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绝唱

时间:2023/11/9 作者: 六盘山 热度: 18790
林混

  读过苏金伞的一首《埋葬了的爱情》,全诗不长,兹录如下:

  那时我们爱得正苦/常常一同到城外沙丘中漫步/她用手拢起了一个小小坟茔/插上几根枯草,说/这里埋葬了我们的爱情/第二天我独自来到这里/想把那座小沙堆移回家中/但什么也没有了/秋风在夜间已把它削平/第二年我又去凭吊/沙坡上雨水纵横,像她的泪痕/而沙地里已钻出几粒草芽/远远望去微微泛青/这不是枯草又发了芽/这是我们埋在地下的爱情/生了根

  苏金伞特意在诗后加了作者注:几十年前的秋天,姑娘约我到一个小县城的郊外。秋风阵阵。因为当时我出于羞怯没有亲她,一直遗恨至今!只有在暮乡的黄昏默默回想多年以前的爱情。并标明写作日期是1992年5月27日。记得当时读到这首诗,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挚情感,一下子打动了我,真的让我有一种潸然泪下的感觉。有人评论这首诗是书写爱情最好的诗歌作品,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

  苏金伞是当代著名诗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杰出诗人之一。生于1906年,1997年病逝于郑州,享年91岁。1992年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86岁高龄。人到暮年,儿孙满堂,不惧人言,壮心不已的他特意加了这个注解,可见那个姑娘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

  近日,看丁文庆的《两山集》。丁文庆以前担任过宁夏固原师专校长,在西海固这块土地上桃李满天下,也是一个文化名人。里面有一篇《少年时光上学路》引起了我的注意,读来兴味盎然。文章记述了他在学生时代的一些事情,文末写到他对一个女同学的“憧憬”,给熟人诉说他“半个世纪的思念与挂牵”。后来,终于联系上这位女同学,赠诗一首:一别五十春,鸿雁难寻觅。夕阳无限好,友谊最珍贵。说在这首诗中,把女同学的名字镶嵌在这首小得如一枚戒指的诗里。

  丁文庆出生于1939年,写这篇文章是在2003年。这个时候丁文庆已是六十多岁的花甲老人,还念念不忘少年时代的一段记忆。

  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的回忆文章,从他们这些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过去时代的人文风貌、思想情感,这和如今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种回忆录读得多了,当然会让人联想到没有实现的爱情是美好的这种说法。试想如果走在一起,天天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全是日子的味道,早已没了爱情的味道。

  有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还想过,可能多数人都有过苏金伞和丁文庆这种没有实现的梦想。只不过有的人能表达出来,那就成了一个故事,有的人不能表达,只好埋藏在心中,人去事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年前,我和一个人在内蒙古打过工,现在他已四十多岁,一直没有结婚。

  我曾问过他,怎么不结婚?他说没有合适的。我说别人给你介绍了那么多,难道没有一个合适的,你条件太高了吧?

  我这么一说,他干脆无语了。

  后来,我才得知,他是暗恋着他的女同学刘美玲,这个刘美玲比我高一级,我是认识的。可刘美玲那个时候已考上学,有了工作,他是个打工的,这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一个人记着一个人,一直没有结婚,这在有的人看来是荒唐的,但我对这种人是肃然起敬的,这要背负多少思念和妄想啊!

  有时,我也想我自己,我有这样的故事吗?

  一天,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叫吃饭,说有一个你最想见的人在。

  我说:谁?

