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炮筒挂冰霜

时间:2023/11/9 作者: 前卫文学 热度: 19639
姚凤霄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初冬的早上,解放军一三七师拖了大炮的汽车车队,沿着公路,向靶场匀速行驶。车队宛如一条奔走的游龙,带着多种活力和巨大能量,轰隆隆地碾轧过来。铺了细沙的国防公路上腾起一阵阵烟尘。北风吹起,这种威严和气势扩散开来,一种田野里陌生的,未被完全燃烧的汽油味道四散,这种味道与车中年轻士兵血气方刚的彪悍气味混合,与周围的沉寂安宁的环境有些隔,嚯嚯勇斗的气味和讯息,让近处的生物肃然一惊,它们赶紧睁眼侧耳探看虚实。汹涌的车队和雄健的士兵,风一样的无孔不入,以一以贯之的气势,席卷贫瘠而寂寥的旷野。

  浩浩荡荡的车队风卷而来,沿公路两侧寂静的旷野,立刻闹腾起来。藏在草丛中胆小的野兔被惊吓,竖着耳朵一蹦而起,腾腾腾,眨眼间,在低矮的麦苗地里扬起一溜土烟,土烟向上冲,被风劫持后随风而散。野兔飞奔着,你看得见它竖直的耳朵,伸缩往复的腿,还有那个短尾巴,很快就跑得不见踪影。国防公路两旁树上的麻雀,结对成群上下乱飞,喜鹊乌鸦鹞鹰等大鸟也被惊动了,它们一同扇动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道道光和色。一时间,车队带着唐太宗李世民诗中“倚天长剑,追风俊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的浩浩气势,进入自古就是练兵场的山东昌邑北部——潍北靶场。

  各种自然声线被隆隆的汽车马达声覆盖。在野地里拾草的一群孩子支棱起耳朵听,顺着声音的来处,侧头望,呀!他们扔下手中的镰刀竹耙子草篓子,从各个角落快速地跑向同一高高的台子地——“蛤蟆戏台子”。放眼瞭望,寒冷的旷野里,蜿蜒不断的车队开过来,前面有吉普车,后面跟着一辆辆绿色解放车,车身缀满了绿色伪装网,每辆解放车后拖着一门大炮,大炮一律加了绿色伪装网,伪装网挂满冰霜,风尘仆仆的气息,远路跋涉的艰辛,一望便知。最后面,有四四方方的绿色通信车,车顶上伸出长须,如同戏台上英雄头顶颤颤摇动的雉鸡翎,飒飒威风。

  嗷唻!当兵的——来啦!大炮来——啦!孩子们欢呼雀跃,跳动双脚,高扬起长长短短的手臂,眼里燃烧的小火苗变成大火苗,亮了一下又一下,仿佛每一寸空气都在呼唤新奇和快乐。1辆、2辆、18、23、36……数不清哦,快看哦!各式大炮,有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有一种新炮,很多的炮筒哎!数不清的汽车大炮,点响了孩子们心中一串串快乐的鞭炮。

  车队跑到咱村“长阡行”地界啦!快点,回村看大炮喽!随着一声长长的呼啸,一群孩子各自握镰刀,扛耙子,挎篓子,乌泱泱往村的方向奔跑。篓子里的草在跑动中颠出来,也顾不上拾,刚刚费尽力气在地头沟壑搂取的一点点柴草,仿佛也不那么珍贵了。刚才还为抢几把草而争吵不休呢,有了迎接解放军、看大炮这样的大事,一切都不重要了。一群衣着单薄冻成红脸蛋的孩子,争先恐后一阵猛跑。孩子们漫荒越沟抄近道,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远远望见村头挤满了人,大队书记在村头候着,解放军的大首长正下了吉普车与书记紧紧握手呢。跑在前面领头的孩子盖州回过头来喊,前几天来“号房子”的解放军叔叔也来啦!

