地点巴黎改为曼图亚公园及其附近,人物也变成了曼图亚公爵和里戈莱托。剧名也由最初的《诅咒》更改为《里戈莱托》(Rigoletto),所以才诞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歌剧。
在此我们引用原作者雨果在剧本出版前言中为宫廷丑角蒂布莱(即里戈莱托)所作的诠释,可以成为我们欣赏此剧的指导思想。雨果认为:蒂布莱这个人物由于受到肉体的残疾、贫困和注定沦为腐败的宫廷中的小丑的厄运三重压迫,使他健全的人格被粉碎了,而变成了怨恨的化身,他恨所有的人——他恨国王,因为他是国王;他恨贵族,因为他们是贵族;他恨所有的人,只因为他们都不是驼背。他唯一的消遣是使朝臣和国王永远相互冲突,利用较强大的人去毁掉较弱小的人……他纵容国王去损害朝臣的家庭,不断指出妻子可以去勾引,谁的姐妹可以去诱拐,谁的女儿可以去玷污。在蒂布莱手中国王只是一个拥有无上权利的玩偶,丑角叫他去玩弄谁,他就把谁砸得粉碎。
蒂布莱有两个弟子:国王和女儿。他教唆国王做邪恶之事,教导女儿做善良之人。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将毁灭另一个。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培养的国王弟子都用他的荒淫无道凌辱了他自己的女儿,使他自己也成为了受害者,最终又变成了复仇者。
这部歌剧的音乐和威尔弟其他歌剧一样,声乐旋律起着主导作用。音乐成功地塑造了公爵(国王)、弄臣(蒂布莱即里戈莱托)、弄臣的女儿三个人物形象,尤其是男主角弄臣里戈莱托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供公爵娱乐并帮公爵做尽坏事的宫廷丑角,同时还是一位对女儿充满父爱的不幸的父亲,又是一个残酷的复仇者。里戈莱托所具有这些多方面因素有机的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套体。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的刻画。代表诅咒的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用符点音符的节奏连续的奏同一个音,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符动机真实地描绘了里戈莱托内心的痛苦
6 | 6·66·6 | 6·66—‖……
当里戈莱托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花言巧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掩盖不住而时时流露出来。威尔弟在歌剧中表现得十分巧妙,他给里戈莱托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述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再简單的旋律进行中,都包含着他的内心不安和焦虑。
……003604302103……
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他上场后,一面敷衍从朝臣,一面边唱边在台上走动,到处窥探。他自语;他们把她藏在那里//当他明白真相,要抢回自己的女儿时,他终于撕下了自己多年来被侮辱被朝弄的卑弓屈膝的面目,愤怒地唱 出了激动人心的咏叹《万恶朝臣》。
对于剧中那位损人利己四处寻欢作乐的公爵形象威尔弟在第一幕一开场就把他的轻浮放荡通过一首瑶唱曲《美女如云》表现得淋漓尽致。歌词中唱道:“美女如云,像一朵朵鲜花多可爱,今天爱她,明天我爱别人,在我心里对任何人一样,谁也别想独占我的心。”这里也就暗埋了弄臣女儿吉尔达日后的悲惨命运。
此剧中最精彩的唱段是第三段中公爵的咏叹调《女人善变》。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式的咏叹调威尔弟在这首咏叹调中更进一步展现了公爵轻浮放荡和对爱情不负责任的性格。
| 333 | 5 · 42 | 222 | 4 ·31| ……
女 人 那 真 会 变 她 水 性 杨花……
这首曲子节奏鲜明旋律轻快威尔弟预料到它会风靡一时,所以为使这首歌不提前传出去,而在首演时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直到最后一次排练时才交给演员,果然一经首演立刻成为当时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曲目。可以说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仍是大家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亲爱的名字》是一首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是吉尔达在充满爱情的心中,以吟咏调叫着公爵装扮成穷学生所遍的名字时所唱。这首咏叹调曲调华丽迷人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息,揭示了初恋的吉尔达那温柔多情热情而狂喜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吉尔达纯洁善良的可爱形象。
整部歌剧中最令人赞叹的是第三幕中的四重唱,由公爵、达琳娜(刺客的妹妹)吉尔达和里戈莱托演唱,音乐表现了各自的内心性格,而在声音上却谐和地融汇在一起,开始的旋律以公爵虚情假意的浪漫音调开始——“好姑娘你长得美丽,做你的奴隶我也愿意……”随后达琳娜以轻佻嬉戏的跳音应对,接着是吉尔达失望而痛苦的叹息,最后是里戈莱托决心报仇血恨的愤怒的语言,四个主题忽而交错忽而重叠,构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由此使这四重唱成为歌剧史上最杰出的重唱曲之一。雨果在看了歌剧后感慨道:“在话剧中不可能让四个不同的角色同时表达四种不同的感情,而威尔弟的这首四重唱证明了只有歌剧才能做到这一点。
威尔弟这位歌剧的巨匠,将意大利歌剧推向了顶峰,给后人留下了《弄臣》《茶花女》《阿依达》等伟大的歌剧作品。这些作品永远闪耀在歌剧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类文化史的绚丽瑰宝。
参考文献:
张承谟.《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作者:
林秀华,张亚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