  朋友说:你想见的人你是知道的。

  朋友知道我的一些过往,我也就明白了他说的是谁。我这里就把我想见的人叫飞机吧,她从我的现实中飞走了,叫个飞机也是合理的。

  我是犹豫又忐忑,想去,又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没有混出个名堂;不去,又觉得机会难得,想见见她,看她到底成了什么模样。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女的拿个手机一直在刷屏,看前男友的“说说”。别人对她说,都已经分了,这有必要吗。女的说:我是看他的说说用的不是苹果,连个苹果都买不起,这说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我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心态,飞机已经过了四十岁,可能早已变成了黄脸婆,我如果去了,看到的是一个黄脸婆,就会破坏我最初的那种美好记忆。

  我怀着矛盾又复杂的心情过去了。

  这个飞机坐在一位领导的旁边,另一边的一个座位空着,算是给我留的。

  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大脑是空白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坐在那个座位上的。

  我来的迟,逐一和大家碰杯喝酒,到飞机跟前,由于过了几个人,我才算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我端着酒杯看着飞机,她并没有变成黄脸婆,给我的感觉依旧美好如初。我一直看着她,希望她和我的眼睛对视一下,我是多么希望能对视出一点柔情蜜意来。

  多年前,我也给她写过一首名为《风度》的诗:

  等你来/等得树叶都黄了/我还在等/后来/后来我就敞开心/挖个坑/让你跳下去算了

  当然,飞机是没有跳下去的,这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一点没有夸张,是确实变成了一个笑话。

  我听人说,飞机就是和在座的这位领导搞在了一起,这么巴掌大的个地方,谁和谁的蝇营狗苟,肯定会被人知道的。

  当初,我听到这话,我是死活不相信的。这个领导又老又丑,那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领导和我是没有可比性的。

  后来,我还听说,飞机的男人知道飞机和这位领导的事情,他们三个有时都在一起吃饭,我就更不相信了。

  这次见到飞机,虽然她和这位领导坐在一起,我依然不相信这是真的。

  喝酒喝到最后,我才觉得我和这个领导是没有可比性的,他们确确实实是搞在一起了。

  别人酒喝多了,我是没有喝多的,我看到这位领导在飞机的大腿上摸了一把,又摸了一把,飞机居然若无其事。

  我装作没有看见啊,我转过了身。

  我忍不住啊,我又转了过来,我在死死地盯着飞机的眼睛。

  我一直在看着飞机的眼睛啊。

  飞机的眼光终于和我的眼光对视在一起了,就那么一瞬间啊,飞机慌乱地避开了。

  永远地避开了。

  一条鱼的多种吃法

  我是吃过鱼的,但是去了一个地方,没想到一条鱼会有那么多种吃法,让我真是见识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话我是知道的。我不知道的事情其实太多了。但我把不知道的事情知道了,不由有些黯然,一头栽倒在地。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这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我爬在地上想起了一件事。

  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结对,几位农村小学生被带到城市参加活动。城市老师和这几个农村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怕他们不听话。便对一个小孩说:你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听话了给你买冰激凌,这个小孩一脸茫然。他的头脑里是没有冰激凌这个概念的,他根本不知道冰激凌是什么。后来,这个小孩吃到了冰激凌,咂吧着嘴说:真好吃!

  我其实和这个小孩是一样的。

  师傅把一条鱼在我们面前晃了晃说,这条中华鲟。我在书本上看到说有一种鱼叫中华鲟,距今约有一亿四千万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它们的繁衍需要往返于长江、大海之间。在长江上游产卵,仔鱼随波逐流到大海里生长。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叫它“中华鲟”。

  我想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肯定是不能吃的。便对杨县长说,这吃了会不会有问题。

  杨县长笑了笑说:这里吃的都是人工饲养的,要想吃到真正的中华鲟,那要到级别高的饭店。

  原来是这么回事。

  师傅真是做得太快了,一条活生生的鱼被拿去不大一会儿,一下子就端上来六个不同名称的菜:香辣烤鲟鱼、五彩鲟鱼丝、油炸鱼皮、雪花冬粉等等。惊奇不已的我想着光这个鱼皮也要一点一点削下来,然后用油炸熟才能食用。我对服务员说:你们这师傅真厉害,这么短时间,用一条鱼就做出了六个菜。

