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时间:2023/11/9 作者: 前卫文学 热度: 19576
庄凌

  摘要:《骑马下海的人》又名《葬身海底》,是著名爱尔兰剧作家约翰·沁孤的代表作,也是意象主义戏剧中的典型代表。这是一部独幕剧,全剧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在构思和结构上可见希腊悲剧的影响。除了悲剧之外,我们从作品中可以窥见爱尔兰渔民与残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剧中男人的生存困境及女性对悲痛的承受力让人震惊。

  关键字:《骑马下海的人》;悲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顽强抗争精神

  《骑马下海的人》是一幕独幕剧,作者是爱尔兰的约翰·沁孤,它被西方界誉为最为悲惨、最打动人心的独幕剧。约翰·沁孤出生于都柏林附近的一个基督教徒地主家庭,幼年丧父,后接受叶芝劝告到爱尔兰阿兰群岛体验农村生活。这日后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认为生活是戏剧的唯一源泉,他把真实地反映爱尔兰农民的生活作为他戏剧创作的主要任务。《骑马下海的人》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在构思和结构上受希腊悲剧的影响,也成功地创造了希腊悲剧氛围。剧情一开始就交待了出海卖马的巴特里可能已经死亡,家中只剩两个女儿。她们怕母亲毛利亚伤心而想方设法隐藏真相。但最终毛利亚还是知道了最后一个儿子也葬身大海的消息,哀莫大于心死。这群生活在爱尔兰的渔民们,面对凶恶残酷的大海,他们太渺小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海,而似乎出海就意味着生命的消亡,大海像魔鬼般夺取了一条条年轻的生命。像毛利亚一家,她的公公、丈夫和五个年轻力壮的儿子接二连三地被大海无情地吞没,最小的儿子也没有挣脱死神的怀抱。大多数人把《骑马下海的人》这出独幕剧定义为一出大悲剧。全剧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是该剧的一大特色,“象征主义,即强调用象征的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那么,在《骑马下海的人》一剧中,大海与马都具有象征作用:人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下是极其渺小的。那么人难道就要坐等收尸?显然这不是作者的观点,更不是这幕剧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骑马下海的人》真正的主题是抗争。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环境残酷,但人要活着就要不断抗争,因此本文所要剖析的正是其顽强抗争的精神。

  一、人与自然的顽强抗争

  毛利亚及其子女是爱尔兰一家穷苦渔民,他们靠海吃饭,靠海生存,然而他们唯一依赖的大自然是无情的。大海象征着残酷的自然环境,自然界中的大海凶猛残酷,人在大海面前渺小又卑微,时刻有被吞噬的危险。当风暴来临,就算是坚固的海船也会被海浪掀翻,葬身海底。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海水里也暗藏凶险。主人公毛利亚的丈夫和公公以及五个儿子都相继葬身大海之后,她最小的儿子巴特里依旧不肯听从牧师和家人的劝告。他说:“我没有时间耽搁,我要骑上那匹母马,我要立刻就动手。”最后的结局依然是被大海吞噬,这是毛利亚一家人的不幸和悲哀,也是爱尔兰渔民的不幸和悲哀。马是传统的交通工具,也象征着美好的梦想,可以说是“以马为梦”。因为有梦想,他们才会继续战斗下去。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是渺小的,却又是不屈不挠的。面对大海的无情和凶险,巴特里怀揣梦想与希望,冒着赴死的决心也要去搏一回。《骑马下海的人》作者铺设的结果,全部葬身大海,看似是一出悲剧,实质更是一种顽强抗争精神的流露。这种勇于同大自然搏斗的精神是无比可贵的,即便最后他一去不复返,可是这种精神却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强大;即便毛利亚一家的男人们都死在了大海里,但却有千千万万的年轻男人去为之奋斗。人虽渺小,但只要勇于去斗争,总会看见黎明和希望。这种与大自然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古希腊悲剧强调悲剧给人带来的震撼与悲痛,并且给人以警醒,这种警醒往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呈现。毛利亚一家以死来抗争,这种抗争不但是悲剧性的,更具有革命性。