  解放军拉练实弹打靶,先到附近的不少村子里“号房子”,我们村姚瓦街是其中之一。村里的大队会计领着解放军“号房子”,一群孩子前呼后拥地跟着看热闹。细细打量解放军叔叔,高个、大眼睛、国字脸、厚嘴唇,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四个兜,军装外扎着皮带,腰身挺拔,帽徽领章火一样红。从军装到佩戴,孩子们一眼就能判断出解放军的身份,他是个干部。村里驻军多年了,这些常识孩子们熟门熟路。叫盖州的男孩大着胆子,用手拉一下这位干部的衣角,干部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盖州一脸骄傲,被解放军叔叔疼爱地摸一下,无上荣耀啊。

  啥叫“号房子”,就是看这村民家能住几个战士,用红粉笔在门框的右上方写上数字。大队会计领着解放军在村里走,处处都有热情的笑脸。老奶奶拉着解放军的胳膊往家里请:“同志,同志啊,住在俺家吧,俺家拾掇得干干净净,把又暖又敞亮的大炕腾出来给同志们住。”大队会计和解放军进门瞄一眼住处,相互笑着点点头。大队会计拿着白粉笔在这家的门口写上:2排1班3人。老奶奶心愿得偿,高兴得见人就嘎嘎笑。一群小孩子在大门口吆喝:“号上了,二华奶奶家住3个兵!”这个消息被小孩子奔走相告,不一会儿就传遍整个村子。

  一个村民家里住上解放军,那是莫大的光荣。能号上房子,足以证明这家人的人品好,根正苗红。大队会计领着解放军挨家查看住处,在门口号上数字。一群孩子簇拥着“号房子”的人满村转,热热闹闹。

  今年,老李家也光荣地号上房子了。那时,乡间的狗都是散养的,村里人养狗为了看家护院。东街上老李家的狗凶得很,很有阵地意识,只是护家护院,从来不到街上咬人,但是如果陌生人进了它的家,狗“汪呜”的一声,飞身扑上去就咬。为了迎接解放军,老李把狗送给住在东县百里远的山里亲戚了。

  我们家的新房子也被号上了,在门框上用红粉笔画上了一个红五角星,可把我这个黄毛丫头给骄傲坏了。五角星是啥标志?当然是首长住的地方,就是解放军的“指挥部”。附近几个村住的部队,都归这个指挥部管。我们一群孩子的头领盖州,对我都高看一眼了,送给我一个吹起来嘹亮的泥咕嘟哨,小伙伴们满眼羡慕。

  我家前年盖好一处新房,有个大院子,四间正屋宽敞明亮。我爸爸三兄弟,为了盖新房费尽心力。家里盖新房是给二叔娶媳妇准备的。房子盖起来,二叔却光荣入伍了。“光荣人家”的紅牌牌,被敲锣打鼓地挂在大门旁。去年,我们家的新房子还没入住,奶奶就让解放军先住进去,当了部队的指挥部。

  六岁的我是“小跑腿”,在解放军和家之间传话送物,活跃得很。我跑到指挥部给解放军送奶奶炒的黄豆、花生、葵花籽。邻居小嬢嬢给解放军的烤地瓜,也是我送去的。家是四川的解放军罗叔叔,常常抱起我,问这问那。老罗叔叔跟我奶奶说,他的闺女跟我同岁,抱着我像抱着自己家的闺女一样。我搂着老罗叔叔的脖子,仔细端详他,个子不高的老罗叔叔脸上有麻子,眼睛黑亮亮的很好看,他头上有白头发哦,奶奶还没有白头发呢。奶奶说,唉,当干部,劳力更劳心啊,累得早早白了头,真不容易。村里人都知道,老罗叔叔是部队的大首长,当兵的喊他罗师长,见到他,恭敬地立正打敬礼。我一点儿不怕他,他一脸笑意,还给我买糖吃。

  大队会计依旧领着解放军到“小兵”家里号房子。“小兵”是个外号,他参加过抗美援朝,被美国大炮炸伤了腿和胳膊。夏天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他光着的腿和胳膊满是疤痕。小兵是伤残军人,国家养着他,但他很勤快,义务为大队看护芦苇湾和藕湾。有人割没长高的芦苇喂牛,一准被他一声怒吼。小孩子到藕湾抠嫩藕瓜吃,他也大声喝斥,但他从来抓不住人。他走得慢,一只手叉在腰间,一瘸一拐地走路。调皮的孩子在他面前跑过来、跳过去,喊他的外号“小兵”,有时候还做鬼脸,拍屁股气他,他就摸起地上的土坷垃扔向孩子们,但不真打,就是吓唬。他嘴里不停地骂:你们这帮有福的小兔崽子,偷吃一次就罢了,还狗上锅台没便数,吃饱了就糟蹋,我找恁老师,好好教训你们!有时,他真会瘸着腿,到学校找老师告状,某某孩子抠藕瓜吃了。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赔着小心,说,我一定好好教育,一定会让学生改正错误,您放心。小兵还没走远,老师就立刻站上讲台,大拍桌子厉声训斥,谁违反纪律了?咹,让荣誉军人找到学校里来,丢死人了!告诉你们多少次了,不要惹事,特别是不要叫人家外号,小兵是你们叫的?咹!他是国家的功臣……我们一个个缩在座位上低着头,耷拉着眼皮,一声不敢吭,心里很惭愧。

