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个秀外慧中而又特色鲜明的女性——红嫂,卓然闪耀于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国家群体文化记忆的珍贵底片。今天,当人们向红嫂故乡蒙山沂水投去深情一瞥时,你会惊异地发现,时隔半个多世纪,红嫂精神作为沂蒙精神的核心,正在继往开来中成风化人,升华为哺养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瑰宝。从感人至深的文学形象,到再造沂蒙的红色文化,红嫂的诞生和蝶变,经历了怎样鲜为人知的过程?
国际列车漾起红色涟漪
晴秋8月,苏联远东地区茂林蓊郁,绿满天涯。
这是1960年初秋的一个傍晚,一列从莫斯科开往北京的国际列车,汽笛高亢,车轮铿锵,穿越林海向着中苏边境疾驰。
车上一个包厢里,年方四十二岁的著名作家刘知侠,与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李子超正品茗交流,相谈甚欢。
1954年1月,刘知侠凭借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一炮打响,脍炙人口的战争传奇迅速风靡全国,相继被译成英、俄、朝、日等近十种文字,总发行量突破四百万册。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铁道游击队》搬上银幕,刘知侠声名日隆。访苏归国途中,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作家,挟力作走红的锐气和激情,兴致勃勃要李子超讲沂蒙往事。
生于1920年的李子超,是山东沂南县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家乡任过区委和县委领导,对博大精深的沂蒙精神,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体验和理解。此刻,深谙作家兴趣和需求的李子超不假思索,信手拈来一则新奇动人的故事:
时光回溯到1947年,正是万物结实的秋天,沂南县委副书记李子超,随县委书记高复隆前往驻明生村的华东野战军医院慰问,恰好碰上一个伤员闹着出院回前线。院领导见他伤未痊愈,没有同意,不料伤员泪如泉涌,哽咽说:“我再不回前线,不但对不起党,对不起毛主席,也对不起救我命的那位大嫂!”李子超正诧异间,医院政委讲了这个伤员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这年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中,战士在沂南青驼寺附近随队伏击敌人身负重伤,从山上艰难地爬下来,藏身于田间一个用成捆高粱秸秆搭成的垛子中,因失血过多,昏迷过去。恰好有位尚在哺乳期的青年大嫂到地里挖野菜,发现了这个浑身是血的解放军伤员。大嫂摸摸伤员的头,知道他发着高烧,便连声呼叫:“同志!同志!”伤员微微睁开眼睛,焦裂的唇间吐出了几个含糊的字眼:“水,水……”大嫂闻声眉峰紧蹙:荒郊野坡,到哪儿去弄水?回村里弄水,容易被人发现不说,他的伤这么重,远水也救不了近急呀!怎么办?原地转圈的大嫂急得直搓手,无意中胳膊碰到了自己的乳房。对,乳汁可以救伤员!但她很快便感到脸上发烧:这可不行!一个刚生孩子的青年媳妇,让人家喝自己的奶,成什么体统呵!要是让家里人知道了,那还了得?大嫂羞赧难当之际,耳畔又响起伤员微弱的呻唤,只见他面色蜡黄,奄奄待毙。大嫂的心被紧紧地揪住了:难道能眼睁睁看着舍命救百姓的亲人死去么!霎时,一股圣洁的热流充塞全身,她毅然解开衣襟,左手抱起伤员的头,右手托着乳头送进伤员嘴里。甘甜醇厚的乳汁,像汩汩流淌的生命之泉,滋润着伤员焦渴的口舌和喉咙,一会儿,伤员慢慢苏醒过来。当他发现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嫂,毅然冲破封建道德和礼教的桎梏,用乳汁挽住了自己悬于一线的生命时,泪水顿时溢满了眼睛。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是人民这一高尚无私的圣母,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回村后,大嫂当即把自己野外救伤员的事报告了村支书,支书急忙组织民兵,连夜将伤员转送部队野战医院。事后,大嫂恳求村支书说,我用奶喂伤员的事,千万不要向上级汇报,更不要表扬我,我的公婆和丈夫都很封建,如果让他们知道了,我可就毁了!村支书十分理解这位淳朴善良的大嫂,果然守口如瓶。
