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人雪舟,从黑夜出发

时间:2023/11/9 作者: 六盘山 热度: 18970
一个好的诗人应当是黑夜的守灵人,应当有一双顾城的黑眼睛,探知世界的奥义和秘密,承担人类心灵的创造工程。一个诗人的诞生与一首好诗的出现同样具有隐秘性——诡异,灵光或者是闪电,划破茫茫的时间与空间,然后是质疑,独白以及巨浪般的倾诉。

  在泾河之源,有个叫雪舟的诗人,独自进行着心灵的劳动,夜复一夜,年复一年——个诗歌的帝国疆域在逐渐拓展——鸟语花香,屋宇楼阁。

  作为诗人的雪舟典型地代表了泾源的文化特性。泾源的水质和文化母性决定了泾源的文人具有南方文人所散发的细腻,内敛以及丰富的才气,于是雪舟的儒雅不可避免地与这方水土构成了隐秘的联系。从《诗经》到北朝民歌,从秦始皇到成吉思汗,从王维到岑参……这些文明的谱系与雪舟的精神视野天然地拥抱在一起,从而使他用最精微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人敏感的心灵空间。

  作为一块旅游胜地,经验告诉我,泾源是一处诗歌的优良牧场。主啊,我多想和雪舟一样,自由地散步在牧场上,啃食鲜嫩的青草。然后对着青山绿水,快乐地打几个滚儿,放肆地大吼几声。多好。

  和雪舟相识已有些年头了,更多地是文字上的交往。有一年,和诗人杨梓去泾源。才和雪舟见了面,一场热烈的大醉后,便开始称兄道弟,挡都挡不住的友谊如泾河之水,哗啦啦地流到现在,并且更清,并且更爽。

  雪舟兄从事国家公务员行当,脑子里装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平日里接触的是行政公文,那些没有情感色彩的文字并没有泯灭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天性,忙里偷闲地上网,阅读,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说实话,他对诗坛的了解比我这个专业诗歌编辑还要多。相对于雪舟兄而言。我更像一个职业写作者,全部的工作是与文学和艺术打交道,整天接触的也就是那拨人,单纯,清闲,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写作。但这几年,我的创作量远远比不上雪舟兄,挺害臊的。而且雪舟并不怎么追求发表量,有作品出来,私下里和好朋友交流,完全是为了安妥灵魂。诗写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达到了一种境界,也就是自个儿给自个儿一个交代。一个人说“无欲则刚”容易,但要真正做到那个层次难度就大了。比如像我,整个一俗人,欲望太多,刚不起来。所以啊,要提高境界,还是要向雪舟同志学习,向雪舟同志看齐。

  雪舟去过青海,去过青海湖,当漫山的油菜花疯狂地盛开,当清冽的湖水里龙腾鱼跃,当美丽的卓玛从他身边打马而过。他忍不住地在手机上开始抒情,在第一时间把最美的语言传递给我。当我醉眼蒙胧地朗诵那些优美的诗行时,在座的朋友把伟大的掌声献给了诗歌,献给了正在远行的雪舟。

  是的,雪舟在路上,优秀的诗人永远在路上。

  于是就有了传说,有了属于我们的感动。

  泾源出文人,更出产诗人。比如曹禺戏剧奖获得者王文清,作家杨友桐,竹青等优秀的写手已经赢得同行的敬重和认同。比如还有王怀凌,禹广生,雪舟,泾河,秦志龙等一批诗人。正是他们,让泾源这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更具人文色彩,更具文化感召力。

  雪舟醒目地走在这个队伍里,大哥般地团结着这帮文朋诗友,一路歌声,一路芬芳。

  白天,雪舟同志是兢兢业业的人民公仆,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员,奔波在泾源的大地上,消瘦得像一颗风中的竹子。

  夜晚,雪舟先生是情感和思想的放牧者,神意和生活的猎手,在白纸黑字间,忘情地吐纳天地情怀,还有一个诗人的儿女情长。丰富而自足。

  我更喜欢夜晚的雪舟。这时的他更真实,更纯粹,更像是一起打拼的兄弟,向往着幸福,向往着快要到来的黎明。

  诗人雪舟,已从黑夜出发。

  本栏目责任编辑单永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