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
小王帮着数,班长帮着数,足足数了五遍,还是四十七,她不由慌了。
小王的慌乱比她更甚,他是新教师,半年后就转正,如今出了安全问题……见小王正用求助的眼神看自己,她真不敢想。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的兴奋劲早被惊吓取代。眼看着天色逐渐暗了,几十个孩子在山上,时间越长,危险越大。她心乱了。
小花哇一声哭了出来。小花是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安抚着她,可如传染般,几个低年级的孩子抽噎起来,随后一片抽噎声,整个场面有些失控。
这群孩子都是留守孩子。今天本是中秋节,她完全可回镇上的家里过中秋,可想到48个住校的留守儿童回不了家,她不忍心。
何况大明正怄气,她也想冷处理。
大明怄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时间长了,也不在乎多一次两次,女儿莹莹十五岁了,还有什么好怄的?想到莹莹,她有些内疚。这里是县里模范村小,可地偏教师少,老师既做师也当妈,她回家的次数越发少。大明说她找累,凭能力和声誉,在镇上轻松自在还天天回家。可那留着鼻涕,瑟瑟发抖的孩子却让她不忍去职,这也是大明极端不满的地方。
前几天大明电话中发火,正在检查寝室的她忍不住甩了电话。
一月难得回趟家,大明怄气也正常。她想到这,心中竟有几分甜蜜,再过一周,她也回了,大明气自会消了。每次回家,她都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大明似一下年轻了十岁,她脸不由开始发烫……
“郑姐,怎么办?”小王看来是真急了,容不得她继续发愣。
她心被小王的急弄得更乱,但她明白,这里所有人都可乱,唯她不能。
她逼迫自己镇定下来,镇定了才想起清理,究竟谁丢了。拿着名单一个个叫名儿,发现二年级张小鱼不在。
小鱼就是那留着鼻涕的孩子之一,他爸妈真狠心。后来她才知小鱼爸去了,他妈去打工再没回来,他生活全靠资助款。她每次给小鱼买了衣服,都说是他妈寄的。那时小鱼一年级,个头小,仅五六岁。孩子胆小,怕黑,一遇打雷停电,就蒙着被子哭,每次都是她把他抱在怀里,他才安睡。
现在天快黑了,他能去哪呢?她真急了。
她留了班长和四个大孩子,让小王带其他孩子回校。他们边走边拢着嘴巴大声喊:”张小鱼,你在哪?”喊声和着呼呼风声在山谷回荡着,却没有回应声。
她问小鱼是在哪没见的,孩子们都说没印象。她记得在山顶大石包处分发月饼时见过他,当时小鱼挑选了“团圆”月饼,她还问怎么不挑更好看的,他笑看天空没说话,笑容很甜蜜。
他究竟去哪了呢?山顶越来越近,却也越来越模糊,幸好圆月高挂,不然跌跌撞撞,该多危险?她不时提醒要小心,更加焦急地喊着小鱼的名字。
“郑老师,我在这儿……”快到山顶时,终传来一声回应。
“小鱼,是你吗?”她快速往前跑去,张小鱼不知从哪闪了出来,一身脏兮兮的。
她又急又气,把他一把拽过来:“跑哪了?挂伤了?”
“我找家了。”
“你哪有……”话刚出口,她立马顿住。
“妈妈说,有‘团圆,要等山顶月亮圆,那时我就有家了。我有家,你也能回家。”他高举着那圆圆的月饼,笑了笑,却比哭还难看,“现在我有团圆,也看见圆月亮,可我怎么就看不到妈妈呢?”
她鼻头一酸,只紧紧抱住小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