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内部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20594
■黄嘉琦/南宁学院

一、前言

《内部控制》的发展吸收融合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并且将国家财政部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容融入学科内容中,这决定了《内部控制》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与规范性,并且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中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若采用常规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易造成学生对教材内部控制的理论与规范条例理解较差,认知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将教材理论性与规范性较强的内容融入教学案例,改变传统讲授法的学习形式,将案例并融入实务场景,通过微视频、模拟练习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师生进行互动进行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材理论性与规范性较强的内容理解,增加师生互动,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

二、目前《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课堂上与学生缺少互动

《内部控制》课程融合了众多学科内容以及国家规章的内容,有较多规章制度、流程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规范性较强的特征,但是,内部控制实务案例与实务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在课堂上教师若想将生动的案例场景结合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有较大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往往结合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在课堂上提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方式,由于教材理论性很强,教学方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以文字方式呈现,学生对内部控制知识认知有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案例大多数以文字为主,并且文字篇幅较大,学生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阅读、理解、再运用教材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以大篇幅文字案例呈现在课堂上呈现,通常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在课后花时间完成,下节课再进行分组展示,造成学习过程被截断。考虑到在校学生缺乏企事业单位实务工作经验,对该案例内容理解通常浮于表面,较难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知识,学习以后很容易忘记,对内部控制知识认知有限。

(三)轻视内部控制流程图的学习,难以系统学习案例

内部控制流程图是内部控制理论学习的系统化梳理,是内部控制在实务工作中具体流程的体现。但是,在内部控制课程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难以向学生讲解内部控制流程与案例的关联,把学习重心放在分析案例存在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对策,便完成了内部控制案例的学习,缺乏引导学生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图,学生不理解内部控制流程图与内部控制实务的关系,即使完成了内部控制理论学习,学生进入了社会,到实务工作中,对曾经所学过的内部控制案例可能已没有记忆。同时,要将内部控制流程图结合内部控制案例讲解,是比较艰难的任务,会让教师难以把握重点,甚至偏离案例重点。

(四)考核方式单一,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

目前大多数《内部控制》课程的考核方式侧重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考核相结合,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单一、重复,对于动手实践及平时案例分析参与的表现缺乏考核。学生为应付考试,总是寄希望于老师划重点,进行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过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记忆较差甚至忘记,这样的考核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受局限并且知识面狭窄,对该课程学习兴趣降低。

三、《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一)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课堂上增强与学生互动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郎代尔开创,成为法学教学的重要方式,目前在其他各个学科得到广泛应用,互动式教学通过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交融,激发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性与探索性,达到提升提高教学效果的灵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题鲜明,探讨深入,能有效推进教学进程。法学的课程与《内部控制》课程有相似之处,有许多国家法规与规范性条例,理论性较强,由于两门课程都有较大相似之处,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可以借鉴使用于《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变传统枯燥的案例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倡导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由传统满堂灌的角色转换成引导者,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符合目前90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

(二)丰富案例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对内部控制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1)将文字案例转变成微视频,对视频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将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等文字案例改变编成微视频,融入实务工作场景,让案例变得生动,富有剧情,吸引学生观看兴趣,增强学生对内部控制实务案例的理解,记忆深刻。通过数次视频案例使用经验,为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确定课程学习目标;第二,寻找符合课程学习目标的内部控制文字案例,若实在难以寻找,教师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符合课程目标的内部控制案例,案例可以来自生活,与学生所见所闻事件息息相关;第三,将文字案例转换成微视频,还可以融入一些小笑话在内部控制主人公对话中,此举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第四,将学生进行分组,在管控微视频案例前列举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找出微视频案例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应对措施,编制相应的流程图,用于案例工作流程参照。第五,建议在课程开始学习前播放一次微视频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首次播放和学习,学生可能回答问题效果不好,但不要紧,建议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再看一次,结合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思考,再次回答的效果肯定比前一次要好,学生自身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课程前与学习课程后自己的进步。如此能增强学生对内部控制与实务工作链接的认知,增强理解。

  (2)将文字案例转变成角色扮演剧本,引导学生现场演练。将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等文字案例进行简化,融合教材知识点,编成角色扮演剧本,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练;例如资金活动内部控制这章内容中,资金活动印章管理内部控制的知识点,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设置两个不同的印章管理场景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两次演练,第一个场景为出纳独自保管所有印章,独自使用所有印章完成支票填制、审批及付款程序;第二个场景为印章分不同角色保管,支票填制、审批及付款流程由不同角色分工审批、完成;第二,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企业法人、办公室主任、财务总监、出纳人员四个角色;第三,发给学生支票道具及印章道具;第四,引导学生对两个印章管理场景进行模拟演练,并进行对比;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哪一种场景有利于资金活动印章管理内部控制。通过角色扮演与实际操作,并进行对比,能够增强学生对印章管理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印章管理内部控制知识点的内涵。

(三)将内部控制流程图融入案例,加强学习效果

在与学生学习内部控制案例时,除了引导学生找出内部控制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内部控制对策形成流程图,将理论知识与内部控制工作实务相结合。流程图是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流程,是文字形式的规章制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指导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向,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效率,让人更容易一目了然。因此,将内部控制流程图融入案例学习,让学生尝试画出流程图,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流程图融入案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升课程互动,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内部控制理论于实务工作的联系,加强学习效果。

(四)创新考核方式,多方位考核学生掌握程度

改变传统对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考核的方式,丰富传统单一考核指标,将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微视频案例分析表现、角色扮演表现等纳入平时考核方案,不仅仅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更应该将课堂掌握知识表现进行考核,多方位考核学生掌握程度,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知识点的现象。

  综上所述,笔者将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若干个班级试行,学生反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教学,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但是运用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案例分析,还需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学习,仍需笔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日后实务工作中遇到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能马上联想到课堂中学过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正确价值观,教导学生遵守正确的内部控制规范,不违法犯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