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沂蒙往事如石击水,在作家心中荡起层层涟漪。那个黄昏,惯于从生活矿藏中汲取养分并激发创作灵感的刘知侠,思绪油然飞向曾战斗过的沂蒙山区。
1943年夏,山东军区召开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各路群英云集滨海抗日根据地。在莒南县坪上村,时任《山东文化》副主编的刘知侠,采访了会上评为甲级战斗英雄的一位铁道游击队员,访问了在附近省委党校学习的铁道游击队政委杜季伟。刘知侠对鲁中、鲁南一带并不陌生,加之从小生活在豫北铁路旁,又经抗大近两年严格军政训练,具备一定作战指挥能力,深得出奇制胜铁道英雄传奇之三昧,会后基于真人真事创作了章回体小说《铁道队》,在《山东文化》连载。随后他又两度深入鲁南铁道游击队采访和生活,在与英雄朝夕相处中熟悉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际。1952年,刘知侠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国际列车风驰电掣般在远东密林中奔驰,透过挺秀的红松树和白桦林,间或可见林中民居流萤般闪烁的灯火。刘知侠凝望车窗外的苍茫暮色,思绪继续在熟稔而遥远的沂蒙邀游。1939年底,刘知侠随抗大一分校千里东迁,融入如火如荼的沂蒙抗战热潮。根据地成立的第一个妇女“识字班”,就是他在《大众日报》报道的。饱经战火硝烟洗礼的作家深知,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当战火无情地吞噬女人的亲人和家园时,无法退隐战争幕后的女人必定会由柔弱变为坚强。黑格尔曾把人类文化划分为海洋文化、大河文化和山地文化三种类型。倘若此言与华夏文化成因契合,那么,应该是雄浑厚重的山地文化,赋予了柔情似水的沂蒙女性特有的坚韧与顽强。多年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直觉令作家跃跃欲试:在经历了创造铁道英雄传奇的辉煌之后,巍巍沂蒙那位用乳汁救伤员的农家女,正是他向事业新高峰冲击的崭新路标。
寻觅乳汗哺养的革命
转眼已是万木霜天时节。三年自然灾害延及沂蒙,山川林嶺的斑斓秋色似乎也逊于往年。时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兼省作协主席的刘知侠,从济南风尘仆仆来沂蒙腹地深入生活和采访。
不久前国际列车上的夜话,犹如静水深澜,至今还令刘知侠的心潮难以平复。他直往沂南,径奔青驼寺,寻觅十三年前用自己乳汁拯救伤员生命的大嫂。但由于李子超并不知道大嫂的姓名和所在的村庄,被救伤员也杳无音讯,一连几天的虔诚呼唤和苦心寻觅,都没有作家所希冀的奇迹出现。那位以自己的生命之泉在青驼寺荒野写下令大山动容一幕的沂蒙大嫂,用与生俱来的妇道和美德,把自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李子超还曾讲过,在沂南县岸堤和高里公社,当年都有用乳汁救八路军和解放军伤员的大嫂。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人名和村名,加之已过去十多年时间,寻访犹如大海捞针,迄无收效。
刘知侠怀着深深的遗憾和不舍,在蒙山沂水间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踏勘和寻觅。
