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落实立德树人这个重要的教育任务,高校思政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长久以来,高校思政课的授课模式多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随着教育形势步入信息化时代,慕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创新性改革。所谓慕课,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Moocs”,代指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有组织的网络在线教学模式。高校学生参与慕课学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用来吸收思政课的重要知识点。但学生只进行慕课线上学习,难以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因此,还需要结合线下课堂,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共同总结学习收获,这样才能将慕课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
一、高校思政课慕课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良好的教学体系
慕课教学模式虽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教学吸引力。但相对而言,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分散。从长远角度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速成,高校学生缺乏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而思政学科恰恰要经历长期的熏陶,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除此之外,慕课学习的方式比较随意,高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虽然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弥补学生的学习薄弱点,但也容易导致高校学生只学习感兴趣的部分,对感觉枯燥乏味的内容不闻不问,从而出现知识偏科的现象。(二)没有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应用慕课教学,可以很好的突出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导性,促进思政教学的互动与合作。但教学是一个对立又统一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同样重要。当前慕课教学明显顾此失彼,忽略了这个教学要点,只是一昧的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忽略了教师的教育指引作用。那么即使慕课教学的效果再新颖、再创新,也难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三)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教学现象
慕课教学通常需要结合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来进行,但在慕课教学内容中,无法将冗长的思政理念完整的展示在课件中,否则会丧失多媒体教学生动有趣的教学优势。因此,思政教师为了保证慕课教学能更好的引人入胜,需要筛选一部分教学内容,将提取出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代表慕课教学中必然会遗漏一部分知识点。二、高校思政课慕课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要点
(一)弥补慕课教学分散的缺点
想要将慕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高效的统筹到一起,首先要弥补慕课教学分散的缺点,保障线上教学能按照规范的教学流程进行。再通过线下教学来让学生的慕课学习更具有条理性,将分散学习的知识点归纳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二者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效加强学生的思政学习质量。(二)加强思政教师的引导作用
将慕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由教师来细心、合理的设计慕课内容,在课下针对性的讲解分析,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学生解释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慕课教学赋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但也意味着降低了教育约束力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线下监督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自制力,防止学生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三)补充慕课遗漏的知识内容
如果学生想要全面学习思政知识,完整的建立政治思想体系。就要从整体角度来学习思政课的知识,而在慕课中有选择的筛选掉的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而通过线下教学,思政教师需要着重弥补这部分知识点的讲解,让高校学生能更为全面的掌握思政知识,提高学习质量。三、优化高校思政课慕课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发挥好教师的教育黏合作用
在线上慕课教学,学生通常在其中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引导。而在线下教学,则多以教师为主,或以师生平等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这就说明思政教师在慕课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教学体系中,均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若想提高慕课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教学质量,就要将教师的教育黏合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教和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生通过线上慕课经历了“学”的过程,还需要在线下课堂中再经历“教”的巩固,将学的成效充分发挥。对此,应当充分提升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娴熟的多媒体应用技巧,能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的得心应手,同时也不能忽略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线上慕课和线下教学的关联点,满足新时代的教育标准。(二)加强线上与线下的教育联动
推动高校思政学科的慕课线上与线下的衔接教学,体现了比较广阔的混合式教育格局。为了让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契合思政学科的内涵,满足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不能只注意到教师的黏合作用,还需要联动其他学科、辅导员、社会上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慕课教学更具有感染力。由此,通过各个领域良好的教育协同力,可以为高校思政慕课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渗透多元化的主导力量。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各个高校可以先确定联动责任体,比如将学校中思政素质出色的教师、学生联系到一起,成就“思政学习小组”,作为慕课线上和线下的联系纽带。全面综合学校、社会、网络中的思政教学资源,逐渐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慕课教学体系。(三)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
如果想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政慕课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教学,就需要实现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如果两个教学过程各自为政,学生在线上的慕课学习到了一种知识案例,而在课下又接触了该知识的另一种案例表现。那么会平白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因此,应当尽量保持慕课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一致。针对这个教学对策,思政教师在设计慕课教学内容时,所选择的案例素材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在多媒体中融合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趣味元素。也可以单独提取出来,用于线下课堂的分析讲解。比如在思政教学素材中选择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由于这些素材多为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学生不需要图片、视频的展示也能引起回忆,起到深入人心的作用。除了课堂教学案例以外,对于练习题、文献资料都应做到适当的互通。既方便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感。(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教学优势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不应只是单纯的应用互联网开展慕课教学,在输出信息的同时,还要做到信息的输入。比如在教学慕课的平台增设互动交流版块,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谈一下的自己的学习心得,对慕课课程尽情的提出改进的意见。或者在交流版块中留下学习问题,提出自己没有学懂的地方。这样能有效节省线下教学课堂提问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交流版块迅速将学生的问题总结起来,在线下课堂统一进行讲解,从而合理节约教学时间与教学精力。同时,结合平台交流版块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思政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从哪些方向进行改革最为适宜。比如某堂课的教学视频太过简短,没有突出思政理论的知识深度,学生们希望能在线下教学中予以重点分析。由此,思政教师不仅通过线上慕课教学了解到线下教学的关键点,也找到了慕课教学中的薄弱点,对全面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质量的提升都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五)创新考评形式
随着慕课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教学模式的落实,高校思政学科的考评形式也应当适时的进行调整。传统的思政考评大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而慕课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可以从学生的线上学习、线下学习进行综合性的考量。比如在思政课的线上教学中,全面考察学生的签到情况、访问足迹、资料阅读状态、视频观看时长、讨论热度、问题回答情况、作业测试成绩等等。再比如线下教学,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纪律、问题互动的深度、提问的积极性等等。从多个环节细化考评内容,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此,高校学生对慕课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都会抱有良好的专注意识。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下,也能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适当的监督与约束,能将专注力踏踏实实的应用在思政学习上,加强思政慕课的线上线下融合效率。四、结语
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时至今日,慕课教育的影响力正不断扩散,对高校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但高校思政教师不能盲目的将教学责任完全放在慕课之上,因为线上慕课教学互动的效率较差,学生在本质上还是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为主,很难及时的解决学习问题。因此,还需要教师在线下课堂细致的分析思政学科的知识点,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完美衔接到一起,促进“网络+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