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连襟”典故与杜甫有关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7211
文/阎泽川

  (朱晓晓摘自《太原日报》)

  “连襟”典故与杜甫有关

  文/阎泽川

  在我国民间,姐妹的丈夫互称“连襟”,又称“连袂”,还可以称作“连桥”或“一担挑”。这一俗称的由来,与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关。

  杜甫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者,两人性情相投,关系很好,经常相邀小聚,几碟小菜,数杯浊酒,谈天说地,煞有趣味。后来细一叙论,两家还是远房亲戚,自然更添几分亲切。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临别之时,诗人写了一首题为《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忆述二人笃厚的友情。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孤陋黍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诗中以“襟袂相连”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当时还没有现在的这层意思。

  把“连襟”一词移用为姐妹的丈夫间的称谓的,是北宋末年的洪迈。当时,学者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境况不佳。他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便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京城去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这位堂兄甚为感激,便托洪迈写了一封谢启,其中这样写道:“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霓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密关系。

  比洪迈早一些的宋代文人马永卿,在其《懒真子》里提到:“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至今,这个称呼被广泛使用。

  在我国民间,姐妹的丈夫互称“连襟”,又称“连袂”,还可以称作“连桥”或“一担挑”。这一俗称的由来,与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关。

  杜甫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者,两人性情相投,关系很好,经常相邀小聚,几碟小菜,数杯浊酒,谈天说地,煞有趣味。后来细一叙论,两家还是远房亲戚,自然更添几分亲切。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临别之时,诗人写了一首题为《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忆述二人笃厚的友情。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孤陋黍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诗中以“襟袂相连”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当时还没有现在的这层意思。

  把“连襟”一词移用为姐妹的丈夫间的称谓的,是北宋末年的洪迈。当时,学者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境况不佳。他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便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京城去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这位堂兄甚为感激,便托洪迈写了一封谢启,其中这样写道:“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霓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密关系。

  比洪迈早一些的宋代文人马永卿,在其《懒真子》里提到:“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至今,这个称呼被广泛使用。

  (朱晓晓摘自《太原日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