  服务员说:这有什么啊,这一条鱼还能做出十几个不一样的菜呢。

  我有些莫名惊诧。

  我从小是在山村里长大的,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条鱼能做出十几个不同的菜,这也太夸张了吧。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菜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

  更夸张的是我从没有吃过这么美味可口的菜,我想到了那个小孩的话:真好吃!要不是旁边杨县长漂亮的老婆坐着,我的吃相一定是个饕餮之徒,流着口水,狼吞虎咽。

  我是在一次培训会上认识这位叫我吃鱼的杨县长的。杨县长和我同省不同县,三十六岁就做了副县长,很有前途的。想着人家这种身份,我只能是远观,不能近前的。没想到人家倒很热情。他说:都是一个地方来的,你不要拘束,出来了就放开点,今天晚上和我老婆一起到外面吃饭去,这培训会上的饭不合胃口。

  我参加工作时,分配到一偏远乡镇,顿顿吃的是五毛钱一碗的洋芋面,吃得嘴里直淌酸水,想改善一下,我所在的这个乡镇是连一个饭馆都没有的,只能忍受着。我是从这种条件过来的,能吃上一碗肉已经千恩万谢了,对生活并没有更高的奢望。

  培训会上提供的是自助餐,想吃什么有什么,我觉得这已是天堂里的生活了,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活?

  下课后,杨县长和他老婆,我及另外一个人,四人来到了这家农家乐。

  落座之后,他对我介绍说,这是我老婆,这次培训跟我出来转几天,散散心。那位漂亮的女士微微点了一下头。我当时也很羡慕人家,这么年轻就是副处,又有一位漂亮的老婆陪伴着,真是英雄遇美人,天设地造的一对。

  几天的培训一晃而过,大家就各奔东西了。

  这世界有着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可能。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说他的一位同事约了一位女士去北京旅游,想着到了那么远的地方,是不会碰见熟人的,便放心大胆的像情侣一样手挽着手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上。天安门广场上人那么多,即便有个认识的人也淹没在人海里了。可人倒霉了喝碗凉水都渗牙。这两人的亲昵状态被这位女士丈夫的同学看见了。这人也是个大舌头,装不住话。一天酒喝多了,便说,还说你老婆去北京培训去了,那是在床上培训着。就这么一句话,把人家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解体了。

  我和杨县长只有一面之缘,我从没有想到我会看到他生活的另一面。

  有一天,我经过杨县长所在的县城,在街上走着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一个人,我觉得像是杨县长。走到近前,果然是杨县长。

  杨县长看见我热情地上来打招呼,脸色一下大变,甚至有些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地说:你……你有事情吗?

  显然,我已经看见了杨县长身边的一位女士和小孩,原来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培训会上杨县长带的那个女人只能是现在新闻发布中说的通奸者了。

  我见此情景,说了声杨县长好,就匆匆而过。

  这事过了也就过了,想着这事与我没有半点关系,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我没有放在心上,并不表明别人没有放在心上。

  杨县长给我打来了电话。他说,有机会了请你吃饭。一时,我有些惶恐,我是什么呀,哪能让一个副县长请我吃饭。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一个乡长都能让我要脚不敢给手。人家那么年轻有为,说不定就来我们县当领导,完全能决定我的命运。

  我说杨县长,不敢的,不敢的。

  人说不见的人都要见三遍,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谁想有天我跟随一个观摩团采访,在一个点上又见到了杨县长。他看见我满脸笑意地上来和我打招呼,伸出手,上半身前倾,和连在一起的腰部变成了九十度。

  我参加工作不久,有次乡长带我们几个干部给一位县人大副主任恭喜,见到人大副主任时,站得很端正的乡长一下子弯腰九十度,把手伸了出去。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作,那天真把我吓了一跳。

  没想到人家一个副县长给我也来这套动作,真是担当不起。

  和杨县长的手握在一起,我想说:杨县长,你就不要记在心里了,我是不会给人说的。其实,我也希望有个美女和我在一起的。

  话到嘴边我忍了几忍,终没说出口。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我就糊涂装下去,杨县长面子上也好过。我甚至想,如果杨县长真能到我们县上当领导,他对我这么友好,说不定会提拔我的。

