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以下简称张):我们这次请到了自从《屠炭人生》在最推理亮相的王稼骏来做一次访谈。首先,我们来先听一下王稼骏想对读者们说点什么:
王稼骏(以下简称王):读者们大家好,很高兴接受最推理的采访,特别是在第7期上,因为“7”一直是我的幸运数字,在访谈前,先给大家拜个晚年,我祝大家身体健康!
张:我知道在《屠炭人生》前王稼骏已经发表了很多作品,在这里给大家大略说一下你的创作经历吧。
王:我的处女作是《缉凶》,初三时写的,当时是手写在练习本上,在全班传阅,自己还画了一张封面。因为写了好几本练习本,所以最后自己还装订了一番,备受好评。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继续在练习本上进行我的“推理生涯”,《狂探四人组》就此诞生。然后我受到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作品渐渐转型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着手创作以左庶为主角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时至今日,我和左庶一路走来,大大小小一起侦破了十多个案件,被记述成了30多万字,发表在各种推理杂志上。其中,在《最推理》连载的《屠炭人生》是我对长篇的首次尝试。目前,构思庞大的人生三部曲已经完成,分别为《屠炭人生》,《胶片人生》和《魔幻人生》。这三部作品情节独立,却有一条暗伏的主线贯穿始终。
张:既然你说你曾受到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那么和大家谈一下你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和作品吧。
王:我最欣赏的日本作家是横沟正史,最欣赏的作品是他的《驼背的诅咒》。我喜欢他小说中诡异的气氛,已经较为写实的人物刻画。我看推理小说有个小习惯,就是看到真相揭晓前会停下来对结局思索揣摩一番,而看《驼背的诅咒》时,我无法停下翻书的手,几乎一口气就读完了,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张:你给大家谈一下你自己的创作理念吧,给大家说一下你创作《西格蒙德的伊底》时的感觉吧。
王:我将推理小说当成是一种富于智慧的文学创作。以社会为背景,展开对人性的批判,推理只是个载体。在创作《西格蒙德的伊底》这篇小说前,我其实正处于创作的低落期,按照惯例,我又开始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无疑,这一次取得了成功。在写作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还有灵感的爆发。这下我又头痛了,因为下一篇作品必须比它更精彩了。
张:在你的写作过程中,曾遇到什么趣事?
王:在我长达10年的写作生涯中,有趣的事情很多:比如,有时我利用上班时间创作,有一次,我的同事在翻电脑时无意发现了我正在创作的长篇,(我对自己写作的事情只字未提,主要是担心领导得知,往后有关文案的工作都会丢到我头上来,所以单位里没人知道我写推理小说的事情)于是我就谎称那是正在网上连载的别人写的小说,谁知她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并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天让我给她看网上有没有更新后面的内容,于是我每天写一点就给她看一点,她催得不行,我的写作速度也因此加快了很多。虽然直到最后这位同事还是不知道这篇作品就是我写的,但我在这里要感激她,希望她没有看到这本杂志就是了(笑)。
张:说到写作速度,你的确是大作不断,属于快枪手一类,能稍微介绍一下《胶片人生》和《魔幻人生》么?
王:《胶片人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部和以电影为主题的长篇社会派推理小说,其中一共涉及到了77部经典电影的名字(7是我的幸运数字),整部作品多线发展,讲述了一个连环杀人事件,是我对长篇写作手法的一次新的尝试。而这位杀手的名字出现在《屠炭人生》的结尾。
《魔幻人生》是对本格推理经典的致敬,我创作了一个现代化的暴风雪山庄连环密室杀人事件,这部作品又融合了不少与“7”有关的元素,因为“7”是我的幸运数字(众人:你说过很多次啦……)。
张:我听前面你说你的创作理念是以社会为背景,展开对人性的批判,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怎么现在又会对本格派推理小说感兴趣呢?能讲一下你对社会派和本格派小说的看法么?