  小兵还有个嗜好就是四处侦察敌情。一年的秋天,小兵发现重大敌情,一瘸一拐急匆匆向北跑,还不停地摔跤,有人问他干什么去,他不肯说。他到离我们村十几里路的二五四部队靶场报告,说他发现我们村南的玉米地里,有敌特出没的踪迹,还听到敌人发电报的滴答声。部队还真来了人,派两个战士护送小兵回家。

  过后不几天,村里有人编出童谣教给孩子们,孩子们看到小兵就满街喊:“小兵小兵不睡觉,夜半三更上坡了(liao)。闭眼侧耳仔细听,发现敌特发电报。一口气跑到二五四,鼻青脸肿两脚泡。报告首长:美帝特务潜伏了,正滴滴答答发——电——报。”孩子们还没有说完,小兵一瘸一拐地走近了,嘴里一连声地喊,小兔崽子们,都给老子住嘴!孩子们正喊得上瘾,哪有停下来的意思?跑远一点接着喊:“部队首长很重视,派兵护送来寻找。找来寻去不见人,拉树拨草仔细瞧,哎哟哟,原来草棵里土蛰(蟋蟀)叫。谎报敌情哇呀呀,原来是个土蛰叫!”这次,小兵又羞又气,真恼了。他摸起地上的土坷垃,找准领头喊的孩子打,打得准极了,孩子们一窝蜂落荒而逃。

  小兵家今年又号上房子了。去年,解放军住到小兵家里,把他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改他家邋遢脏乱的样子。小兵好像重回军营,精神焕发。他一有机会靠近解放军的大炮,像见了亲人一样,搂着大炮筒不舍得松手。嘴里嘟囔着,我们有这么好的大炮,撑腰壮胆啊!战场上,人再也不会被炸翻了。解放军出操跑步,小兵在旁边眼睛瞪得锃亮,跟着喊号子,一、二、三、四!也跟着唱军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这次号房子还有个新奇的事情。大队会计领着解放军到了玲花家号房子了。玲花家也号上了,住两个兵。“七仙女”家再住解放军,这可是个大事情、大动静。前几年,玲花的姐姐槐花恋上一个来打靶的解放军,誓死不嫁的场面,让村里人记忆犹深。事情过去好几年了,大队的人一直不到玲花家号房子。

  我们村姚瓦街,相传是军事家孙膑的采地,不远处的瓦城还有孙膑庙遗址和碑刻。村里人祖辈喜欢舞枪弄棒,谈兵布阵。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孙子兵法》里的战术,更是妇孺皆知。英雄的梦想,一直生长在村里人心中。村里小伙子能当兵是无上的荣耀,姑娘们能嫁给当兵的,是莫大的骄傲,这个风俗在四庄八疃都火热着呢。我们姚瓦街村,北边徐家庄,西边邓家庄,不远处的白塔村、龙池村、马渠村,都是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当地武装打得鬼子魂飞胆丧。解放战争,很多村里的男人推着小车南下支前。抗美援朝,不少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不管有多少牺牲和苦难,姚瓦街村以及附近各村的人都无所畏惧,一代代延续了崇尚英雄、报国拥军的风俗。

  不等我们一群孩子回村,解放军的汽车和大炮,依次开进村西的大场院里,大场院迅速关了院门,接着,就有解放军叔叔荷枪站岗了。我们一帮小孩子隔着大墙,只看到一点点车顶和炮筒,炮筒上的伪装网被冰霜覆盖,圆的方的长的,各种各样形状的冰柱冰珠密布,感觉如果摸一下,肯定能稀里哗啦的响。看得见的炮筒斜向天空,炮筒的坚韧与霸气,与村中自古留存着彪悍勇武的英雄气脉,很是相配。好像场院本来就是存放汽车和大炮的地方,被村里人借了打麦晒粮。