  二、人与社会的不对等抗争

  大海与马不仅具有自然层面的象征意义,还有社会层面象征意义。17世纪的爱尔兰正遭受着英格兰的殖民侵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爱尔兰人民不仅经受着硝烟弥漫的战争,也有无形的侵略。大海在这里也象征着资本主义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毛利亚一家都是被资本主义大海所吞噬。马本是陆地上的动物,可用作交通工具。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已经成了一种落后的交通工具,所以,《骑马下海的人》中的“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是一种过时的东西,也就是说“马”是象征一种过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马怕水,不能在水中行走,骑马下海本来就属于自不量力。但毛利亚的公公、丈夫和儿子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榨下依然用不对等的力量去较量。

  面对强大艰难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反抗是渺小无力的,但他们依然顽强抗争,与残酷做着不屈不挠的不对等的斗争。对于这种抗争,《骑马下海的人》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期待视野。“期待视域”的概念是由姚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之前大脑并非是空白一片,或者说当他面临一部文学作品时,脑海中曾有的阅读记忆以及以往的阅读经验,会使自己立刻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并产生阅读期待。作者没有指出最后爱尔兰人民是否脱离苦海,只为我们呈现了一幕毛利亚一家男人全部葬身大海的悲剧。但由毛利亚一家我们不难看出,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千千万万家,有无数的人不屈不挠地与之奋斗,它为我们留下一个美好的期待:总有一天、总有人能够征服大海,顽强抗争的精神一直在场。

  三、毛利亚对苦难的承受力也是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

  剧中主角毛利亚有两个女儿、六个儿子。从她的独白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公公、丈夫、六个儿子都先后葬身大海。故事开头,她的第五个儿子米海尔刚刚命丧大海,而她的第六个儿子巴特里,也就是毛利亚的最后一个儿子又被马驹踢下海。当巴特里的尸体被抬进家里时,读者的阅读期待是,这位老妇必定痛不欲生,哭天抢地,痛斥老天的残忍,不给她留下一个儿子能够为她送终。然而,毛利亚的反应却出奇地镇静,这种镇定让人不可思议,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完全发生了偏离。面对着最后一个儿子的遗体,这位老妇人喃喃自语道:“老天哪,他们都走了,你还怎么奈何我呢?从此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我可以在漫漫长夜睡上一个安稳的觉了。”毛利亚的痛是精神之痛,比起肉体的疼痛还要难忍百倍。

  毛利亚在一次次丧失亲人的沉重打击中坚强起来。当第五个儿子米海尔命归大海时,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最后一个儿子巴特里勇敢地接过哥哥的担子,决意乘船到市场上去卖马。这是全家人剩下的唯一男性了,虽然妈妈、妹妹都极力劝阻他放弃这次出海,但巴特里不听劝告,一定坚持即刻出发,因为他觉得,“这是今后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唯一的一趟船”,误了这次出海就会影响家庭的生活。他现在是家庭的唯一男性,必须勇敢地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毛利亚心里清楚,男人只有下海才是男人,自己不能剥夺儿子做男人的权利。即使她阻止了这次,也不能阻止了下次。因为“男人的生命就是下海”。 被海水吞噬就是男人的归宿;那么女人的生命就是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承受离别亲人的痛苦就是岛上女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痛苦可以解决一切,想必毛利亚会比任何一个女人都哭得厉害。然而毛利亚最后却归于平静,她认为这是一种宿命,也是需要坚强忍受与抗争的,因此只感慨“大海再也不能捉弄我什么了”。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悲观宿命论背后,也是一个女人强大的忍受力的呈现。辛氏之所以这样平静地叙述,绝不只是想告诉我们,毛利亚已经对这个无法征服的世界死心,而是暗示着一种顽强抗争生命力的呈现,是人与残酷的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屈抗争。

  四、结语

  在这部简短的剧作中,作者匠心独具,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维空间。他没有细细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毛利亚一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顽强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弱小无力却不屈不挠、顽强抗争。没有哪部戏剧能像《骑马下海的人》这样震撼人心。我们为爱尔兰人民悲惨的人生而悲伤时,更对爱尔兰岛男子不畏死亡敢于与大海对峙的勇气表示感叹,对女人的苦难承受力深表理解。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首悲痛之外顽强抗争的挽歌。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125.

  [2]马振凯.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戏剧卷)[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0.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7—70 .

  [4]汉斯·罗伯特·姚斯,周宁、金元浦译.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09—256.

  [5] 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