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意见不同为何叫“相左”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7256
文/杨庆茹

  意见不同为何叫“相左”

  文/杨庆茹

  “相左”是表达观点不同的一个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和“右”的差异有关。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通常情况下,人的左右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笨拙,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于是古人就常用“右”来表达帮助、偏袒之意。

  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周王的朝臣王叔、陈生两人与大臣伯舆争权,于是“王右伯舆”,意即周王偏袒伯舆。

  与“右”相反,“左”便具有了“相违”“反对”的意思。所以,唐代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时就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可见,在古代典籍中,就有这样的用法。

  自“左”具有“反对”的意思之后,便逐渐引申为事情、意见的相违、相反,后来干脆约定俗成地使用“相左”来表达意见的不同。

  (闻小米摘自中华书局《问吧: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一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