  一群孩子,把镰刀搂草耙子草篓子扔在一边,仰着头想看清楚大炮,但围墙太高,踮着脚,小小的个子也只在围墙的下端,想看汽车大炮,门都没有。小伙伴盖州和东雷两人一商量,两个搭伙,互相轮换踩着肩,扒着墙头看。“嗷哟唻,太厉害啦!这么一大片车和炮。东面是加农炮,是85加农炮,一排九门大炮,全是一样的。”站在东雷肩上,扒着墙头看的盖州大声说。

  我们一群孩子仰着脸听,看不见,心里很着急。我们只看见东雷被踩着的肩头和晃来晃去的双腿,盖州个头不高,但敦敦实实,压得东雷直不起腰。东雷两只手紧紧扶着泥墙,撅着腚,一副坚持不住的样子。

  “这边七门榴弹炮!”盖州大声说,东雷憋着劲问:“什么型号?”“嗯,122榴弹炮!”盖州答的爽利。这时,东雷实在坚持不住了,嗡声嗡气地说:“不行了,站不住了,盖州你快下来!”盖州刚看上瘾,不舍得下来,大声说,还有迫击炮!这边不知道什么炮,炮筒很多啊,离得远,在场院中间。”我们一群人都喊,赶紧数数有多少炮筒。一个,两个,六个, 八个,十个……东雷,你在底下别摇晃,一晃悠,数乱啦。”盖州着急地说。

  村子里每年都来解放军打靶,对大炮的型号,孩子们门儿清。有很多炮筒子的是什么新式大炮,让人纳闷又着迷。我们一群孩子眼巴巴望着,却看不到,只能听,但听着也觉得很新奇,一门炮上十个炮筒还没数完,这炮有多厉害!就在这时,双人搭肩组合轰然倒塌,东雷被彻底压趴了。盖州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炮筒太多了,挂着冰霜,都是一个模样,真数不清。

  我一心想数数大炮到底有多少炮筒子,没再去搂草。回到家,就“嗖嗖嗖”地爬上屋山头的大槐树,搂着树杈,往停了大炮车的场院方向远望,一看,天爷爷哦!满场院排列整齐的大炮,映着太阳光,炮筒嵌玉镶银般闪着璀璨的光,亮闪闪的冰溜子冰珠子,多得数不清!粗细不一的各种炮筒,昂首耸立,豪气冲天!那一瞬间,我在心里连声喊:我的天啊!天底下还有这么奇异壮观的景象!满院子汽车大炮的伪装网全都亮晶晶的耀眼,特别是炮筒伪装网挂的冰霜,跟挂了珍珠玛瑙一样,透明,闪亮,七彩闪闪,真是亮瞎了我的眼,好一个威武雄壮的珠玉仙境啊!

  西北风刮的树梢呜呜叫。我在老槐树上,抱着的树枝东摇西晃,冷风割耳朵一样尖利,耳朵冻得一阵阵疼。我却怎么也数不清有多少炮筒,好像是17个,又好像是19个。没办法,我只好沮丧地溜下树。

  解放軍按照号房子的数字,住到各家各户。我家新房子又住进了解放军的指挥部。我奶奶满脸笑意,踮着小脚,忙不迭烧了红糖姜水,用暖瓶盛了送过来。我在一旁看,瞅准了一个穿四个兜军装的叔叔,问他大炮的事。叔叔说,那是130火箭炮,有19个炮筒。小姑娘,你还喜欢这个?我脸一红,扭头跑了。我心想,与解放军有关的事情,我们村里的人,不,我们附近许多村的人都喜欢着呢。英雄、勇敢、忠诚、仁义,村里的人都挂在嘴上,有啥奇怪的?哈,我终于弄清楚了,新式大炮叫火箭炮,有19个炮筒,再就是,场院里炮筒挂冰霜的景象,太让人惊异了,我得赶紧去告诉小伙伴们。

  许多年过去了,和平久矣。往事如黑白底片不断显影,崇尚英雄的情怀常常被唤起和召回。许多时候,我的脑海里,老家场院里的大风依旧劲吹,大风带着大炮的野性磅礴之势,带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速度和力量,与我半生的英雄之梦连绵接续,越空而来。排排炮筒挂冰霜的宏阔景象,依旧自由地往来驰骋,轰然有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