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中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在社会中承担着引导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要角色,不论是从图书馆本身的功能来说还是从其所具有的文化引导意义而言,图书馆都是宝贵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对于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中,高校图书馆还承担起了更多的角色,例如推动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角色,自从“2110工程”开展以来,各类军校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学科布局活动、教育规模、师资力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很多改变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和横向发展都面临着更多的新状况。在这方面,传统图书馆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力量比较有限,必须根据高校教学环境的发展以及现阶段的社会整体情况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创新,让其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一、军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涵
(一)学科建设涵义
学科包括两方面的内涵,首先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科目以及分支。学科同专业这个概念两者之间的最显著不同体现在学科更强调知识体系,但是专业更强调社会职业相关领域。所以专业可以是许多学科的整体,而学科能用应到到各种专业领域里;其次学科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校机构中的教学等各种功能的单位,主要用来界定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教学活动以及科研业务等所属的范围。就“学科建设”这个概念中的学科来说,它的意思更接近上面的第二种,不过同第一种之间也具有联系。通常学科建设的主要要素有三个,第一个是学术体系借由形成的各种分支内容,第二个要素是在某些研究领域所发展出来的专业知识,第三个要素为具备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以及相关的设施。(二)军校学科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几种重要关系
(1)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之间关系。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学科建设的水准揭示了学校的学术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军校的人才培养而言,良好的学科建设工作能够帮助学校打造高质量的教育训练活动,从而确保学校能够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过硬的军事人才,所以学科建设为高校培养优质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目标也在于人才培养。现阶段军事类学校的学科建设更多的强调科研活动方面,对人才培养内容的考量比较少,同时在这方面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措施的支持,必须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把握好。(2)学科建设同科研活动之间关系。就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科研活动的正常实施要以学科作为基础,同时科研活动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可以应用科研活动推动各种学科内容在基础理论层面的彼此融合与渗透,学科建设则能够实现科研手段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而这能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本身的前进。如果将学科建设同科研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高校就能够在某些领域获得更多的重要科研成果,所以学科建设同科研活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依相生、彼此促进的良性关系,两者所具有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可以实现“强强联手”的效果。
(3)学科建设同学科交叉之间关系。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学科建设活动通常需要对其他学科所涉及的理论或者方法进行借鉴,从而实现本学科在深层次方向上的发展。不同的学科经由学术思想切磋以及学科知识上的融合、彼此在理论以及方法上的借鉴,最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整合出更大的价值,并借由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综合促进彼此的生存发展,这样一来,不光学科群的建设获得了更长足的动力推动力,而且原学科本身也得到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这是一种让传统的学科同新的学科建设共同向前发展的可靠手段。所以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之间也是一种良性互促的关系。
(4)学科建设同规划管理之间关系。学科建设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不光涉及到人力财力物力,也涉及到教学学习管理等各种内容,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开展下去,没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学科建设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军事类院校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规划管理活动,不过在筑基和把握方向上做得不是很深入,同时对学科建设整个实施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各种阶段性目标没有进行动态化的规划控制。
二、制约军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因素
(一)学科服务处于较低层次
现阶段,我国的军事类高效图书馆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受到的第一个制约因素来自于较低的学科服务层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的工作都仅仅满足于提供学科信息内容以及文献检索机会的层次上,这些都属于较低层次的学科服务,而没有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挺进,这种更高的方向可以包括围绕特定的主题提供服务、对科研活动进行跟踪以及参与式服务等内容。这种较低层次的学科服务水平让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比较少,一方面让它的价值得不到肯定,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相关的资源。(二)服务管理僵化
军事类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方面还存在着管理僵化的问题。作为任职教育的主体,军事类高校中的学院本身的起点和层次非常多样化,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但一直以来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管理制度不够灵活,导致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的时候服务内容缺乏多元化,服务领域亦比较有限,同时服务能力比较低下,难以满足图书馆使用者的现实需求。(三)对任职班次缺乏深入了解
军事类院校的教育一般都是任职教育,但是现阶段的军事院校图书馆在掌握学院任职班次的情况上做得还不够深入。这一方面是任职教育班次安排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图书馆自身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而导致的。从任职班次来说,任职教育涉及的班次通常存在着周期较短而针对性较强的特征,因此要良好地把握相关的信息并不是很容易。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方面而言,其学科建设服务没有按照任职教育现阶段的特征进行调整提升,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做不到较好的岗位指向性。三、部队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创新对策
(一)拓宽图书馆人才引入、培养渠道
军事类高校图书馆要提高学科建设上的服务水平首先应当从人才引入方面进行创新。要打破以往的图书馆人才引入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更多的渠道吸纳高质量人才、培养高质量人才。图书馆要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就需要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水平业务素质的服务人员,他们不光要具备图书馆服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把握军事相关文献前沿发展动态以,同时要有能力将各种先进的科技工具应用到工作中去,打造除了一般性的文献检索、借阅等服务之外的高水平服务。(二)借助先进科技的力量提升学科服务管理水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并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如果高校图书馆建设能充分把握这种潮流,就可以搭乘现代科技的快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车实现更高效的科研成果内容的共享以及传播,反之就会在学科服务上形成薄弱环节,使整个院校子在同僚中失去竞争优势和地位,面临生存发展上的威胁。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军事类院校应当通过强化虚拟图书馆等的建设实现更好的学科交流合作,并利用新技术提高本单位图书馆的工作服务效率,例如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图书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状态信息等内容进行管理,让有相关需求的人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学科相关资料。(三)以任职班次为导引提供学科建设服务
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建设服务能力的另一个创新重点是基于任职班次提供学科建设服务。在任职班次的导引下提供学科建设服务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被服务者的实际需求,不论是从内容需求上还是在服务方向把握上都有所提升,将过去那种学科服务存在的形式化以及笼统性问题打破,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让学科服务能够紧紧跟随任职教育的前进脚步,起到更强的岗位指向性,这种“以需要定供”的服务思路和方式能让学员和院校整体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真正使命。四、结语
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要求图书馆根据学科、专业以及具体项目等科学研究内容来提供服务,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传统的文献活动流程开展信息相关组织活动,让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学科化,实现服务内容方面的知识化,让服务向着更科学、有效的方向纵深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相关需求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对学科化服务创新能够让军事高效图书馆从过去的图书馆模式彻底转化成现代化的图书馆发展建设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在今天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军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应当把握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学科交叉以及规划管理之间的四层关系,并在深入了解当前自身在学科建设服务方面的不足前提下从人才引入培养、依托先进科技优势发展以及基于任职教育任职班次提供学科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让图书馆发展建设契合当今的学科建设环境,将其在这方面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单学科发展及综合性学科发展乃至图书馆自身的长久发展埋下重要的伏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