刘知侠在沂南有个熟悉的患难朋友名叫李开文,1938年入党,曾在八路军山东纵队保卫部工作,“肃反”时受错误处理回到沂南县马牧池公社横河村。1958年和1959年,李开文多次到济南找当年的老战友帮助平反,认识了战争年代曾在沂蒙山战斗过的刘知侠。山重水复之际,刘知侠想起了命运坎坷、在沂蒙腹地土生土长的李开文。他乘一辆卡车来到沂南县高庄公社,又徒步翻过逶迤的群山来到马牧池公社。抗日战争时期,马牧池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驻地。刘知侠稍事休息,便直奔横河村,找到了这位因蒙冤在家务农的朋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或许是刘知侠的虔诚和执着感动了上苍,李开文张口就给他介绍了本村一位抗战时期用乳汁救伤员的哑女,当即领他来到了哑女明德英家。亢奋不已的刘知侠趁热打铁对明德英和她的丈夫李开田进行采访,于是,一段足以感动三山五岳、震撼民族灵魂的千古绝唱,从历史深处飘逸而出——
1941年11月4日,三十岁的明德英见八路军山东纵队战士彭小春在日寇追击下负伤,一把把他拉进自家半地穴式的“团瓢屋”,让他躺进睡觉孩子的被窝里,然后端起尿罐,佯装到麦田施肥,将寻踪追来的鬼子向西引开,再迅速将彭小春转移到一座空坟中。看到流血昏迷的战士嘴唇干裂,她知道眼下急需救命水,可附近饿狼似的鬼子让她无法回家烧水!正踌躇间,一向视露乳失节的山中农妇,神圣的母爱战胜了因袭的精神重负,她一把将战士抱在怀里,亳不犹豫向子弟兵敞开胸襟,拿出一只只有在同性、丈夫和尚在哺乳的儿女面前才能显露的乳房,塞进彭小春口中。温馨香甜的乳汁唤回了战士孱若游丝的生命,当他意识到是大嫂的乳汁使自己起死回生时,热泪顿时夺眶而出。此后数日,明德英和丈夫李开田天天用盐水给彭小春洗伤口,外敷沂蒙山特有的马勃灰粉,又宰杀仅有的两只鸡熬汤给他喝。半月光景,彭小春便伤势痊愈,拜谢恩人重返部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重访有“小延安”之称的抗战遗址,令情难自己的刘知侠禁不住慨叹:义薄云天的沂蒙女,隐于青驼寺,惊现马牧池!
在沂水县院东头公社桃倮子村,刘知侠走进祖秀莲大娘家三间低矮阴暗的石砌小屋,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直抵作家肺腑——
1941年秋,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纠集五万人马对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土,在桃棵子村南挡阳柱山侦察遭遇日军,连中数枪又被鬼子捅了几刀,昏死过去。当晚,外出泼水的祖秀莲见家门口躺着个血人,从臂章上认出是八路军,急忙把他背进家里。祖秀莲烧水加盐给郭伍士喝,但水怎么也下不去。待掰开他被子弹击伤的嘴,抠出喉咙里沾满血块的断牙,才把水喂进去。祖秀莲让三个本家侄子连夜把郭伍士抬到村外柴草屋,躲过鬼子搜捕,翌日又用盐水清洗郭伍士身上的七处伤口并包扎好,杀了家里唯一一只下蛋换油盐吃的母鸡熬汤给他喝。为防止鬼子袭扰,祖秀莲在村干部帮助下,把郭伍士藏到村西大卧牛石下的洞子里。
洞中湿热,又无药物,伤员感染发烧,几天后肚子上的伤口生了蛆。焦急万分的祖秀莲想到家人曾经把芸豆叶
现代京剧《红嫂》第三场“抢救伤员”剧照。放进咸菜缸,蛆虫就会爬出来,便到自家菜园采来芸豆叶,挤出郭伍士伤口的脓液,用揉碎的芸豆叶挤汁滴入伤口,果然很快驱除了蛆虫。祖秀莲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经过二十多天精心护理喂养,郭伍士伤势明显好转。当祖秀莲听村干部说八路军后方医院到了山后中峪村,便连夜为郭伍士拾掇好衣物,招呼几个侄子趁天黑翻山越岭把郭伍士送到部队医院。
郭伍士出院返回部队后,1947年因伤残转到地方工作。这个1937年入伍的红军战士不回山西老家,把家安在再生之地沂蒙山。光阴荏苒,郭伍士对救命恩人的思念与日俱增。因当年伤势太重,不知养伤地村名,只知道随丈夫姓的祖秀莲是“张大娘”。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张大娘”?郭伍士索性挑起酒篓云游沂蒙,走村串户开始了感恩寻访之旅。