  后来的一天,关于杨县长的消息,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他因受贿被抓了进去。这类事情太多太多,每天报纸上都有此类消息,因那些人我不认识,我只是当个花边新闻看一下。

  这杨县长我是认识的,没想到他也进去了。每当想起他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他请我吃鱼的事,一条鱼能做出那么多道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陌 生

  我和同学小韩喝了几杯酒,他就想起了他的陈年往事。这是他的老毛病了,每次喝酒都是这样,几杯酒下肚之后,总要给我复述一遍他那我能听出老茧的往事。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往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人已把往事压在心底,掀不起涟漪罢了。

  小韩曾和我一块读书,我知道他和他的一个女同学的故事。这样我就成了他的一个合格的听众。

  多少次了,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每次总要让我打听他的这个女同学的电话号码,他的这个女同学我不认识,无从打听,这次终于问到电话号码了。

  当我把电话号码告诉他,他没有勇气打过去。他说,这会即使打过去,也不知说什么,已经20年没有见面了啊。

  20年了,我不由叹了一口气。一个人把另一个人默默牵挂了20年,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小韩一再要求我把电话打过去。

  我在几分酒意的鼓舞下,用我的电话拨了过去。其实,好多醉酒的男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喝上几杯酒,就开始胡乱打电话。这个时候的电话,也是男人最想表达的,也可能是最真心的话。电话在滴滴地响着,这时的我也有几分紧张,我好像小韩一样,心跳在加速。

  我看着小韩,小韩看着我,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我们在共同等待着一个声音。

  电话接通了,我结结巴巴地说了声:你好。平时一贯伶牙俐齿的我,这个时候显得有些词不达意。

  那边也是:你好。

  我说:老同学,我是小韩。我装得和小韩一模一样。

  那边一听是小韩,似乎有点惊喜。这也是我热切盼望的结果。如果人家很冷漠,我都有些接受不了,更别说小韩把她牵挂了20年。

  我把通话放在免提状态,我和那边说话小韩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我冒充小韩,和他的那个女同学说话,她居然没有听出我是别人。我想了想,20年了,好多事情都已物是人非,了无痕迹,听不出来声音也是正常的。

  问询了各自的情况,又问了孩子的情况。我对小韩的家庭一清二楚,我便实实在在地说着。

  话到这里,我觉得也该结束了,再说下去就会露出破绽。我便说,这么多年没有见到你,有时间了出来见见面。

  小韩的那个女同学很爽快地答应了,说今天家里有人,明天出来。

  事已至此,我把小韩推了推:这下你的好事来了。

  小韩好似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一头雾水,神情呆呆的。他听到了他的女同学的声音,这声音他等待了20年。20年,什么都已改变,小孩变成了青年,青年变成了老年,老年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他还能听到声音,这是多么的幸运。

  小韩第二天没有去赴约见他的那个女同学,坐车回到了60公里外的家里。

  我说那人家把电话打过来怎么办?

  小韩说你是笨死驴那一年生的吗?你不接电话就是了。

  果不其然,小韩的女同学把电话打过来了,第一遍没接,第二遍没接。

  时间不长,电话又打过来了。我觉着不接也不是个办法,接通之后我说:昨天酒喝多了,这会在回家的车上睡着了,不好意思。

  那边有些急切地说:你不是说好今天见面吗?

  家里有事,没有办法,再有时间了见面。我决定把戏这么演下去,这样也能给小韩留有余地。

  电话挂断之后,我就有些惊讶,她已经真地听不出小韩的声音了。

  其实,她哪里知道,我只是一个陌生人而已。她的手机上存留的那个电话号码,也是一个陌生人的号码。

  20年没有见面,20年后的通话,居然把一个陌生人当成了她的同学。

  没想到生活变成了这般模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