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杨绛散文中的女性书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雨花·下半月 热度: 13440
范晓月

  杨绛被称为学者型作家,她的翻译被世人称道,同时,她在散文、戏剧、小说等方面也有着不凡的成就。她翻译的西班牙著作《堂吉诃德》是我国首部从西班牙文翻译的中译本,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了西班牙方面的赞誉,杨绛也因为翻译该书的贡献而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她的戏剧有《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者被戏剧界称为“现代喜剧双璧”。她的小说《洗澡》《洗澡之后》,反映实事,发人深省。而她的散文,风格独特,既有文学美,又有人情美,白描之中蕴含着韵味,平淡中蕴含着大爱。女儿钱瑗曾经评价父母的散文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①她的散文佳作颇多,有《我们仨》《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直到晚年,还执笔不辍。在生活中,她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为家尽心尽力,为国出自己的一份力,少有抱怨又隐忍坚韧,兼有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品德。不愧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②

  一、散文中女性书写的内容与特点

  女性文学一直是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解放、以人为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中国的女性文学发展起来,是蕴含着现代人文精神,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审美主体和思维主体的文学。

  女性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部分,它是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以女性的人生经历、独特的视角和具有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对女性做平实的记录并且向读者展现女性人物形象,从而也可以让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女性的理解。它是表达女性真实生活体验,反映女性意识的一种写作方式。

  杨绛在客观的基础上对女性进行书写,并不是激烈慷慨的,而是以柔和、漫浸式的方式,对女性进行观察、反思、反省。

  在杨绛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读出她对女性本质的认识和角色定位。自古以来,东方和西方对女性的本质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叔本华认为,在社会里,女性的作用是生育和抚养的担当,女性通常局限于在其发挥母性作用的空间;席勒曾写过《女人的尊严》,赞美女性;拜伦在他的《萨那培拉斯》的剧作里说:“人类的生命,在女人胸腔里孕育……当弥留尘世之际,往往也是在女人面前,你倾吐出临终的叹息”。在杨绛的文章中,她对女性的观点与几位前人有所不同。在她的散文中,女性可以分为有所追求和追求受困两类。有追求的女性可分为追求得当和追求失误。在追求得当里,杨绛写到贤妻良母型和知识分子型。

  贤妻良母比如杨绛的母亲、孔子的夫人。在传统观念里,女子受制于父和夫和子,囿困于内宅、后院,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家庭。孔子的夫人元亓就是所谓的“女子小人”,她对孔子体贴周到,与孔子相处和谐,治家严谨,能助孔子齐家,真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而杨绛的母亲也如元亓夫人一般,顾家治家。因为家里孩子多,母親基本没有空闲的时候,杨绛与母亲接触较少,甚至“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功夫照顾我”,因为母亲要顾及这个大家的方方面面。直到杨绛与父母姐弟到上海避难的时候,母亲还记得每月给无锡大家庭寄家用,没错过一天。而且母亲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辱,往往事后才明白;心胸宽大,能和任何人友好相处。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为家里劳心劳力,毫无怨言。母亲还有自己的爱好,便是难得有空的时候看看小说,比如《石头记》和《聊斋》等,以作消遣。在父亲眼里,母亲不仅是家里的支柱,还是他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伴侣。他们会聊天、开玩笑,以至于在逃亡途中母亲去世,父亲失声恸哭,在暂时的埋葬之地写满自己的名字,以便以后找到。父母之间的感情深厚,灵魂互通。这是作为传统女性的骄傲,母亲不仅坚守自己的职责,一定程度上还有自己的灵魂意义。

  知识分子型的女性比如陈衡哲、杨绛的女儿钱瑗、妹妹杨必,还有她自己。她们具有执着的知识追求,悲悯的仁爱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陈衡哲是有名的女留学生,也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知识分子。她和杨绛会相互交换作品看,给出建议,也相互写信聊天;她对知识执着,在目力衰退的情况下仍旧坚持读书。从《怀念陈衡哲》这一篇散文中可以看出陈衡哲是个独立的女性,追求知识,有自己的思想。在《尖兵钱瑗》里,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热爱教书、关爱学生、坚强不屈的女儿钱瑗。钱瑗对教书事业十分负责,学生对课程难以理解,她就自己借书读书,一批又一批,拣出书中易懂的句子做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有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询问,她都会细心解答,以致于学生会说出:“假如我的妈妈能像钱老师这样”的话。对于她们来说,处在当时的时代里,要做好一个女性已属不易,更不论有所追求,并且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贡献。