1956年的一天,郭伍士来到桃棵子村南的挡阳柱山下。侦察兵对地形地物的敏感,使他迅速在当年负伤处发现了石头上清晰可见的弹痕,并找到和判定了自己养伤的山洞。经向村里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近十年的“张大娘”—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自己名字的祖秀莲!那一天,情同母子的两人心手相牵,泪流满面,多少人间真情都凝聚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为孝敬再生母亲,郭伍士当年经批准从客居八年的沂南迁来桃棵子村,从此与祖秀莲以母子相称并朝夕侍奉,每月拿出自己的伤残金孝敬祖秀莲,直至老人1977年以八十六岁高龄辞世;七年后自己也含笑离去,谱写了对党和人民忠孝两全的大义之歌。
巍巍八百里沂蒙,在你博大而温暖的怀抱里,还蕴藏着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刘知侠踏勘七十二崮,那么多气壮山河的场景,一一在眼前回放: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在马鞍山与上千日伪军激战两日,副团长王凤麟等二十七人壮烈殉国;一一五师三营八连发现日伪军乘拂晓偷袭临沭县朱村,浴血佑民的二十四名官兵英勇献身;山东军区特务营配合兄弟部队歼敌六百余人后,六壮士在对崮峪跳崖牺牲……单是1941年,就有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工部长王立人、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子超、中共山东鲁中区党委社会部长朱毓淦、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一一五师卫生部政委林铎、山东姊妹剧团团长辛锐等将士,在反击日寇“扫荡”中壮烈牺牲。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夫人陈若克,因临产行动不便落入日寇魔掌坚贞不屈,同襁褓中的女儿双双惨死在敌人刺刀之下。房东王换于大嫂冒死抢回母女俩尸体,收殓后埋在自家地里,并办起战时地下托儿所,忍饥挨饿抚养了罗荣桓、徐向前等将士子女八十多人,自己四个后代却因饥饿夭折……
重温沂蒙精神这部厚重而包蕴无穷的宝典,刘知侠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有生以来最为深刻的荡涤和洗礼,思想产生了新的升华。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军队的浴血奋斗,把一个拯华夏于危亡、救人民出水火的政黨的宗旨写在蒙山沂水,令一支为人民不惜赴汤蹈火的军队顶天立地!而时逾十二年的沂蒙根据地雨后春笋般兴起的“识字班”,则使觉悟了的大山的女儿在求知开蒙中挣脱了禁锢自己几千年的封建枷锁。她们在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中,认清了日本侵略者亡国灭种和国民党顽固派助纣为虐的深重危害,懂得了只有共产党和八略军、解放军才是老百姓的救星、靠山和希望,只有铁下心来跟共产党走,驱日寇、打老蒋、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的道理,于是义无反顾汇入浩浩荡荡的革命战争洪流。这正是深明大义、不惜以乳汁甚至生命救助子弟兵的沂蒙红嫂层出不穷的深厚动因呵!在那些日子里,踏遍青山的刘知侠分明看到,历史帷幕后、大山皱褶里,那些逶迤而来蹒跚而行的小脚和“解放脚”,以齐鲁女性特有的坚毅和刚强承载起如山使命。
刘知侠在沂水县任副县长的连襟林景恕告诉他,沂水作为沂蒙腹地和老根据地核心,到底有多少妇女用乳汁救过八路军和解放军伤员,难以计数也无从查考。作家获悉,抗日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先后有十五万五千余名妇女,以各种方式掩护了九万四千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四万两千余名妇女,参加救护八路军伤病员,救助伤员一万九千余人!
