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太子的孙子刚刚生下几个月,也遭株连被关在狱中。时任鲁国狱史的丙吉在参与审理此案时,心知太子蒙冤,几次为此陈情,都被汉武帝呵斥。
丙吉的朋友多次劝他不要惹火烧身。他却坚定地说:“做人不能处处讲究心机,不念仁德。皇曾孙只是个婴孩,他有什么罪?”后来汉武帝生病卧床,听到传言,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下令将长安的罪囚一律处死。使臣连夜赶到皇曾孙所在牢狱,而丙吉却不肯放使臣进入,气愤道:“无辜者尚不至死,何况皇上的曾孙呢?”
使臣回报汉武帝,武帝顿时醒悟,说:“这也许就是天的旨意。”多年之后,皇曾孙刘洵当上了皇帝,是为宣帝。丙吉绝口不提先前他对皇帝的恩德。家人曾劝他:“你对皇帝有恩,若是当面告知,你的官位必定会升迁!”丙吉叹息说:“身为臣子,我有幸回报皇恩一二,若是以此买宠求荣,岂是君子所为?”后来宣帝从别人口中知晓丙吉的恩情,大为感动,封丙吉为博阳侯。
丙吉崇尚宽大,性喜谦让,有人获罪或者失职,只要不是大错,他都不严办,有人责怪他纵容失察,他却回答说:“查办属官,不应由我出面。若是三公都亲力亲為在这种事情上纠缠不放,事事计较,动辄严办,也就有违大义了。”还一次,丙吉在巡视途中见有人群殴,有人死伤在地他都不过问,可看见有牛伸舌粗喘,他竟上前查看。他的属下大惑不解,认为他不识大体。丙吉解释说:“智慧不能乱用乱施,否则就无所谓智慧了。惩治狂徒,确保境内平安,那是地方官吏之事,我又何必亲自管理?现在正是初春,牛口喘粗气,为气节失调,这样下去百姓生计必定会受到伤害,这是关系天下安定的大事,我怎么漠视不理?”看上去的小事,其实也是大事,身为丞相的丙吉,干工作抓住了要领,不失其职。
老庄学说中的“知止”,是说满足之后便不再求取,知道适可而止,认为有了知止,人生才会有安宁的生活,这样不但内心坦然,没有什么干扰,而且不会遭受外界的祸害。丙吉的故事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知止的深刻内涵,彰显出他人生的大智慧。“知止”作为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它不是简单的停止无为,它是因时而变、出奇制胜的招法,也是深合事理、退中求进的处世哲学。
懂得知止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个人只要做到了能克制智慧,隐藏智慧,进而能慎使智计的境界,他的智慧才是无缺的,才能在任何形势下应对自如、屹立不倒。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