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忠魂萦绕北坡堂

时间:2023/11/9 作者: 六盘山 热度: 16926
火仲舫

  老朋友成福去世了!就在他离世前五天,我去医院探望他,一进病房,疲惫的他便挣扎着要起来。儿子和女婿扶着他坐了起来,伸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你精神这么好,我却成了这个样子……”。虽然脸上努力溢着笑,但伤感之情不言而语。我轻轻拍打着他的脊背,力求让他喘得慢一些,并言不由衷地安慰着他:“这是你的一点灾难,精心医治,是会康复的。”他的病情不宜多说话,聊了一会儿我就离开了。没想到,他去得如此匆忙。

   为成福吊唁送葬后,我静下心来阅读他的《北坡堂存稿》一书,与他当年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上世纪80年代,我在西吉县工作,他已经在固原地区文联工作,并担任《六盘山》杂志编辑。我当时的写作水平很差,连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都把握不准,闹了许多笑话。是成福同志帮了我不少忙,指出了稿子中的不足,也提出了如何写好作品的建议。他当年的散文《院墙春秋》对我影响很大。他能由一堵不起眼的院墙举一反三、左右逢源,写出大西北农村风情,折射时代烙印,对我的写作启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那以后,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每次来到固原,我便与他促膝长谈,吃他亲手做的洋芋面和炒的土豆丝,吃了饭便一同到街头观赏秦腔自乐班。因为共同喜爱秦腔,观赏之时,我们也不时评头论足。之后回到他的单身宿舍兼办公室,与他抵足而卧,谈天说地,十分融洽。上世纪90年代末,我有幸调也到固原地区文联,反而成了成福的直接领导,然而,我们并没有那种生涩的上下级感觉,而仍然以朋友相处。因此,我建议上报地委宣传部,将他提任为《六盘山》杂志副主编,由他全权负责办刊。他的文字功夫,不仅在固原地区是一流的,在全区甚至全国范围内,也不会逊色的。而且他的政策水平高,处事严谨,刊物交给他把关,我放心,领导也放心。在他的影响下,我纠正了许多是似而非的字词用法。如,“平心而论”,我原来常用“凭心而论”,“不言而语”,我以前用“不言而喻”,“的、地、得”的用法,我也是从他那里得到准确答案的。与他相处,我在文字上,文学方面受益匪浅——我能胜任刊物主编,后来创作了那么多文学作品,与他的潜移默化影响不无关系。

   就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同共努力,在每年仅有一万元的财政拨款情况下,将《六盘山》杂志由黑白印刷的56页码变成了与国际接轨的80页码的四封彩色印刷品。每期刊发的稿件,总会有作品被《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重要刊物选登,我们举办了颇有影响的“西部潮——第二届西海固文学研讨会”“西海固诗会”,评选了“西海固小说、诗歌创作双十星”活动,举办了“老龙潭笔会”和“火石寨笔会”,编辑出版了第一辑、第二辑《西海固文学丛书》,还在年头节下举办每年一度的“全市文艺界迎春团拜会”,争取中国作家协会支持,在固原创建了“中国作家生活创作基地”,有效地实施了“朝霞工程”,使155名贫困少年儿童受到了中国文联的资助。“西海固文学”的影响力也由此蜚声海内外。2000年8月的《文学报》在头版头条以《宁夏六盘山区崛起一支青年作家队伍》进行了报道,当年年底,美国《侨报》和香港《成报》也分别以《宁夏西海固乡土作家多》和《宁夏西海固作家高产》为题给予了报道评价。在这些工作中,身为办公室主任(之前还兼任秘书长)的他,无疑做了大量繁杂的组织工作,所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大都是他起草或者过目修改的。

   作为成福的老朋友,我觉得他的文学创作与他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学功力相比,还是没能相辅相成。他的文字功夫扎实,社会阅历丰富,悟性好,文学创作起步又早,他的创作成就应该远远不至于《存稿》内容,而应该更加丰富多采。究其原因,是他看重编辑工作,将大量时间用在编校作者稿件和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全心全意为人做嫁衣。

   一切,都成为过往。忠魂一缕绕北坡。成福先生,安息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