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界对于高校教学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在一定高程度上推动了“金课”理念的发展和普及,但就目前的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方面,其教学质量还无法满足“金课”的相关要求,还需要相关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金课的概述
(一)金课的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金课与课程含金量具有密切的关联,是高质量、高价值课程的一种隐喻。其具有“两性一度”标准,其中“两性”包括创新性和高阶性,而“一度”则是挑战度。可以将金课视为一种具有较高级别的智慧性课程,对其进行落实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这种课程体现了先进科技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而金课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帮手,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也赋予了金课智慧性、高阶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二)落实金课的意义
对金课进行有效落实,是实现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金课的智慧性以及创新性,能够将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知识陈旧等弊端有效解决,且金课的高阶性特征,使得学生在不认真学习的情况下,难以轻松通过考试,可以说金课理念的提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和求知的欲望,还能避免教师出现任务式教学的情况,能使其潜心育人和热爱教学,这对于水课的清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当前吉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当前阶段,很多民办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理念及模式较为传统的情况,这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不符,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传统形式的体育教学理念与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心理特点不符;二是很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应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搬其他学校的,存在教学模式不适用的情况;三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对各种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且被动的接收知识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教学目标不具备针对性
很多高校在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并未结合社会人才的需求考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界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道德修养以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特长。这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基础保障。但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注重身体素质和专业特长培养的情况,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三)考评制度不科学
对于高校教学而言,有效落实相关考评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推动教师的反思,使其可以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但目前,吉林省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考评制度不科学的情况。很多时候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考核评价的,导致相关工作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严重不足。且在教学期间更注重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结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未能将考评制度的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三、金课背景下推动吉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对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提升
在金课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相关高校及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革新,教师应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体育教学也同样适用,轻松、活跃,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程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填鸭式”“满堂彩式”的教学方式,要将学生作为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来进行,使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以前,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比赛,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一下,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比赛的胜负。在学生们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后,其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课的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感兴趣,还能使其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竞技性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彰显体育魅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竞技游戏,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将相关知识掌握。例如,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以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比赛,如排球、篮球或者羽毛球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其比赛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加强课程建设
第一,要对教材加强建设。体育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对相关教材进行合理的编制,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进行优秀课件的制作,使其能够为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提供支持。第二,要对理论教学进行强化。在当前阶段,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只是对一些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然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在这种情况,学生往往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不理解各个动作的原理,导致其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会出现动作不规范,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对此,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改善,对理论教学进行适当的强化。例如,在对某一动作进行学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动作的完成过程进行分解和慢放,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动作,使其运动技能的提升能够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确保其动作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的结合起来,确保在体育运动当中,学生可以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使其体育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各高校在针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本质内容,并对相关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施,将会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以前,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岗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相关岗位的需求。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对各项体育项目进行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体育特长的培养。(四)对过程性评价保持重视
想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推动“金课”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不断的改革,要突破原来以考试成绩决定一切,或者是由教师主观意识决定一些的评价模式,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提升,所以,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对其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保持重视,并且要结合过程考核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体育“金课”的目的。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课背景下,对吉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加强改革,能够使各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相关高校一定要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要结合金课的相关要求,对各种改革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从而为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支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