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吉林市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吉林市 大学生 阳光体育运动 现状 对策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4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北京全面启动,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运动,笔者对上海市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和掌握吉林市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吉林市大学生体质状况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自评处于疾病状态。同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48.9%女生认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男生为38.4%,男、女生之间差异明显。这是由于男生在余暇时间时活泼好动且对阳光体育活动的渴望度较高,使得男生的体制状况较好。可见,在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今天,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润滑剂[1,2]。
1.2吉林市大学生获取阳光体育信息的情况
调查中从看出:对于吉林市大学生获取阳光体育信息的途径首先是体育课,其次为网络体育信息,另外,还有查阅体育报刊、电视或收听广播。可见,随着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作为信息交流的网络体育资源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真实性等特征,也成为学生获取阳光体育信息的次要手段。阳光体育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体育的一个新的特点。所以在各大学的阳光体育文化中,应注意为大学生获取阳光体育文化信息创造条件并积极引导,充分发挥阳光体育文化信息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3]。
1.3大学生上课日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投入情况
调查得出:大学生在上课日选择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午,其次为上午,随机安排的同学很少。可见在上课日选择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段时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的体育课主要安排在上、下午进行以及早操、课外活动,另外体育社团活动时间主要在下午,所以大学生在选择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段上主要以这两段为主。另外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在上课日平均每天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少于60分钟,这可能跟平时学习任务较重有直接关系。
1.4大学生双休日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投入情况
调查统计得出:大学生在双休日选择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选择随机时间的人数最多;选择在上午进行锻炼的最少。在双休日里大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段来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调查表明有64.4%的大学生在双休日平均每天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大于60分钟。并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锻炼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明显高于女生,这是由于男生天生好动的性格要强于女生,而女生则更喜欢比较文静的休闲活动。所以,体育教师应要加强督促和引导女生充分利用好余暇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4,5]。
1.5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项目
通过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调查发现,对于项目的需求呈现多元化。选择频数较高的项目是球类,篮球、足球对抗性较激烈的项目男生选择的较多;女生则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游泳项目。可见,大学生对小球或室内项目的钟爱尤为突出,主要因为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益处了解不多,教师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1.6影响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⑴场地器材短缺是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制约因素。⑵学习任务重,没时间成为影响学生参加阳光 体育运动的另一主要因素。⑶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6]。
二、结论
2.1大多数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行动计划,很多细则没有完成,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都在观望下一步主管部门的态度。
2.2吉林市大部分大学生对阳光体育信息的获取途径比较广泛,但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上课日参与活动的时间较为一致,而在双休日选择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段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项目的选择需求呈多元化趋势[7]。
2.3影响吉林市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主要是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学习负担重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
三、建议
3.1加强宣传
加强教育,培育学生对身体运动锻炼的意义认识,提高自觉观念。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改善体育锻炼态度,乐于接受体育教育,并能主动地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8]。
3.2转变观念
首先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充分重视体育的重要性,其次是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自己身心的影响。
3.3政策保证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要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必须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9]。
3.4资金投入、条件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要加大投入,以满足除维持正常体育课之外的课外活动时间设施使用需求。克服体育设施是为体育课而准备的思想,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经济实效地配置体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5)
[2] 龚建亭,刘长江. 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 2009,(09)
[3] 陈少辉. 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研究与分析[J]. 中国教师, 2009,(S1)
[4] 刘海元,袁国英. 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 体育学刊, 2007,(08)
[5] 王月华.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06)
[6] 吕延利. 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09)
[7] 冯惠健. 阳光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素质带来新的希望[J]. 上海教育, 2007,(12)
[8] 李纪霞,徐仰才. 上海市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8,(04)
[9] 陈力全,魏军. “阳光体育运动”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融合[J]. 教学与管理, 2009,(24)
(隋广宇 吴海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体育部 吉林省吉林市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