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科生,一路繁花相随

时间:2023/11/9 作者: 雪花 热度: 15535
程宇瀚

  一

  当我手拿那张薄如蝉翼,却重如千斤的文理分科志愿表时,心中本能地弹出两个字:文科。

  父亲把手摇得像扇子:“不行不行,文科就业率太低。”

  班主任把眼睛瞪得像铜铃:“你可得掂量清楚些,真去了文科班,可没有后悔药吃。”

  理科,理科,理科……我环视一圈,抓狂地发现周围同学全都顺应大势填的理科。我性格急躁,从来都不是一个举棋不定的人,但在高一那个令人焦躁不安的冬天里,因为文理分科这件关乎命运的大事,我第一次尝到举步维艰的滋味。

  “理科是亲娘生的,文科是后娘生的”,在一切朝就业率看齐的老师眼中,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再加上未分科前的五班师资雄厚、生源优质,是专为学理科量身定做的,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就地留下。

  三天考虑的时间已到,为了追寻一种热闹的安全感,我还是向文科告别了。

  同桌思宇的选择却让我吃惊。这个成绩优异的男生,淡定自若地在表上写下了“文科”两字。在我的世界观中,思宇是为理科而生的,他的未来应该是在科研室里或证券场上运筹帷幄,而不是拿着一纸万金油专业的文凭,在各个招聘展位前漂泊流离。

  “不为什么,就为喜欢。”面对我的八卦,思宇答得很平静,脸上读不出悲喜。

  送思宇离开时,我们含泪拥抱。这意味着从今以后,我将在理科班走阳关道,他将在文科班过独木桥,那些一起分享一碗凉面,躲在书堆后悄悄听许嵩的日子宣告终结。

  我和思宇,都是典型的文科性格;语言和文字,是一簇将我们青春缠绕的紫藤。他喜欢让地理图册上太平洋的海水沾湿手指,我喜欢躺进历史书中奏一阕《凉州词》,只是他随性地选择了花朵,而我忍痛选择了果实。

  二

  文理分科后,高二接踵而至。晦涩的生物学科从天而降,物理的难度连升三级,班主任的脸一夕之间沉了下来,教室窗外也多日不曾出现过晴天。

  在公式和符号的轮番轰炸下,班上的汉子和女汉子们依旧坚挺在战壕中。他们的脑内仿佛自带电路图和硫酸钙,考试时可以现场接通电源,或来一场化学实验,然后在试卷上自信地写下刚刚验证得来的答案。而我的脑中只有豆腐渣,成绩很快就掉到了班级排名的下游。

  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南面,文科班的教室在教学楼北面,楚河汉界之间,只一架天桥相连。“海峡”另一边的生活太神秘,我只能从偶尔滚落过来的皮球或飞来的七彩纸飞机中,幻想他们的热烈和放纵。经常,老师课上到一半,就会指着北面,像传经诵道的僧人一样度化我们:“你们要是不努力,就只能像他们一样读文科。”

  在大家眼中,就读文科,等同于将后半生葬送。可是,偶尔思宇回原班找我玩时,却一脸的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对未来有所焦虑。

  理科五班一板一眼,以成绩和效率说话,像一把冷凝锋利的手术刀,让我和思宇觉得格格不入。越来越糟的成绩,日益厌倦的书本,老师渐渐皱深的眉头,新同桌不耐烦的语气……思宇走后,我像一只找不到归途的惊弓之鸟,明明前方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却屡次被迷茫之风折断羽翼。

  三

  怀着背水一战的心情,承受着父亲的责骂和“自甘堕落、前途堪忧”的评价,我毅然决定中途转去文科班,这也是我十七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为自己导航。从南向北,步伐沉重,那架本不长的天桥被无限延伸,仿佛有刀山火海正在另一头等着我。

  比之近二十个规模的理科班,文科班只有三个,隐匿在茂密的梧桐后面,离厕所很远,离食堂更远,还未来得及更新换代的桌椅普遍比理科班旧了几成,像是一处被世人遗忘的缝隙。

  怀着迷茫和不安,像一只饱经风雨的抛锚扁舟重新靠岸,在这个不知深浅的班级,我重新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小角落。

  下课后,已有六个月孕期的老师挺着大肚子走到我面前,随意地撑在我的书堆上:“嗨,欢迎你,新同学,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和我们一起风雨兼程吧!”

  我心一动,宛若流星划过寒夜,这份久违的诗情画意,让我与这个班级轻轻共振。

  文科班和理科班没什么明显区别,政治、历史、地理没那么烧脑的现实不是能放松的免死金牌,这里的人依旧顶着一对黑眼圈冲锋战斗。但它于我而言却是颠覆式的体验:历史老师课前爱喝点小酒,红着脸煮酒论史时,像李白重新站在了江陵的船头;政治老师是女文青的路数,好端端的“绝色”一词,非得扩充成“娇花照水、雨落寒沙”;地理老师寓教于乐,常在课上放《动物世界》,让我们在场景里刨知识点,量多者获胜。

  在这样的好时光里,我和思宇口中念叨的公式变成了瑰丽四射的朝代风土,在草稿纸上把安第斯山脉的轮廓憧憬地画下来,一起看《百家讲坛》针砭时弊。我们像是两条放归深海的鱼,潮起潮落,纵情游弋。

  都说高中三年,会越来越艰辛,但我转至文科班后的日子,却没有理科班那么难熬。在这个被世人指指点点、避之不及的地方,我们这群性情儿女横行在自己的江湖,像一只候鸟,幸运地找到了适宜的树林栖息。

  高考,我和思宇都取得了不错的分数。他选择了中医专业,从此玄手雌黄;我把自己交给法律,半生经天纬地。我和他,不是没受到过来自亲戚朋友的反对:法律和医学,需要熬资历,不把头发白尽,休想功成名就。

  但是这一次,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遵从内心。

  四

  大三那年,在漫天飞舞的传单和激情洋溢的演说中,无数持观望态度的同学,纷纷加入考研一族。比之书中的跋涉,我更喜欢脚下的行走,所以我是少数不考研族中的一员。

  大四这年,三位室友全部考上研究生。辅导员遗憾地问我:“不会觉得难受和孤独吗?”

  我愣怔,百度了无数次内心,却一点都搜索不出难受和孤独的网页。因为在高一那个文科与理科的分水岭前,我已用稚嫩的胸膛和阅历,扛住了最难受和最孤独。

  大学里,在其他人疯狂考研、考证的日子里,我读了关于哲学与历史的书籍,独自蹭新闻学院的课,听了一场场讲座,选择了“穷酸”的文字行业作为副业。我挣的钱不多,但精神世界翠绿又茂盛,像被封藏的白釉青花瓷,像卷起的《清明上河图》。

  曾经,我害怕成为少数派,害怕听到诸如“全班就你那样做”的奉劝;那年,从理科班灰溜溜地离开,孤独绝望得仿佛被丢弃在天涯。幸而我的选择给了我加倍的偿还,让我敢再次为命运押注,有了承担后果的勇气。

  这一路踽踽独行,既有风霜雨雪,也有繁花相随。

  (作者系西华大学后备军官学院2012级法学系学生)

  (摘自《知识窗》2016年第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