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析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有机融合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9444
李秀乾/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

一、前言

当前信息技术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而在中学图书馆管理中,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进馆内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推动了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可是,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一些中学仍保留着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相关管理人员也不愿主动学习信息管理技术,使得学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重点分析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有机融合方法,以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不断优化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而改善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有机融合的意义

(一)对优化馆内图书资源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管理软件被应用于各个管理工作领域,而图书馆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其中,图书馆管理工作多为图书资源方面的管理。同时,许多学校也开始引进了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使得图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实现了图书资源管理的时效性和全面性。比如,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相关的管理系统,对馆内书籍资源进行及时地录入、整理、筛选以及甄别,极大地提升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所以,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有效优化馆内图书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图书查询和借阅服务

中学图书馆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在查阅、借阅相关的图书资料。所以,如何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图书查询、借阅服务是学校图书馆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在信息技术管理的背景下,为中学图书馆引进信息技术管理设备、安装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构建出线下及线上相互融合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那么学生即可以实地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资料,又可以借助学校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资料的查询、阅读以及借阅等,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取自身所需的图书资源,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

(三)有效降低了人为管理失误发生的频率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力进行图书的搜集、整理、检索、借阅以存储以及维护等,但是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为上的管理失误。尤其是在整理馆内图书资源时,由于管理人员的时间、身体力量有限,会容易出现人为图书信息录入错误,人工检索图书时间缓慢、出错等问题,这都会影响到后续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将信息技术引入进图书管理工作之中,则可以有限避免一些人为图书信息录入错误的问题,也方便管理人员对图书的检索和使用。可见,中学图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融合中存在的不足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停在初始阶段

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仍需要学校投入很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但是,由于每个学校发展水平不同,一些学校对校内图书馆的关注和投入也会不同,而且图书馆属于服务性的部门,很难产生效益。所以,很多学校对图书馆的关注和投入比较低,只是对信息化管理设备及系统,而对于后续的发展和建设仍停留在较浅的发展层次,相关的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建设也停在初始阶段,这不利于提升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不高

从事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员年资都比较老,而且他们都受到传统管理意识的影响,习惯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图书管理。但是,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学习,他们的积极性都不高。同时,一些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工作岗位调配过来,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使得他们对图书的录入、检索、查阅、整理等业务不太了解,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信息化图书管理对学生的图书需求重视不够

图书馆多数是学生在查阅资料、读书学习,但是从现阶段中学图书馆管理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学校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图书需求,只是借助系统进行现有图书资源的管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也想开拓自身的学习视野、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学知识。可是,不少学校的藏书并不多,而且线上图书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文献、图片也很难做到及时地更新和完善,从而降低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图书馆管理有机融合的方法

(一)重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和建设

当前,学校即要做好传统纸质文献、书籍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工作之外,又要重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资金、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从而提升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使得图书馆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

  以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为例,学校应该做好相关资金的规划,并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投入必要的建设资金,从而让资金运用到实处。首先,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是将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的图书管理。其次,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功能巨大,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管理人员开展藏书管理工作。那么在引进此系统时,学校即要保障相关资金的投入,也要重视系统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如积极引进专业的系统管理人才,重视日常管理系统的培训,从而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从而实现有效的图书管理。

(二)坚持全心全意的服务宗旨展开图书管理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中学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由传统静态变为信息动态的管理。但是,在追求学校高效图书管理的目标下,仍然需要保障图书管理的质量,以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学校应该坚持全心全意的服务宗旨,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

  以中学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为例,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教职工,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扩充馆内的图书资源,如加入来自网络的文献资料、参考图片、影像资料等内容,使得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学生、教职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而不仅仅是书架上的纸质藏书。其次,学校还应该重视图书资源的专业性,并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以抓好纸质藏书与网上图书资源的同步更新任务。所以,不管引进何种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学校图书馆都应该从服务的对象出发,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合理配置图书馆的资源,以安排好纸质藏书与网上图书资源的比例,进而提升图书馆管理的质量。

(三)重视图书管理服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图书馆引进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为学校图书馆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学校也要强化图书管理服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并且提供适当的系统管理培训机会,这样才能有效落实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在管理人员培训上,仍然需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对每一位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使得他们真正了解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信息化管理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从而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以日常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为例,学校可以选择管理人员比较宽松的工作时间,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技能、信息化管理意识等培训与考核,使得管理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样才有助于管理员工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图书管理工作方式,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素质和能力。此外,学校图书馆还必须组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使得管理人员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技能,这样才能有效促使挂历人员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设备来管理图书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师生。

(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有效地读书交流平台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里,学校图书馆服务思维应该由“资源为主”转为“对象为主”,这才符合当前师生对图书资源的实际需求。其中,当下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的阅读和学习,从而产生了更多线上服务需求。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提供多元化的图书服务交流平台,让学校学生、教职工去表达自己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图书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比方说,学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相关的线上读书交流平台,如构建学校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让学生、教职工可以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进行有效地图书交流和讨论,从而及时搜集学生、教职工的意见,进而及时优化学校图书管理公众,最终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那么在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意见时,图书管理员应该正视他们表达的意见,并根据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真正了解学生、教职工的实际需求,进而对自身服务模式进行有效地优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懂得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项管理工作展开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图书管理服务。其中,学校应该从管理资源的投入、管理人员的培训及队伍建设、图书交流平台的构建等方面,落实好各项图书管理工作,从而构建出良好的图书馆环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