在桃棵子村的日子,频频出入祖秀莲农家小院的刘知侠,夜以继日地采访,人们至今记得他在皎洁的月光下,同父老乡亲在小院座谈并时时在本子上记录的情景。山里娃乍见从省城来的梳着大背头的刘主席,心中好生惧怕。但看到他采访中不时掏出手绢拭泪,每天和乡亲们一样“瓜菜代”度日,便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名声和来头都很大的作家。离村那天,刘知侠翻遍全身摸出了三斤粮票给祖秀莲,但她说啥也不收。最后拗不过刘知侠,只好留下来。正值灾年,经常吃野菜树叶的祖秀莲腿都肿了。家人劝她用那三斤粮票买粮补补身子,她摇摇头拒绝了。1977年,病重的祖秀莲找出那三斤粮票,嘱咐家人捎给刘知侠。这位像蒙山石和沂河水一样清纯朴实的农妇并不知道,要不了多久,曾经十分珍贵的粮票,将永远失去其流通价值而退出历史舞台。
果园走出的红嫂享誉神州
1961年早春时节,满载而归的刘知侠提着两皮箱笔记和资料,一头扎进沂水县城东岭苹果园中两间小屋,聚精会神开始了中国文学创作和沂蒙精神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书写。
全身心融入老区半年,刘知侠腦子里关于沂蒙山的故事装得满满当当。数月积淀,闸门洞开,汹涌的思绪势若飞瀑一发而不可收。适逢共和国饥馑年月,清淡的伙食难以保证焚膏继晷创作的消耗,身材魁梧的刘知侠便隔三差五到集市购些鸡蛋和小米作夜餐。作家以第一人称叙事角度,用实地采访和闪回插叙结合的手法,一气呵成写出反映沂蒙军民生死想依反“扫荡”的长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书稿杀青那天,刘知侠在文末注明“1961年3月26日写完于沂水东岭”。《沂蒙山的故事》计十万零六干字,共十一个章节,其中第四节《张大娘家里》和第五节《山西人》,基本是祖秀莲和郭伍士真实故事的摹写。也许是太多沂蒙往事感动了刘知侠,那些挥之不去的人物实在令他难以割舍,于是这部有着明显真人真事痕迹的小说人物虽然鲜活,但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缀而成的结构稍嫌分散。
毕竟未能实现源于国际列车的创作夙愿,初战告捷的刘知侠颇有壮志未酬之感。因《沂蒙山的故事》中的“张大娘”年逾五十,已经过了哺乳期,因此,乳汁救伤员这个极富震撼力的情节未能写进作品。刘知侠顾不上歇息,一鼓作气又下一城,于4月25日写出短篇小说《红嫂》,以沂蒙村妇乳汁救伤员的核心情节,塑造了“红嫂”这一中国革命文艺画廊中光彩照人的形象。
《沂蒙山的故事》1961年8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月,《红嫂》发表于《上海文学》。显而易见,红嫂脱胎于“张大娘”,但其感染力和艺术价值又高于“张大娘”。红嫂形象缘于作家沂蒙烽火岁月的生活积累,又因重返沂蒙而引发。刘知侠1989年4月写道:“在解放战争中,有说不完的军民鱼水情的感人事迹。我以后写的小说《铺草》和《红嫂》的素材,就是在我支援前线的工作中感受到的。”“从1961年到1963年我到沂蒙山老根据地去深入生活,准备写反映抗日与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这里是我过去战斗过的地方,我去访问了我的几家老房东,谈到过去的战争生活,触景生情,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不少文艺期刊来约稿,我暂时撇开长篇,即兴写了短篇小说《红嫂》。”
刘知侠为红嫂起的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名字,其来有自。1938年9月,二十岁的刘知侠与三名河南小同乡相约赴延安,在洛川参加八路军并入延安抗大总校学习时,他将二十一岁的颜振国的名字改为颜红。颜红曾任山东省藏马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后转入胶东军区任独立二团政委,1982年任福州军区副政委,几十年间一直与刘知侠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当战火中的沂蒙红嫂以生命琼浆力挽垂危喋血勇士时,1939年,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培克,发表了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动荡期间破产农民逃荒生活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结尾处,有农家少妇罗撒香袒乳以饲素不相识且饿得奄奄一息流浪老汉的情节。就在刘知侠笔下的红嫂感动中国次年,斯坦培克创作的这部现实主义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封闭的环境和意识形态壁垒的阻隔,使刘知侠无从及时感知东西方两个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女性悲悯情怀的隔洋辉映,但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对两个文学形象的比较不难得出结论,汇聚千百个为正义事业向死而生沂蒙女性嘉行懿德的红嫂,当以更加璀璨的光辉风华绝代。