王:我总是喜欢做不同的尝试,不喜欢重复自己。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欢。本格是推理的经典和古典的融合,“本格”在日本中就是“传统”的含义,随着时代的进步,本格推理需要与时俱进。而社会派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它和本格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共同点的,只是社会派更能和我血液中的某种东西产生共鸣。
张:你的小说总给人一种你是一个很成熟很严肃的人的感觉,你说一下现实中的,写作之外的你是怎样的吧?
王:我在生活中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和别人没多少区别的人,喜欢看看电影,踢踢足球,喜欢穿JACK&JONES;的衣服,最喜欢的球队是英超切尔西,座骑小毛驴的外壳也是切尔西(大家别来偷啊),最向往的城市是英国伦敦,比较欣赏的明星是JONNEY DEPP。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比如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深受强迫症的影响,比如说我会给自己的写作定一个完成的时间,如果完成不了会痛苦万分;还有我喜欢收集DVD,它们在我的柜子里都是按照拍摄的年份按序排列的,绝对不允许任何的打乱。当然,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啦。
张:足球看来是王稼骏的健身活动哦,来跟读者谈谈,球场上的王稼骏是如何的,当然,我想你肯定是穿“7”号球衣对吧(别跟我说不是):
王:这个……真的不是7号……(张原:汗),我因为球技的缘故,是穿10号的。我一般是踢前锋,不过我体力充沛,时常满场飞奔。我们单位会组织足球比赛,也有定期的训练,我是单位里的不二主力,在上一次的集团内部杯赛中,我们的球队在我的带领下,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张:你一共进了几个?
王:场场有进球,总数忘了。
张:听说你和普璞是DUP推理社团成员?
王:是的。
张:那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DUP么?我想读者肯定对它很有兴趣。
王:DUP是我们去年新成立的推理社团,一共有5位作者朋友组成,除了我和普璞之外,还有杜撰,吴谁和周浩辉,我们都是中国本土最优秀的推理作者,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有专业作家组成的推理创作社团。我们主要以创作长篇为主,打造出原创推理的品牌,给读者以本土推理的信心。在今后的日子里,陆续会推出最强的推理佳作来。
张:谈到出版的问题,作为一个资深推理作家,你能向大家说一下你对本土推理的理解和说一下现状么?
王:综合来说,本土推理正处于上升趋势,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小说出版,被摆上货架,本土推理的风格也趋于多元化,比如在《最推理》上,你就能看到普璞富于新意的犯罪本格作品,庄秦的悬疑推理作品,青青细胞的青春解密作品,苏簌的唯美文笔,杜撰的古典本格作品,吴谁的清新本格作品,等等,不一而足,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当然,有些作品难于加以简单定义,要自己看后才能体会。而本土推理,我感觉还是相对缺乏自己的东西,模仿和借鉴是大多数本土推理的致命伤,大家需要多创作点自己独有的东西。我相信,《最推理》上会有越来越多好的作品诞生!
张:还有一件事我很好奇,就是像你们这样进行推理创作,你们的家人和恋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他们对你的创作有帮助么?
王:我的家人一开始反对我这种无聊的写作,但在我的作品陆续发表之后,他们的态度有了转变,从本来的不屑一顾发展到现在只看我发表的作品,也算是小小的认可了吧!而我的恋人,不好意思,这方面无可奉告。
张:你父母是如何评价它们的?
王:我母亲最喜欢的是《别墅血案》,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觉得我的作品和本人有很大的差距。一度怀疑是我找到了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推理作者,来拿他们开涮……
张:那你自己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呢?
王:我最满意的作品是《屠炭人生》,创作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它的总字数是77777字(众人:又来了……)
张:你将来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王:左庶系列的长篇和短篇都将继续,左庶的经历会越来越离奇,作品也会前所未有的越来越精彩。
张:限于篇幅,让王稼骏来对喜欢他的读者们说一句话,来结束这次访谈。
王: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是推理作家,只是我比你们手里多了一支笔而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