  当然,在散文中,最常见的女性知识分子是作者自己。而杨绛更是知识分子与贤妻良母的结合。从大的方面来看,杨绛心系国家,“位卑未敢忘忧国”,《闯祸的边缘》中,杨绛去做代课老师,途中要乘有轨电车,乘客要经过日本人的检查,走过日本兵的面前,向他鞠躬。杨绛每次都是低着头过去,不愿行礼。有一次,日本兵对她不礼貌,她也敢大声说出:“岂有此理!”虽当时情况危急,事后也可能受到惩罚,文中却没有一丝悔意。在战乱频繁的二十世纪中国,多国联合侵压,国家尚且没有十分反抗的本领,杨绛却有这个勇气。同时,她对社会的弱者富有同情,比如帮助“钟点工”方五妹取得合理的财产,容忍她急躁的性格,劝解她要有自己的权益。女子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弱者,“弱者”帮助弱者,能看出作者身上的人情美,对社会的大爱,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承担。从小的方面来看,杨绛作为知识分子,有反思批判精神,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等的反思,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同时,愿意做“灶下婢”,助钱钟书写成《围城》;在英国留学期间,面对丈夫弄脏的衣服、弄坏的物件,她都会洗好修好。因为钱钟书对生活不通透,杨绛就做他生活的主人,处处体贴。从中,不难看出,这几个女性人物对生活和知识的把握,传统价值观不可能瞬间销声匿迹,总会在社会上留下影子,而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女性要有自己的追求,在得当的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女性的本质不仅仅是生命的繁衍与抚养,也是一定程度上灵魂的生产者和推动者;在角色定位上不仅是以前的妻子母亲,也是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重要人物。endprint

  三姑母杨荫榆因为“女师大风潮”中镇压学生,是一直被人们批判的人物,在杨绛的散文中,她并没有避开这不光彩的事实。她用既不刻意维护也不刻意批判的文字与态度去描写三姑母,注重真实感。三姑母皮肤黑黝黝,双眼有神,嘴角有酒窝,牙也整齐,穿过耳洞,但是未见过她带耳环,这一描述,我们眼前似乎能够展现出三姑母的形象。对于传统婚姻,三姑母是反对的,奈何反对无效;再加上丈夫是个低能的“大少爷”,所以嫁进去后,她经常回娘家,最后和夫家断绝关系。其实历史上的杨荫榆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她是“叛逆”的五四女性,追求知识和人身自由自主,一生致力于学术和教育。她早年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教于苏州和北京,后又赴美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只恨未能读得博士”,后来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任北京女师大校长,镇压学生反抗,成了一条“落水狗”。③只是三姑母虽然在学术和教育上孜孜汲汲,但不免思想固执、固守一己之见,而且性格上也有“怪癖”“不合时宜”“从来不会打扮自己,也瞧不起别人打扮”。寄居娘家,但似乎自己就是主人。“我”结婚那天,她穿了一身白裙白鞋,宾客以为她披麻戴孝来了。三姑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她的一生是是坎坷别扭的,婚姻于她毫无意义,一心投身社会,遗憾的是她没有看清国内革命潮流和自己的所处的地位,从而理想未能最终圆满。这是想要像男子一样发展的女性,奈何时不我需。

  还有一类是有一定想法,却总被束缚于家庭、丈夫的女性,比如方五妹、顺姐、秀秀。她们有朦胧的反抗意识,但不敢或者不愿付诸实践,宁可自己受委屈。这主要是她们受传统的影响深远,不觉得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独立自主,只是做个陪伴着或者“附庸”罢了。