《红嫂》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刘知侠趁热打铁,将小说改编成京剧剧本。改编遇到的难题,是舞台上不便直接呈现乳汁救伤员情景,但去掉这一核心情节,全剧将大为减色甚至难以成立。冥思苦想的刘知侠踯躅街头,忽见一背水壶的士兵,眼前顿时一亮,于是,红嫂以水壶盛乳救伤员的场景出现在舞台上。改编后的《红嫂》由淄博市京剧团演出,一时好评如潮。
1963年,山东省举行现代戏汇演,《红嫂》和《奇袭白虎团》脱颖而出,跻身晋京汇演剧目。为增强演出效果,省委宣传部领导决定,由青岛市京剧团从江苏省京剧团引进的梅派青衣传人张春秋饰演红嫂。此时距晋京汇演只有二十天时间。张春秋幼时丧母被卖进戏班当使唤丫头,不知父母姓甚名谁,不识简谱也基本不认字。受命后,这位三十八岁的梅派翘楚在济南冒着酷暑昼夜排练,如期背熟不断调整修改的台词和唱腔,并设计编排了表演动作。戏中“为亲人细熬鸡汤”一段曲子,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写。张春秋从未唱过这种一板二眼的二黄板式唱腔,尤其最后一句拖腔,采用西洋女高音的花腔,张春秋尤感难以把握。施光南亲自弹琴指导演唱,终于帮张春秋融传统京剧与西洋花腔女高音演唱于一体,创造了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经典唱段。
1964年6月,青岛市京剧团和淄博市京剧团《红嫂》剧组,联袂赴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6月20日,《红嫂》剧组在二七剧场首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并获奖。颁奖大会上,周恩来在为张春秋颁奖时亲切问道:“你就是演红嫂的?演得很好!”观摩演出期间,周恩来因出国访问未能到场,剧组在首都剧场公演时,特意买票来看戏。周恩来赶到剧场时,戏已开演。为避免影响观众,周恩来待第一场戏演完后才于幕间入场。上台接见演员时,周恩来夸奖《红嫂》题材好,演员演得好,此后专门召集剧团领导座谈,就戏的乐曲和唱腔提出修改意见。
令人鼓舞的消息接踵而至。8月12日,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了《红嫂》剧组的汇报演出。演员们看见毛泽东在台下看戏,心里既激动,又紧张。当演到贫苦农民奋起反抗地主欺压这出戏时,饰演农民阿二的演员因紧张失手,将举起的锄头真砸在饰演“狗腿子”刁鬼的演员头上了,只见他脑袋一歪,瘫倒在舞台上。全场观众顿时哄堂大笑,毛泽东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同朱德等领导同志走上舞台,亲切接见演员。毛泽东握着张春秋的手說:“谢谢你们,演得好,辛苦啦!”毛泽东用“玲珑剔透”四个字评价《红嫂》,指出,《红嫂》选用的是梅派唱腔,唱腔中插了一句南梆子,这样不好。京剧里南梆子通常用来表现小家碧玉式的传统人物,而《红嫂》是剧中的英雄人物,还是用西皮原板好。针对“熬鸡汤”一场戏开始用四平调转慢板再转快三眼,毛泽东说,不用四平调,用二黄慢板。传统文戏四平调表现的还是小家碧玉,二黄慢板表现的是大家气派的人物,还是用二黄慢板好。毛泽东精准、内行的点评,令大家十分惊讶和佩服。毛泽东鼓励说,这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这年夏天,全国掀起《红嫂》热,不少京剧团和地方剧团效法山东排演《红嫂》。当年,文化部遵照毛泽东指示,决定将《红嫂》拍成电影。
1964初秋的一天,刚从北京归来的张春秋,兴冲冲来到桃棵子村,一进祖秀莲家,就把进京演出成功的喜讯和毛泽东对“红嫂”的问候告诉了她。细心的张春秋还为大娘带来一件棉背心,叮咛说,山里冬天冷,穿上它可以遮风挡寒。老人家感谢她想得周到,张春秋说,不要感谢我,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您的!从此,祖秀莲把那件棉背心当成宝贝,平时舍不得穿,过年时才拿出来穿上,逢人便说,这件棉背心,是毛主席派人送给我的!
