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革命
文/罗会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是服装。把服装的变化称作“革命”并非小题大做。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概都没有忘记,中国公民穿衣服,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20世纪50年代风行“列宁装”和“苏联大花布”,那是我们谦虚而虔诚地向“老大哥”学习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号召一出,黄军装开始在社会上走俏。尤其是年轻人,以穿“黄”为荣,托亲告友,弄不到军装也要弄一顶军帽戴戴。我的家乡有一位农村姑娘,定亲时非要婆家给买一套林彪穿的那种黄呢子军装不可,她是从照片上看到的。老公公四下打听,哪里也买不到,最后来到武汉,见到卖衣服的店就钻进去问:“卖不卖林副主席穿的那种黄呢子衣服?”营业员都笑他。他的行动引起了民兵小分队的注意,遂把他抓起来盘查,幸亏他是三代贫农两代要饭,才没惹出大麻烦。
到了“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候,社会上男女都穿工作服,基本上分不出男女老少来。
“文革”期间,布票和粮票就等于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正常化以后,从日本进口了大批化肥,那种化肥袋是尼龙布的,上面印着“日本尿素”的字样。精于节俭的农村人发现日本化肥袋可以做衣服,又便宜,又结实。怎奈求大于供,一般人很难弄到。于是,农村传开了一首顺口溜:“大干部小干部,八毛钱买条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染黑的染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
国门打开以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被现代文明冲击得稀里哗啦,首当其冲的便是服装。于是,占统治地位的灰、蓝、黑及“军用黄”形成的色彩定势乱了阵脚,中山服、干部服、中式便衣溃不成军,西装、夹克衫、牛仔服、运动衫、旗袍、T恤衫、太子裤、休闲服等和平共处,各领风骚。
“文革”结束后,最先参与“服装革命”的,不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流,而是那些无业、待业或不务正业的毛头小伙和黄毛丫头,他们大胆地把牛仔服、喇叭裤引入我们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学当老师,我一看见班上十几个穿喇叭裤的男女同学,气就不打一处来。忍无可忍之际,我亮出了“红牌”,把“喇叭裤”全部赶出教室,勒令他们:不换装就禁止入校。当时,在社会上,牛仔服、喇叭裤成了痞子的“身份证”。然而,十几年后,我也穿上了牛仔服,感觉挺舒服。服装的变化,实质上是中国人生活观念、生存状态发生巨大变革的最生动体现。服装革命最先从广东、福建一带沿海城市兴起。一段时期内,南国俊男靓女的服饰成了中国青年竞相仿效的时尚。站在服装潮头的是少男少女,最缤纷灿烂的是女人和儿童。年轻人穿衣不仅注意季节的变化,而且充分展示个性,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全凭个人兴趣。中老年人也不再满意那呆板的款式和单调的花色,买衣服挑挑拣拣,刺激得一些服装厂家变着法子适应他们。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越老越俏”。思想上的解放,经济上的改善,犹如两个轮子,推动社会向文明和现代化挺进。从特定意义上说,服装新潮与否,是一个地区开放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人爱美,无疑是社会的最大进步。服装色彩越丰富,社会越美好;服装款式越多样,社会越文明。
(宋海明摘自天涯论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