  对于这些女性人物的书写,我们可以看到杨绛缓和有力的笔锋与对客观的遵照,依事纪实,实事求是,读者可以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杨绛对传统女性与知识女性的思考,她们各自的价值观、人生观如何?到底如何体现女性生命的本质和角色定位?如何实现价值?首先,贤妻良母是不可少的,杨绛是赞成贤妻良母式的女性的,论细腻细致、温柔缓和、家长里短等,女性更在行,是性格和感情所致。再者,知识型的女性也不可或缺,女性也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某一件物品,女性该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并且是世间美的集合体。

  二、对女性苦难、困境和命运的思考

  杨绛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看待女性,她不仅对上文提到的女性的本质与角色有认识,而且对女性的苦难、困境和命运也有认识,这两方面可以说是她进行女性书写的原因。

  在女性本质与角色方面,杨绛认为:首先,贤妻良母是不可少的,这是传统美德中的一部分,女性本性和感情中的细腻、温柔、缓和等特点在家庭中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知识型的女性也不可或缺,女性作为人,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是独立的个体,并且在社会中有自己的存在意义。

  对于生活的苦难与困境,杨绛采取直面的方式,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她的态度。周作人同情女性的命运,他说过,一个男子“若能知哀妇人而为之代言,则已得圣王之心传,其贤当不下周公矣”。④舒芜也是同情女性,“哀妇人”,⑤并且批判传统和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萧红自己经历过悲剧性的人生,她指责社会的不公,表现出对女性的终极关怀。杨绛在情感上基本是既不同情,也不批判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女性所遭受的远大于男性的苦难。

  面对生活的离乱折磨,她随遇而安、从容淡定、甚至还有点小幽默。在《丙乙丁末年纪事》中,被群众控诉罪行,遭受不公的待遇,每天要在身上挂上写着“罪状”的牌子,杨绛自己手工做她和钱钟书的牌子,做好后挂在胸前,还相互鉴赏。被人剃了“阴阳头”,还笑说小时羡慕弟弟剃光头,现在事情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这些是含着幽默的事情,还有一些是更加的心酸痛楚,比如脱鞋转圈跑步,背上无故被人抽鞭子,不可乘公交,一年多来去都用脚走路。如此磨难,即使是年轻人,也未必经受得住,更何况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杨绛不仅承受住了,她还以一种回望往事的态度来叙述,一点一滴地将事情表达出来,让世人去观察思考。这还不够,总要给人希望,或者说,世间总是有温暖存在的,每朵乌云都会有金边。苦难总会过去的,留在记忆里难以忘记的,是世人的温情与关怀:监察员对请假的宽容、女同志帮“我”拔刺、求救监察小将做砖、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照顾钱钟书等。这样看来,在这种生活里还是充满人情味的。

  在《干校六记》里,字里行间,几乎读不到控诉与谴责,只有平和的语调,有的最多的是对新生活的苦乐体验,苦中作乐,酸甜相随。有对劳动的感悟,对农村苦人的同情,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正义的坚守。在任何场合,总坚持自己合理的立场,有自己的判断。在息县东岳两年多的干校生活,可谓是知识分子的“锻炼”,将劳动进行到底。面对干校里的各种事情,钱钟书曾说过,这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前去干校,杨绛先与丈夫分开,后与女儿分开,离别不舍,无可奈何,只能“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在与丈夫相去不过一小时的的路程里,难以常常见面,只能书信来往,或者顺路在菜园小会,或者冒險探望。有一次冒雨去“看看默存”,回来时走出灯光指引的范围,便进入黑暗里,只能硬着头皮走,“也不知身在何处”,迷惘茫然,见识到了昏暗的野外的另一番天地。即使是平常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去实现心中的一抹渴求,也是极其不易的。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帮忙挖井、种菜垦地、看管菜园、建造厕所,这些是对体力、意志力的考验。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对于杨绛来说好比蜘蛛结网,“留住些琐碎的见闻、飘忽的随感”。但毕竟干校不是真的家,在“只有一个床位,帐子里狭小的一席地”,这只是“一个孤寂的归宿”。身处在少有人理解的境地,所有的困苦只能默默咀嚼,缓缓下咽。