1970年,中国舞剧团(原中央芭蕾舞团)决定将《红嫂》改编成芭蕾舞剧。翌年2月,七十六名艺术家到沂水体验生活。1973年5月,芭蕾舞剧《沂蒙颂》首演北京天桥剧场,“蒙山高、沂水长”的优美旋律,从此传遍大江南北。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历经十一年折冲樽俎,终于将《红嫂》改编的京剧《红云岗》搬上银幕。2017年3月,中央芭蕾舞团《沂蒙颂》主创团队,重返四十六年前采风的沂南县马牧池乡,参观红嫂纪念馆,寻访红嫂后人,从现代视角回眸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用足尖语汇重新诠释红嫂精神。
为了沂蒙圣乳芳泽后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盛夏,山明水秀的沂蒙山区走来一位将军。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中负伤的华东野战军某部连指导员迟浩田,出任济南军区政委后,急切重返梦萦魂牵的沂蒙山,寻访当年用乳汁和小米粥火线为自己救命的红嫂。走遍十里八乡,曾用乳汁救过伤员的红嫂见了一个又一个,但她们听完将军的讲述后,都连连摇头否认。将军一再提示和启发,老姐妹们都说记不清了。有位满头银发的大娘拉着将军的手说,大兄弟,俺们这般年纪的女人,谁没做过这种事?您就不用再找啦!
生活中红嫂朴实而滚烫的话语,令将军热泪涟涟:没有沂蒙红嫂,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老区人民,就没有革命的胜利!热泪涟涟的将军登上青松环绕的孟良崮,向巍然矗立的烈士纪念碑深深鞠躬,旋与驻军领导完善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计划。
红色基因流布不衰,在半个多世纪赓续不绝的红嫂方阵中,新一代红嫂传人朱呈镕,犹如一道亮丽彩虹慑入眼目。朱呈镕的爷爷是老红军,孩提时心中就播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1998年,朱呈镕下岗后自立自强,带领失业职工从人力脚蹬三轮车运输起步,创办了集速冻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致富后的朱呈镕饮水思源,走进了素来敬仰的沂蒙红嫂群体。
莒南县洙边区洙边村梁怀玉,1941年因演出小戏《买驴》轰动乡里,被誉为山沟里的“金凤凰”。1945年春,十九岁的识字班长梁怀玉在村里动员参军大会上响亮提出:“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他!”比他大十三岁的刘玉明带头报名后,全村有十一人报名参军,全县一千四百八十八人入伍。梁怀玉兑现诺言,当晚与刘玉明成婚,次日送丈夫出征。八年后,梁怀玉始得与丈夫团聚。朱呈镕带着现金和存折慰问偏瘫多年的梁怀玉,含泪感叹:“大娘,您吃了这么多苦,幸亏老刘回来了!”梁怀玉说:“那会儿老刘就是牺牲了,我也是他的人了,不会再嫁了!”
蒙阴县李保德村李凤兰,1945年与李玉德订婚,约定次年6月完婚,但距婚期不足两月时李玉德参军。为鼓励未婚夫英勇杀敌,李凤兰毅然嫁到婆家,按当地风俗抱一只大公鸡拜了天地。1947年1月,丈夫随部队路过村子,不巧李凤兰因回娘家与他失之交臂。望眼欲穿的李凤兰盼了十二年,1958年盼来一本鲜红的烈士证书,得知李玉德1947年2月于莱芜战役中光荣牺牲!朱呈镕望着白发苍苍、苦守一生终未见到丈夫的李凤兰,一个钢浇铁铸般的信条在泪眼蒙咙中渐次清晰:用自己真诚的心,慰藉和温暖那些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红嫂们,让红嫂精神在新的时代闪发出耀眼光彩!战争年代因支前闻名遐迩的蒙阴县烟庄村“沂蒙六姐妹”,莒南县前辛庄村不惜饿死自己孩子精心喂养八路军后代的尹德美,沂水县桃倮子村祖秀莲,红嫂饰演者张春秋……都成了朱呈镕经常关爱的对象。
