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过年的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前卫文学 热度: 16748
窦礼建

  上个世纪60年代,尽管农村穷,但过年的氛围却很浓。过了腊月二十三,送完灶王爷,女人们忙着清洗衣物、器具,男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用品和吃食。

  最早准备的是做豆腐。把黄豆放在盆里用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磨成豆浆,倒进锅里煮,沸腾后点上卤水,顷刻间变成豆花,用纱布过滤、木板压实,香喷喷的豆腐即成。切出一大块放在碗里,划成和嘴巴大小的若干小块,浇上辣椒油、蒜泥、韭花酱等拌成的调料,放进嘴里,香喷喷、软酥酥,未等咬,直钻胃肠。

  最有趣的是种摇钱树。腊月二十九,从集市上买棵鲜竹子,用红线系好花生、核桃、铜钱后,拴在竹枝上,插在磨眼里,红绳、绿叶相间,干果、金钱相伴,微风吹来,叮当作响,似树生钱财,预示着来年生活的富裕、美好。

  最麻烦的是贴对子。要根据门的扇数、大小、家里物件摆设、房屋周围环境等因素设计好张贴内容。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贴“门心”,其次贴“门框”,再次贴“横批”,最后贴“门料”。贴完大门贴堂屋,贴完堂屋贴西屋,就连门口的猪圈,也要贴上“出门见喜”的条幅。最好贴的是“福”字,正着贴是“正福”,倒着贴是“福到”,歪着贴是“躺着也有福”,无论怎么贴,都是福,都有“福”。

  最难熬的是守夜。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餃子,撤掉碗筷,围坐在桌子旁通宵守夜,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唯一的乐趣是听长辈讲故事。因为都是些老掉牙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段子,所以听不了多大会儿,上下眼皮就黏在了一起。打记事起到离开村子参加工作,没有一次守夜能熬到第二天早上,所以也体味不到古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的意境。

  最疯狂的是抢炮竹。大年初一,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哪家噼里啪啦放炮竹,就往哪家跑,生怕跑慢了赶不上。还没等挂在高高的竹竿上的炮竹炸完,几个小伙伴便蜂拥而上,四处争抢掉在地上的“哑炮”,时常会发生炸伤手指或者把新棉衣烧个洞的事,但全然不顾,跑完东家跑西家,一直跑到太阳升起不再有放炮竹的为止。

  最尴尬的是拜年。抢完炮竹回到家,扒拉几口饺子,又窜了出去,给爷爷、奶奶等长辈拜年。那时候小,不明白拜年是啥意思,只知道磕头能得到压岁钱。几个小伙伴跑到长辈家里,跪下就磕头,像鸡啄米似的。长辈一手拉拽伙伴们起身,一手急忙从口袋里掏钱。可能是兜里没钱,长辈的手始终在口袋里摸索,不好意思拿出来。伙伴们一面跪着,一面用乞讨的眼神看着长辈,直到长辈翻箱倒柜找到几枚硬币,塞进伙伴们的衣服兜里,才迅速离开,又去“拜”另一家。

  现如今,有意识做旧露着膝盖的“破衣服”很时髦,而且价格远远超过同等布料、款式的新衣服。大鱼大肉也早已是平常百姓家的一日三餐。过年穿新衣、吃美食、讨压岁钱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来的光环和诱惑。电视、网络、短信、微信等现代化的东西层出不穷,各种信息充斥生活每个角落,送灶王爷、种摇钱树等美好的希望和寄托已缺少神秘,更不如网上“抢红包”刺激。谁又能说这不是社会的进步呢?谁又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后,春节又是怎样的过法?

  社会变化太快,一年年过得飞快,转眼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要想不落伍,没有其他路可走,唯有学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