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野间的生命传说

时间:2023/11/9 作者: 前卫文学 热度: 16993
牛克诚

  

  

  人物小传

  姚秀明,1966年5月出生,山东兰陵人。先后毕业于信阳陆军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刘大为、王天胜、任惠中、袁武诸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笔人物画研究生班,导师唐勇力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创作室专业画家。是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作培训基地特聘教授,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他传统画法基本功深厚,主攻国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工、写皆能。注重传统与创新,强调以作品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追求清新、典雅、隽逸的创作风格。其独具风格的花卉、草虫颇有新意。

  一

  说姚秀明是花鸟画家,其实他很少画花,特别是艳丽的那种。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所看到的,大多是野径、田园中的植物,如蒲公英、南瓜、葫芦等,或是乡间、田野中的草虫,如蝈蝈、蟋蟀、蚱蜢等。这些动植物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新奇的造型,往往是很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然而,就是这些看似寻常的果蔬草虫、竹木禽鱼,却成为姚秀明饶有兴味的描绘对象。他以细致的工笔技法将它们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寻常的动植物也便仿佛被一种灵性之光所照耀,它们是那样轻柔但却有力地牵动起我们对于造物的感怀与遐想。这是秀明的一种本领,它能在最寻常处洞悉美的存在。他以对于大自然的天生敏感,把生长于泥土之中的一草一木的芬芳捧献出来,从而唤醒起人们对于乡野中所有平凡的生命存在的尊重与眷恋。

  这使我们想起古代花鸟画史上的徐熙。作为与具有宫廷趣味的黄筌相比照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所表现的主要是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体现一种高迈志向及野逸风格。放低视点,俯下身来去描绘那些乡野或江湖风味的自然物,这是徐熙开创的一种工笔花鸟画传统,这一传统受到宋代文人的大力推崇,并成为后来文人花鸟画的重要价值取向。秀明的工笔花鸟画与这一传统是多少有着一种遥承关系的。然而,秀明工笔花鸟画的情怀、意趣却与这一传统很不相同。如果说,徐熙是通过凫雁鹭鸶、园蔬药苗等,来寄寓古代文人的一种淡泊情怀,那么,秀明笔下的竹木禽鱼、果蔬草虫等,则体现出他对于乡野风物的一种朴实、原始的热爱,他用画笔向我们传递的,是来自乡村大地上的朴野而蓬勃的生命讯息。如果说,徐熙的那种创作志趣,在后来文人画的传承过程中被放大为一种荒寒意境,而且这种荒寒意境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也同样大行其道;那么可以说,秀明的工笔花鸟已从文人式的咏物感伤中走出,它以画家的真诚向自然造物回报了一种亲和与欣然的态度,它是对那些禽鱼、竹木、果蔬、草虫等主角,在大自然中展开的各色生命故事的真切描述。比如,他在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中获得金奖的作品《露》,以枝繁叶密的竹丛和怡然小憇的斑鸠,展现了发生在大自然中的一个甚为普通的生活场景。其中的竹子就不是什么高洁志节的象征,斑鸠也并不意味着什么落寞或孤寂。那竹叶的层叠、掩映,那竹枝的伸展、弯垂,以及那斑鸠或观瞻或理羽的姿态,已天然地构成了一幅美与和谐的图景;竹的叶片映射着露水晶莹,仿佛一股带着微凉的初秋空气,正飘散在枝叶摇曳之间;而斑鸠的羽毛仍是那样翠绿,在这竹叶已经泛黄的季节……这大概就是秀明要在这一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同时也是他在自然中所发现的万物生命情态之美。

  因而,秀明的工笔花鸟是写实的而不是象征的,是对自然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借物遣怀。其作品中的竹木、禽虫等都是内植于他的自我之中的生命存在,他熟悉它们的外形结构以及动作性情,他在描绘它们时,是将其内在感受直接吐露,而不是对它们的观赏把玩。以把玩的态度对待这些动植物,就会不厌其细地对它们的枝叶果藤、羽毛甲壳等进行繁细琐碎的描画,最后总难免谨毛而失貌。而秀明认为,对于物象体悟得深入,并不等同于对它们刻画得繁缛细密。他的工笔花鸟呈现出一种落落大方的气度,他并不在某些局部做过细的雕琢渲染,而是以概括的方式捕捉并表现动植物的生动情态。从这个角度上讲,秀明的工笔花鸟是具有写意性格的。