站在新的时代制高点上,自信而豪迈的沂蒙新红嫂朱呈镕,秉承老一代红嫂茹苦含辛、竭诚报国的美德,把源于革命老根据地并得时代精华的精神之乳,源源不断播布山南海北。十多年来,朱呈镕南登中国第二百八十五个地级市三沙永兴岛,北上中俄边界黑瞎子岛,西至“世界屋脊”和新疆阿拉山口,三百多次为部队送去六百多吨水饺和六万多双鞋垫,累计捐款捐物逾千万元。2003年“非典”暴发后,朱呈镕急运五吨水饺到北京小汤山医院。她还认了五千多个“兵儿子”,帮助近三十对部队官兵喜结良缘。朱呈镕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或社会的妇女的解放程度。”深知以文化人责任之重的朱呈镕,对恩格斯的名言感同身受。2014年,朱呈镕出任沂蒙红嫂文化促进会会长,用红嫂精神化育后人成为她奋斗进取新的人生目标。她自费筹建沂蒙红嫂文化纪念馆,发起“草鞋传·全国接力传递活动”,携红军草鞋和雷锋珍贵照片,在大江南北播布“长征精神、红嫂精神、雷锋精神”,为构筑可资永久栖居的精神家园竭尽绵薄。头雁高飞群雁随,历经血火浸淫且喜沐改革春风,红嫂精神正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形态,为一个民族气壮山河的新长征吹氧助燃,鼓舞沂蒙新女性以卓厉风发的英姿在奋进中实现自身价值与发展。朱呈镕披露,今日之沂蒙,有一百四十多万农村妇女活跃在农村经济主战场,二十五万城镇妇女投身创业与再就业,三十多万女民营企业家奋进开拓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六万名女党员积极参与“弘扬红嫂精神、争做时代新女性”党性实践活动。红嫂精神正由文化名片、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产业优势,成为沂蒙崛起历久弥坚的深厚力量。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亲切接见了朱呈镕。
就在红嫂文化以特有活力和感染力在沂蒙乃至大江南北产生裂变效应之时,年逾花甲的老兵鹿成增循着郭伍土的踪迹,悄然重返桃棵子村。1971年隆冬,鹿成增隨野营拉练部队走进大山深处这个丝毫也不引人注目的村落,为祖秀莲和郭伍士的真情所恸而几度泪下。二十五年后,鹿成增从部队正团职岗位转业搞军工企业,改制民营性质后经数年打拼扭亏为盈。
2015年2月11日,每每梦回沂蒙并对桃棵子村念兹在兹的鹿成增,驱车二百多公里来到阔别四十多年的红嫂故乡。物是人非,祖秀莲和郭伍士早已作古。鹿成增拜谒红嫂墓,祭奠义子魂,辄觉诞生于民族危亡岁月超越世俗人伦的旷古真情,早已化为绚烂的沂蒙佳话在山南海北不胫而走,并潜滋暗长在美丽丰饶的红嫂文化中而生生不息。他仰望连绵不断的群山,一个热浪涌上心头:是人民山一样宽厚坚强的臂膀,托起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沂蒙母亲香醇如饴的乳汁,养育了用简陋武器战胜凶恶敌人的子弟兵!说不尽的沂蒙圣乳,她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蕴含着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之本呵!甲午年将尽之时,鹿成增对自己的人生作了新的规划,他要把感恩红嫂故乡和弘扬红嫂文化,作为事业新的支柱和起点。于是,以红嫂文化为牵引带动老区乡村旅游,为发展服务业厚植优势的红色文化图景,已然在脑中成型。这年春节,鹿成增杜门谢客,埋头制定建设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沂蒙红嫂文化馆,修复红嫂故居和知青馆实施方案,正月里就与院东头镇和桃棵子村负责人进行磋商。
2015年4月15日,由鹿成增和他的战友捐资兴建、同济大学建筑师指导设计的红嫂祖秀莲纪念馆,在桃棵子村破土动工。9月13日,这所庄重典雅的红色场馆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落成开展,一尊十吨重的沂蒙红嫂石雕像矗立在展馆前广场中央。与此同时,红嫂故居——祖秀莲老屋和郭伍士养伤的藏兵洞也已复原。纪念馆开馆那天,当年随队拉练在此驻训的众多男女文艺兵,又重返小山村争相献艺,激昂的抗日歌曲大合唱,舞剧《沂蒙颂》中优美动人的独唱《愿亲人养好伤》,还有引人入胜的小品和舞蹈,把乡亲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月和当年部队拉练来村军民鱼水一家亲的难忘情景。
如今,桃棵子村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近年来已有两万多人前来参观访问,红色文化反哺效应初步显现。风晨雨夕,鹿成增和战友们倘佯山清水秀崮险的小山村,思谋发展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美好远景,为红嫂故乡奔小康奠基探路。而桃棵子村百姓则欣喜地看到,在郭伍士离世三十多年后,他的传人又演绎了不是当年、胜似当年的鱼水新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