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大櫆打破了其师方苞以“理”论文的文学传统,在批评文本《论文偶记》中指出应将“神气”视为判断文章优劣的重要参考,明确了“神”主“气”辅的创作要求,推动了文学创作向纯文艺古文审美境界的发展。
关键词:刘大櫆;神气;论文偶记
在《论文偶记》中,刘大櫆曾多次论及“神”、“气”,如第三则“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第七则“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在刘大櫆看来,要创作具有审美蕴藉的古文作品,行文就必须达到“神”、“气”的要求,在“神”和“气”的关系问题上,刘大櫆认为“神”主“气”辅,二者相辅相成,但其对于“神”、“气”的内涵却并无具体的解释,因而需结合文论史上“神”、“气”的发展考察其内涵及关系。
一、“神”、“气”内涵释义
“神”、“气”在文论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明代之前,“神”、“气”多为分论,形成了“文贵气”、“诗贵神”的文论传统。明代唐宋派的“神理”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才真正将神气合论,并对刘大櫆“神气”说的成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神,《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指明神与宇宙本体有关,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万物的创造者,《庄子》中曾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处之神,则演变为精神。在文论史中,“神”常与“韵”、“味”同义,与“形”对应,并因“诗贵清空,主风神”的创造要求而形成了“诗贵神”的文论思想,最早的便是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滋味”说,主张创作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之后杜甫主张“下笔如有神”,皎然提倡“采奇于象外”的取境论,司空图“思与境偕”以及“四外”说,严羽以禅喻诗的“妙悟”说和“诗有别材别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以上主张都强调文章创作要言已尽而意无穷,追求诗中的神境,去领悟诗人本体生命境界。
刘大櫆所谈之“神”,借鉴了文论史中“传神”和“神韵”等因子,是在现实中的义理、书卷和经济的学习与实践中所形成的作家主体精神,从《海舶三集序》中可以体会其“神”的内涵,从创作主体作家来看,即指创作文本时的精神状态;从作品内容来说,则是指具有审美特征、能打动读者,富含作家个性、思想和意蕴的文本;从写作技巧来看,则还有传神之意。
气,《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原指天地间易于均匀扩散、飘逸的云气,因其有运动的特征,便有气生万物之论,汉代王充也曾在《论衡·言毒》中谈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关于“文贵气”思想,孟子曾提出“知言养气”的观点,认为作者需有内在的品格之美,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魏晋曹丕也主张“文以气为主”,此处之气指的是作家的个性修养与主体才能,在此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本创作风格的影响,此后,韩愈还提出了“气盛言宜”的观点,再次强调了作家道德修养的精神气质对创作的意义。晚唐杜牧“意主气辅”、宋代苏辙阅历养气的观点,都是对孟子“知言养气”和曹丕“文气”说的继承与发展。
刘大櫆所论之“气”,便吸收了孟子和曹丕的观点,认为“气”是“神”的一种外化表现,即作家所创作的文本的气势、风格,是“神”的一种审美呈现,刘大櫆主张“气奇”的创作,指出“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
二、“神”、“气”之间的关系
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对“神”、“气”的关系有過明确的论述:“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在以往的文论中,将“神”、“气”分开阐述的论述很多,但合而论之的观点则是刘大櫆的创新,他发展了其师方苞的“义法”说,吸收了戴名世精气神三合一写作的理论主张,将“神气”作为一个整体论述。刘大櫆认为“神”、“气”之间的关系应为“神为气之主”,并提出了“气不可以不贯,鼓起以势壮为美”的贯气理论。其以“神”为主表现在:
神主气盛乃文家之宝:刘大櫆曾明确指出:“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在进行审美创造时,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只有心无旁骛、全情投入,才能够写出感情充沛的文字,才能够达到神浑则气灏的创作状态。
神是气精乃文之境况:刘大櫆曾论:“神只是气之精处。”由此可知,神也是气,一种更抽象、更高层次的“气”,是蕴藏在作家个人本身的个性气质、内在精神,是无法言说和表达的“精气”,而“神气”之“气”,作为“神”的一种形式,也已不在那么抽象了,因为作为审美表现的文本,便是神为气精的表现。
神化气融乃文之风格:“神”作为创作主体的精神体现,便因创作主体不同的个性而形成多样化的具有审美蕴藉的作品风格,也就是刘大櫆所指出的为文“十二贵”,在不同的作品风格中,神、气以不同形态贯穿其中。
总体而言,在刘大櫆“神气”说中,“神”更侧重创作主体的精神气质,“气”则侧重指创作文本的风格气势,刘大櫆主张文学创作应以“神”为主、以“气”辅之,即由作家秉性、精神气质所不同形成的具有审美蕴藉的多样化的风格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大櫆等.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刘大櫆.吴孟复标点.刘大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