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网络用语中“呵呵”的不同用法及功能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上旬 热度: 11909
赵小娟

  一、研究的背景

  (一)网络会话和非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区别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词性

  拟声词:“呵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拟声词,形容笑声。

  例如:呵呵地笑起来。

  (二)网络会话中“呵呵”的词性

  在现代汉语中,“呵呵”一词多作为拟声词来使用。但是从语义特征上看,网络“呵呵”从字面意义来看是模拟说话者的笑声,具有拟声词的性质;但是特殊情境下还可以表露说话者的相关情绪,也同样具有叹词的语义特征。综合这些使用情况,网络“呵呵”的词性用法并不单一。

  二、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及含义

  (一)“呵呵”在发起对话中的位置

  1.用在发起对话的开头,充当招呼语

  汪奎[3]认为会话双方在开始会话时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索取或提供信息、提出话题、使用某种固定的表达方式。前两种都会呈现具体的会话内容,第三种开始谈话的表达方式则仅仅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呵呵”在网络会话中则属于第三种。

  例如:

  A:呵呵。。。

  B:你好呀!

  A:最近好吗?

  我们可以推断出“呵呵”在这一组对话中的功能是A用来传递寒暄或者打招呼。

  2.用在对话的开头,用来抢夺话轮

  若说话人所谈论的事物或者事情没有兴趣,想尽早结束会话,但是又觉得突然结束会话有些不礼貌或唐突,因此会选择“呵呵”作为比较礼貌的一种方式结束会话。

  例如:

  A:我周二要回家了

  B:暑假回去好好跟父母聚聚,以后结婚了跟父母待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

  A:嗯,的确是

  B:呵呵那我先下了,你忙哈

  A:好吧!

  在这组对话中,B在肯定了A的陈述内容之后,没有等待A的回应便匆匆结束了对话。

  (二)“呵呵”在应答语中的位置

  1.“呵呵”用在应答语中,表示终结话题或谈话,大都属于非支持性的反馈。

  例如:

  A:这次专八考试怎么样?

  B:呵呵

  A:你有没有男朋友?

  B:呵呵

  第一组例子中的“呵呵”实际上就是对A的发问的一种否定回答,B通过“呵呵”含蓄委婉地承认了自己这次专八考试不济的事实。而第二组例子中,A问了B一个比较私密的问题,B仅用“呵呵”来应答,一种可能是A有男朋友,但出于害羞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另一种可能是B没有男朋友,为了不显得那么窘迫,用“呵呵”来化解尴尬的气氛.

  2.“呵呵”用在应答语中,表示对说话者所表述的事实或现实的无奈与嘲讽。

  例如:

  A:我们这边每年的特岗考试竞争还是蛮激烈的,有的考生家长甚至不惜花费数万元来竞争一个乡村教师岗位。

  B:呵呵,你们这地方呀。。。

  在这组对话中,从B后续的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出,B是对A所说内容的一种无奈,也带有些许的嘲讽。

  3.“呵呵”用在应答语中,表示后面的话语对前面的否定。

  例如:

  A:你在干嘛呢?

  B:在看书

  A:咱们出去嗨吧?呵呵。。。跟你说着玩呢,你还是专心看书吧,我只是说着玩呢。

  在这组对话中,A得知B在看书之后,本想邀请B出去玩,但是说出来之后又觉得不妥,于是用一个“呵呵”来转换自己已经说出去的邀请。

  4.“呵呵”用在应答语中,用来缓解尴尬的气氛。

  在网络交谈的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间导致尴尬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呵呵”来缓解和打破这种局面。

  例如:

  A:发你的近照看看。。。

  B:最近发福,不能拍啊。

  A:来嘛

  B:没有!!!

  A:呵呵,沒有就不看了。

  在这组对话中,从B的回答中,可以看出B有些不耐烦,这时候气氛有些尴尬,A巧妙用“呵呵”来缓解难堪局面。

  5.“呵呵”用在应答语中,用来表达说话时的感情色彩。比如赞叹、夸奖、鼓励、安慰等。

  例如:

  A:五一打算去哪儿玩呢?

  B:准备和男朋友去三亚逛逛。

  A:呵呵,幸福的吆,一定要好好玩玩。

  B:终有一天你也会找到自己的幸福的。

  在这组对话中,“呵呵”传递了A对B和她男朋友之间感情甜蜜的羡慕与赞叹之情。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聊天软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聊天中,每年都会有一大批热门网络词语出现,“呵呵”作为众多网络词语之一,本文分析了其经常见的几种使用方法。通过分析其用法及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网络聊天中“呵呵”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正确使用“呵呵”,从而顺利推动对话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汪奎.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邵丽娟.呵呵,你真的笑了吗?[J].语文建设,2010(12):33.

  [3]卜源,苏新春.网络聊天中拟声应答词—以“呵呵”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