  女性的本质、地位与角色,以及苦难与困境都会导致不同的女性的命运,但不同之中又含有一些相同的成分。杨绛的母亲本是受过教育的新女性,但是她自己选择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妹妹杨必有着脆弱的身躯,她豁达聪明,于知识上孜孜矻矻,一辈子没有结婚。修女礼姆姆被人挤出校长办公室,仍旧勤勤恳恳地工作,到去世都没有闲过。这都是对命运有自己的选择,不管是顺遂的还是艰难的。endprint

  但是难免有人还是会陷入困苦与命运的漩涡,包括女性和社会之间的困境。女性事业和社会之间无法自我调节,双重负担难以取舍,无法找到平衡的支点,这就导致知识女性的另一种命运。这样的人物还要提到三姑母。三姑母致力自己的事业,投身教育,却没有看清社会形势,站错了立场,顽固守旧,导致后来成为“落水狗”。对于这样的选择杨绛持有否定的态度,并且促使她女性意识的觉醒。任何个人,都应该是社会中的个人,随社会潮流而前进,看清风向,才能使人生的小船有正确的方向。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她的自述》里的秀秀。秀秀是生长在新旧社会转型中的女性。但她不像前面所说的人那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作为在困境中出生成长的农村女孩儿,秀秀被生活所迫,顺着生活的脚步走,受命运的驱使。母亲是软弱的农村妇女,生过很多连她自己也记不清的孩子,盲目相信丈夫,因为生活过于贫困,只能卖儿鬻女。爹是游击队长,但有着男人的劣性,不负责任,暴躁易怒。秀秀想过要读书,妈妈却说:“女人的命只有芥子大”,读书无用。秀秀经历过几次死里逃生,赚过公分,唱过黄梅戏、样板戏,在时代前进过程中,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后的工作是做保姆。这是一个不出彩的女性,是那个时代里很普通的苦命女人。秀秀的命运,既是时代与社会造成的后果,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是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较大,女子以夫为主,秀秀的妈妈盲目依靠丈夫,即使是他行为不正,骂她打她,也只是觉得这是女人的命罢了;而且爷爷奶奶也惧怕儿子,无法保护儿媳孙女。战争、新旧思想的冲突、贫困,使得人们无法继续之前的生活,又难以维持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在这种情况里,有些女性是一种牺牲品,就像秀秀的妈妈、奶奶。秀秀挣扎着确保家的生存,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家,这又有着一股阳刚的气概。只是她毕竟还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女性,听父母之命结婚生子,再去外地打工,每月寄钱回家;丈夫有外遇,秀秀虽然心痛,但没有反抗,反而是接受,还包容丈夫,她自己也一直认为女人的命如芥子。秀秀直到老,还在想一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她并没有活出自己的意义来。

  秀秀身上有着女性惯有的坚韧隐忍,也有着消弭不了的对命运的妥协,就是认命。“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也感慨过:“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那命运真的是最不讲理,造化弄人吗?其实不尽然,命运虽多变,但最终选择与决定权在人的手中,人应该看清并且主导命运,特别是女性。

  这些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女性人物,以及经过有关女性的本质、苦难、困境和命运的思考,促使杨绛进行女性的书写,促使她女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关乎女性生命和生活的智慧

  从杨绛的散文中,可以读到社会百态,看到各色女性,以及她对女性生命、生活的理解与反思。在她看来,女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当有个体生命的尊严,女性可以是阴柔与阳刚的集合。阴柔包括女性本身的气质与特征,包括相夫教子、持家有度、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等;阳刚是指有自己的智慧,包括自由意志、个性原则、追求知识、兴办教育等。这好比是传统美、人性美与人格美的统一。而杨绛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本身有着传统女性的一些美德,把丈夫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是丈夫的贤内助也是贤外助;再者,杨绛具有新时代女性思想,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发挥自己在国家和文学中的作用。杨绛散文中对蓬门小户人们营营忧忧的生命和生活有着同情与怜惜,不局限于女性,而是涉及各种人,柯灵说“解剖的锋芒含而不露,婉而多讽”,⑥正体现了她自己的人格与人性之美。

  在杨绛的散文中,她对里面所有女性基本都以一个旁观者、用一种平常的口吻来叙述。对亲人,有淡淡的追忆;对当时的弱者,有淡淡的同情;对命运挣扎者,有淡淡的悲悯;对压迫他人者,有淡淡的嘲讽。

