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自己的人生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就人生这部书而言,到此时似可以半部论之。农民出身、军旅日子、基层公务员履历构成了自己人生半部书的三个草章。虽然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经常会有变动,但是,自从入伍受军队这座大学校的教育培养,特别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受党性教育和修养之后,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未改变过;苦干、实干从未间息过。如果要对自己人生前五十年作一个坦白的、简要的回顾,与各位读者朋友以文相会,以诚相待,那么,略可归纳为“五个一”,即“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公务员,一个学习者,一个健康的人”。
一个农民,是我人生16周岁之前的事情。我在农村只生活了16年,仅读完了小学、初中,许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年龄阶段一般与艰辛农事和艰苦生活联系不上,应当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然而,事实上我的童年是很苦、很辛酸的。由于当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自己独特的家庭境况,迫使自己不得不过早地与父母亲一起分担做家务、照料弟妹、下地做农活,春不避倒寒,夏不避酷暑,秋不避风雨,冬不避霜雪,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所幸自己从小就舍得吃苦,不肯落后,自力自强,四时之间,旱地锄禾,水田插秧,春耕秋收,打草喂猪,担水拾柴,烧火做饭,酸甜苦辣,雏鹰啼血,中国农村一个贫困中小学生和一个农民所经历的学习生活的艰难,生产劳作的艰辛,时常遭遇的窘境、难堪和受到的委屈,些许收获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自己都有深刻的体验。自己的吃苦耐劳,会做农活儿、家务活儿时常受到乡亲们的称赞。这样一段“艰难困苦”的童年生活,为我后来的人生道路铺就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一个士兵,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阅历之一。自己1970年12月入伍,在军队虽八年有余,却没有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战功,日常工作几乎与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然而,自己经历了每一个士兵都必须经受的必要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素质磨炼,拉练集训,生产劳动,文化补习,抗灾救险,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等都一一亲历。自己能够有幸在部队机关工作,长期为军队高层首长服务,起早睡晚,鞍前马后,赤胆忠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难得的是能够近距离地经历那个年代中国政坛上发生的一次次事件;能够近距离地、部分地感受到当年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以及矛盾与斗争的尖锐复杂;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大勇;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将军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满腔热情、对人民无限深情、对朋友义无反顾、对困难与挫折坚忍不拔、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风亮节;能够零距离地学习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将军坦诚而务实、科学而管用、勤俭而大气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八年多的军旅日子,从16岁到24岁,从南京到北京,是人生由孩子向成人全面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是人生世界观基本形成的时期。在这一美好的时期,每个人都梦想一帆风顺,盼望事事如意,也确有不少幸运者。只是自己不仅没有那么幸运,而且历经曲折、坎坷。举凡人们通常认为的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好事都与自己失之交臂,幸运总难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冲刷,使自己感受至深、刻骨铭心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将军的忠肝义胆、刚正不阿,与人为善、诚实坦荡,光明磊落、大度豪爽,奋勇拼搏、不怕牺牲,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有勇有谋、坚忍不拔,任劳任怨、宠辱不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高尚品德与气质,这些无不遗留给我永世不可磨灭的厚重烙印,传承给我终身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这些无形的却是无价的宝贵财富,在我后来走过不平坦的、长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一个公务员,是我目前正在从事的职业。自己虽然不曾有机会从村组、乡镇、县市和厂矿企业的基层岗位上一步步走来,也不曾有机会做过什么大事情、作出什么大贡献、取得什么大进步,然而事实上,由于自己生于农村、当过士兵、做过国家机关一般干部,国家公务员的中、低层各职级都有较长时间经历,对基层工作体会较深,对基层群众很有感情。自己无论是在什么职级和哪个岗位上都“位卑未敢忘忧国”,特别是年满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一直牢记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词,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以勤补拙;勇于任事,勇于承担,以勇补弱,全身心地投入组织上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从不敢懈怠和大意,认真做一个好党员,奋发当一个好公仆,仅1996年以来,已连续九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在本职岗位的履职过程中,自己常思为政之本,常想发展之策,常念百姓之难,常虑贪欲之害,清廉简朴,求真务实,于己低调做人,为民高效做事,一腔热血,对本职工作用心至切;一片丹心,对人民群众用情至深;一身正气,对个人自身约束至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求自己必须保持坚强的党性,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忘我的履职境界,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己感觉温暖的事是得到组织上的肯定、老百姓的拥护和同志、朋友们的支持、帮助;寒心的事是遭遇不忠、不义之人;幸福的事是看到老百姓发家致富;不幸的事是看到老百姓受灾或生病;愉快的事是和富起来的老百姓聊家常;痛苦的事是看到老百姓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我从老百姓中来,我一直是老百姓的一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息尚存,党性、良心、职责都让我不能不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心间,尽心尽力地从点点滴滴的具体事情中忠实地履行一个公务员的职责与义务。