  秀明工笔花鸟画中的植物多是生长于北方的,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通过这些自幼就在其身边触目可见的草虫果蔬等,描述的是自己与这些植物成长的经历,状写它们经受阳光、雨露、风霜、雨雪的历程。这是一部有关自然土地上万物生长的故事。因此,我们在秀明的工笔花鸟画中所感受的,就是一种不具任何矫情的自然本真的力量。这时,我们就几乎完全不会再在意那画面上题写的古代诗句,因为,这些被古代文人咀嚼了多少世代的诗句,在他所表现的动植物的鲜活生动面前,已显得苍白。

  就这样,秀明的工笔花鸟画从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中走出,它在乡野现实中找到情感的皈依;它也摈弃了古代宫廷式的花鸟趣味,而在形色间飘散着浓郁而朴素的田野风味。现实情怀与田野气息,使他的工笔花鸟具有一种亲切感人的魅力。

  二

  秀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在那里受到了严格的素描、色彩、造型训练;同时,他对传统工笔画也下了极大功夫,认真临摹了宋代院体画家的工笔画作品。从他的作品《露》中就可以看到林椿对于线形与染色的处理方式。院体工笔画对于秀明的影响,不仅是技法上的,他更敬慕于宋人那种对于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方式,和那种摄其本质的表现方式。秀明生长于北方乡村,自幼就对其身边的动植物怀有浓厚兴趣,他与这些动植物一样,都是在乡村这块土地上长出的自然生命,他与这些植物就像是天生的自然同胞一样,他不仅可以准确地辨识它们的外貌,而且,他更能感受这些植物的呼吸。因此,秀明的花鸟画虽然也是通过写生来形成素材,但他的写生却并不是机械的对景直陈,而是将其对于花鸟的体认与眼前的观察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把握本质而舍其繁琐细节。在他的花鸟中融入了童年记忆与现实情感,有时,这些记忆与情感的东西甚至更胜于眼前的真实。这其实也是古代画家对于写生的态度。因此,如果说秀明的花鸟画是受了宋画的一些影响,那么可能更主要体现于此。

  体认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为秀明花鸟画的创作表达带来极大的自由,它可以对那些表面的细碎视而不见,而集中渲染物象的最本质特征。这样,秀明的花鸟就摆脱了时下工笔画创作中常见的柔糜碎腻陋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具有写意性格的工笔花鸟,使得他在着力表现动植物意象真实的前提下,能够对其工笔绘画语言进行自如的调动。于是,他强调了物象的外轮廓而减弱了对于其内部结构的过细刻画,色彩的渲染也脱离开具体的时空环境而因形推移;作为界定轮廓的线条被突出,物象色彩也表现出固有色的独特魅力。

  秀明工笔花鸟的线条挺劲爽快,是将北方男子的豪爽注入在了细若游丝的线性轨迹之中。楷书的笔法控制着笔的起落,张弛有度,优游从容;时有飞白呈现的笔致,显露出线条的弹性与节奏。另一方面,这些线条又是为表现他意象中的物象之美服务的,线条随着物体轮廓而起伏生长,一切起落、顿挫、粗细、方圆等,也都表现出物体的形质特征,从而达到了体积、质感、空间感及笔墨意趣的统一。秀明工笔花鸟画的线条就这样在描述与表现的双重意义下,营造了一个具有现实存在感与诗意想象及书法底蕴的自在空间。秀明多年来一直沉潜于这一空间,在静静地勾画中与自然对悟。当线迹结合为形状并进而形成鲜活的形象,一切童年的朦胧记忆也就骤然间被照亮了。这是一个充满乐趣与感动的创作过程,它驱使着秀明在这浮躁的社会中,一笔一笔地勾描,一线一线地塑型,去追逐那个诗意的梦。

  秀明并不太擅言谈,他的绘画仿佛才是他最擅长的语言。我想这样的画家一定会画好画的,因为工笔画就需要在天长日久、寂静而沉潜的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与情怀渐渐渗入到画面之中。秀明正是用他的工笔花鸟,在他那独特的线条与景物空间中,一边撰写着其思想与情感的自传,一边讲述着那些发生在乡野间的生命传说。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