  杨绛对自己的生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乱世与命运浮沉的年代,她活出了自己。在干校进行改造时,虽然身处困境,但她依然如故,保持着好习惯,也不以恶意去揣度他人。她坦诚地说出自己有私心,期待能回到北京,渴望回归属于她的知识与学问的天地。从《丙乙丁末年纪事》和《干校六记》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位女性,她坚韧从容、不忘初心、善良勇毅,面对困苦,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并且主导着自己的生命。

  不管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从杨绛散文中对女性困苦的描写,可以看出她对生命的反思与态度。任何人的生命中都免不了遭受疼痛,对于这些,不妨多些韧性,发挥生命的本质特征,不服输,不服软,等待光明的到来。经历之后,回忆过去,对所有的苦难,都可淡然一笑,继续保持生活的平和乐观。

  生命与命运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形势和经历、境遇,都会导致不一样的命运,这些不同的命运反映了生命,同时也构成了生命。有人是喜剧,有人是悲剧;有人对生命怀着感恩之心,有人对生命多有抱怨愤恨。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写到:“人能不能自己做主,可以从自己的经验来说……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或由性格决定,或有自由意志,值得深究。”但是在我們反思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对于当时的情况,可能是不由自主,“但是在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我们时常会听到“命中注定”“都是命”这样的活,好像身上发生的一切是上天安排好的,是“命造”“运途”“但是‘命造里还有个‘命主呢?”杨绛始终相信,个性决定命运与生命的发展。但这不能说就可以轻视命了,还是应该要对它有“敬畏之心”。

  杨绛对生命还有着通透的理解,她认为人有本性,本性包括“食色性也”和灵性良心,两者相互斗争,灵性良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妥协,最好的结果是占优势,可人总会身不由己,能做到这样岂是容易。所以只求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不是被压倒的一方,人要保持自己的真灵不被消灭。

  对待命运的认真态度和方式,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是独立的女性个体不可缺少的,此外,还有对文化的关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杨绛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都有些许研究,并且不断进行探讨。她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在在建国之初与钱钟书选择留在中国,热爱祖国的文化与人民,关心社会弱势人群的生活。endprint

  除做到了独立的生命个体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待生活,杨绛在《百岁感言》里说过“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我心如静水,我该平和的迎接每一天……”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理念,踏实平静地渡过每一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应尽之力。对于世界,抱有善意,守住内心的赤子之火;最后不带尘埃,“质本洁来还洁去”,以一颗纯净之心“准备回家”,正如周国平所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⑦

  四、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杨绛在散文中写的最多的女性是身边的女性,以亲人为最:母亲、姑母们、姊姊、妹妹、女儿;有朋友陈衡哲;老师礼姆姆、列姆姆等;还有社会中下层女性:洋夫人、郭妈、秀秀、顺姐、方五妹、林奶奶、阿灵等。这些她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中的女性,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杨绛运用客观、细腻的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命运多样的女性形象,伴随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读者于细节之处,悄然之处感受人物的特色与发展,并且真实自然,更为人所接受,易理解,甚至产生共鸣。杨绛夫妇的好友李健吾评价杨绛散文时说:“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其中矣”。⑧比如保姆林奶奶,她是一个给很多人家洗衣服的老人,之所以老了还要做零工,是为了让自己自由些。现在也还有这样的老人,出去赚点小钱,证明自己还有一些能力,不完全是靠着子女过活。林奶奶干活儿认真,不占别人的便宜,称得上“耿直、清介”,而且对“我”有感恩之心,托人给“我”做过棉鞋。不过她也有些“毛病”,多心眼儿,不理智,过分固执,与儿女有矛盾,去世后还要“吓吓”他们。这样的林奶奶,有着现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影子,读者读到时,很容易勾勒出她的形象来。

  杨绛的散文中的女性书写有着家和社会两条线索,基本都是以家为书写的主要内容,将社会中的女性书写穿插于家之中。家中的女性书写多为日常生活,含有不同的女性经历和生活温情。提到的女性人物众多,母亲、姐妹、女儿、保姆,还有杨绛本身等。社会中的女性书也含有日常生活,不乏人性之美与人间温暖。提到的女性人物包括学校老师、友人、朋友的后辈等。这些女性人物以及其他人物的书写基本构成了杨绛整体的散文内容,使散文更加完整丰满。