一个学习者,是我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乐于并坚持做的。自己不是长期从事科研或教学的专职人员,读书并不很多,没能写出许多“大部头”著作,既不“入流”,也不“成派”。然而,自己在军队服役期间,就有机会利用当时一般情况下难以拥有的学习条件,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名著,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名剧、名作、名曲。退伍到国家机关工作之后,自己又从打牢基础做起,在坚持自学的同时,到北京市第五中学补习高中课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到中央党校攻读研究生学历。特别有幸的是能直接聆听周谷城、吴浩坤、亓成章等众多名师、良师的谆谆教诲,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引领,慢慢地开始了业余的学术研究活动。因工作关系,自己也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和有关研究机构,读书行路,思考实践,广为涉猎,久而久之,略有积累。几十年来,自己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不敢放松学习,不忘“开卷有益”,不懈地独立思考,笔耕不辍。以参加编纂大型历史文化书籍为途径,打牢自己的学术基础;以经常地求教于哲学社会科学界“先生先进”为志趣,激燃自己的思想火花;以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拙作为方法,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到目前为止,自己已参加编撰的大型图书约以数千万字计,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章百余篇,参编图书均立意独特、力求创新;撰写的文章大都能敢从肝胆吐真情,发自肺腑见真言,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自己也曾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过大学的兼课教师,兼任过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工作。自己从读书学习中得到的充实感和愉悦感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的,这就不能不使我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朋友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勤学而静思,静思而敏求,“与真理为友”。我为自己拟订的学习和研究课题规划主要是研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著作和资料,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和比较研究,吸收和融合人类进步的成果,深入研究“文化力”,探求“文化创新”,做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一个健康的人,是我身心锻炼和修养永无止境的过程。自己虽然是一个凡夫俗子,不乏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过着与常人一般无二的普通生活,也曾说过许多傻话、错话,办过一些傻事、错事。然而,自己从懂事以来,特别是参加工作步入社会以来,深切地体会到健康对于人是最重要的,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健康身体与健康心理的总和,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健康的人。我在注意适当体能锻炼,保持体魄健康的同时,特别注重心理修养,笃信“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断地要求自己以先贤先哲先进为楷模,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心志,重正义、行大道、说真话、办实事、做好人,坚持独立人格,心理修养至上,精神境界的提升高于一切,人格形象的坚守比生命更重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己奉行冯玉祥将军书赠张学良“要小心,要谨慎,学吃亏,学让人。遇事能忍,生活俭勤。不自夸,不骗人,诚诚实实,厚厚钝钝,乃是根本”的题词,践行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得理让人,从不计他人的缺点和过错;严于律己,内省自责,凡遇到问题首先是向内用功检讨自己。自己能够经常地自觉进行反省和忏悔,知错肯改,谨记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是第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所以在做人大节上尚未发现有什么瑕疵。懂得感恩,善于团结,长于协调,“乐道人之善”,人若有善,如己有之,自己步入社会以来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乐多贤友”,情感亦笃,令我宽慰。自己遵守法规和纪律,不会泄密;信守约定和誓言,从不做对不起组织和对不起朋友的事;奉献爱心和真情,不图回报,假如偶有人负我,我亦不负天下人,俯仰无愧无悔,堂堂正正地走人间正道。怀正气兮坦荡荡。我深知自己的骨头硬、血液热、心肠软,难免招致许多误解,却不会去计较人们的不理解、误会甚至嘲讽和忌妒,每遇到尴尬、委屈或不公平对待的事情时,大都能较快地进行自我调节,从心理上放开或化解,努力学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血肉之躯有灵魂,灵魂深处有阳光”,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注意讲原则、讲感情、讲方法,做到诚实、朴实、务实,体现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柔有刚和独立见解,保持自己善良光明,诚实守信,宽厚大气,心态平和,任劳任怨,推功揽过,从容适度的特质。
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公务员、一个学习者、一个健康的人,以自己的一颗真心、一片真情、一段真话作为一本书的序言,是为了以文会朋友,以诚待读者,也是因为自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勉。自己前半生的实践证明,真正地长期照着“一个健康的人”的体验去做,对于保持自己身心的健康极有益处,具备了这一点,其余就比较简单了,实可谓“善莫大焉”。所以坚持不懈地锻炼自己的体魄,更加注重修养自己的心理,不断地健全人格,仍是自己人生后半部书的主旨。
宇宙浩浩,时光匆匆,人海茫茫,往事悠悠。重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的先人前辈通常视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之事。我以为,功不必求,亦不必计。但一个人立于天地间,德不可缺,行不可少,言不可无。因而立德、立行、立言当是极有意义的事情。于是,自己不揣简陋,将20年来的部分学习心得、实践体会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整理选编出版,以飨读者,并作为自己人生后半部书的“引子”。诚挚地欢迎批评和讨论。
顾伯平
2005年7月于任所
责任编辑:王绍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