  作者既是生活的经历者,也是冷静理智的的旁观者。她经历过生死离别,人间沧桑,也经历过愉悦欢欣,脉脉温情,她的文章中流露出一种往事如烟的感慨。在《我在启明上学》中,杨绛叙述了她实岁八岁半去上海启明上小学的经历,包括去启明上学的原因、各位姆姆的教育和关爱、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日常的上课等。到了“月头礼拜”的时候,学生们可以由家人接回家去,大部分学生都会回家,只有几个小鬼留校。管饭的姆姆心疼留校的孩子们,会送一种水果糖给他们吃,只吃得舌头都厚了,嘴里也发酸了,才等到回校的同学们。有一次的“月头礼拜”,杨绛和姐姐们一起去申报馆看爸爸,爸爸后来带她们去吃大菜。爸爸教女儿如何使用刀叉。而杨绛不知道汤是一口气吃完的,她吃吃停停,使得撤汤的人不知所措,后来爸爸和姐姐们都笑她。吃完饭,父女们边去申报馆的四楼屋顶歇了会儿,那儿有个花园,“最近听说,那个屋顶花园,至今还保留着呢。”⑨可是那些地方,已然没有了旧日与爸爸和姐姐们去吃饭和休息的温情了。有一次英文大考,杨绛不知道怎么回答,列姆姆便帮助她,偷偷看了别人的试卷教她,不过也只是悄悄儿点拨一下,最后杨绛考得非常好,大姐姐便特地将试卷讨来留下了。但是杨绛还是有些许遗憾的感慨:“假如我继续在启明上学,我的外文该会学得更好些”,因为后来杨绛家迁至苏州,她就没有去启明上学了。这些欢乐无忧的上学经历,给了杨绛深刻的记忆,难以忘怀。而这些为数不多的愉悦往事已如云烟一般散去了,怎令人不心生感慨。

  杨绛的叙述语言平静细腻,没有一丝的柔弱、哀怨、愤怒,笔调淡定坚忍。在《我们仨》里,面对女儿与丈夫先后的离去,杨绛没有写出大悲大痛,只是平常的叙述出来。第二部里用亦真亦幻的手法,写出一个“万里长梦”,在梦里,看着丈夫的小船驶入茫茫云海,杨绛只说自己愿能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远去的船变成的小点。写伤痛的笔调隐忍含蓄,读來意味深长,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时,对于生活的起落,杨绛徐徐道来,“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真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⑩这样的感慨,包含一种哲理,世间的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与忧虑,快乐是短暂的,“人间也没有永远”,亲人爱人最后在人生路上总要走到尽头。而“还在寻觅归途”的杨绛,现在终于回家了。这里或许可以说含着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豁达洞彻,苏格拉底认为死与生是相反相生的,人死后并不是化为虚有,而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杨绛认为死是生的归宿,是寻觅而至的境界。

  杨绛散文中的女性书写,是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而成的,她将博深的学养,平和的心态,世间的情怀与理智以及洒脱的文笔恰当的融为一体,观照女性世界与杨绛本身的人格,创造出一种新的美的享受。她的散文才华,在散文创作领域里,有着奇异的姿容。她散文中对女性的思考与理解,有着文学价值,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注释:

  ①魏宁:《杨绛〈干校六记〉的女性视角和知识分子立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院报》,2012年第3期。

  ②罗银胜:《杨绛传》,成都:天地出版社,2016年,第1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86页。

  ④周作人:《我的杂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⑤舒芜:《哀妇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⑥罗银胜:《杨绛传》,成都:天地出版社,2016年,第440页。

  ⑦罗银胜:《杨绛传》,成都:天地出版社,2016年,第383页。

  ⑧董衡巽:《〈杨绛文集〉——从容文字散淡人》,《共产党员》,2005年第2期。

  ⑨杨绛:《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〇一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84页。

  ⑩杨绛:《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5页。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