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
(一)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薪火相传。诚信,即诚实守信,对人诚实,不欺人。诚信,从古人开始就一直被重视,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人家都看重对子孙后辈们的诚信教育,将诚信作为个人的一种美好品质。例如儒家思想家孔子在《礼记·大学》中提出“信以成之,君子哉”,在《论语·颜渊》中也说到: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诚信的重视,认为一个人他的诚信将影响他在社会中的发展。而《左传》中写到:“信,国之宝也。”在这里明确表示出诚信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二)诚信,中华文化传承之重心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直用于调整人们的行为。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提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而一直被传承下来的诚信,在当今时代也一样被国家领导人重视,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要求。国有四维,礼义廉耻,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而现今,我国更是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且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的大力宣传、教育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诚信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被继承下来,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深入祖祖辈辈的民众内心,可以发现我国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小家庭中,都在从小教育人们做人应当讲求诚信。学校从幼儿园开始教育孩子们要诚信,不说谎,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已是治国之道,是社会和谐之道,是立人之本。诚信在我国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中处于一个根本和基础的地位。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而且大学生是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人物,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容易深刻理解并践行诚信价值观,他们在毕业后可能都走上各部门重要的岗位,有的成为教师,教育下一代,所以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学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并且我国正在不断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形式,努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促使全民讲诚信、树观念,塑造人民优良品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当今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准则
(一)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道德基础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诚信一直被用来作为调整社会关系从而维护统治秩序的主要道德规范。例如,朱熹认为: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诚实守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而对于社会来说,诚信也是当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石。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发展,就需要一定的道德来维系,道德是人生活处事的内在底线,只有每个人具备一定的道德,他在生活中才不会做出超越底线的难以令人接受的事情,生活中不只是人与人间的交往需要诚信,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诚信,例如在商人与顾客之间的诚信、上司与下属,公司与员工之间都需要诚信,只有双方都做到讲诚信,守道义,才能双方互相赢得信任,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工作,共同成长,而如果各自都不讲诚信,朝令夕改,人们之间失去信任,逐渐开始出现人情冷漠,自顾自己,没有约束的现象,那么社会将变得混乱。离开诚信这一道德规范的约束,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维系的道德基础将不复存在,社会稳定就将变得不现实。因此,关注民众的诚信建设,针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维系社会正常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社会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依托
诚信对于商业的重要性从古代开始,便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许多商贾都深深认识到商业经营中诚信的重要,而且为了防止家业的中途衰落,更在乎对自家子弟的诚信教育。他们为此会撰写家训,以此来从小教育子孙或继承者在经商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商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吴中孚就在《商贾便览·工商切要》的开篇中强调,“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苟不教焉,而又纵之其性,必改其心,则不可问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斗斛秤尺,俱要公平合市, 不可过于低昂”。①汪道昆也在经商时和其弟子约法三章,约定进货时“赊须诚实,约议还期,切莫食言”,“出母钱,毋以苦杂良,毋短少”,②教育弟子们在经商中一定要诚实,要做到童叟无欺,不以假乱真,在真货中掺假货以谋取暴利。正因为以“诚”经商,严格教育子弟们重诚信,讲信誉,所以创立于封建时期的寿安堂药店,张小泉剪刀铺,上海三阳南货店,北京全聚德等中华老字号,能够一直经营至今仍旧屹立不倒,并且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再看今天的经济发展,受利益的驱使,有些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的过程中,抛弃重中之重的诚信经营理念,使用一些非正当手段竞争谋取利益,最终真相被曝光,从而失去大众的信任,致使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就如瑞士咖啡公司,因部分管理者伪造交易,而使已在美国上市、前途一片光明的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而从长远利益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非正当竞争会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所以必须加强人们的诚信建设。市场经济以商品等价交换为主要原则,交换双方都以诚信作为维系彼此关系的准则。在经济活动中,遵守诚信原则的市场主体,最终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反之,不讲诚信的市场主体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说,市场经济必然是讲信用的经济,诚信与市场相依相存、不可分离,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更加需要诚信作为其支撑,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诚信对于经济活动的作用显而易见。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的教育,诚信关乎着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
三、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一)与人交往的守则
孔子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离群索居。就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这就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与人交往的问题,面临着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而只有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和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美好的感情,而要拥有和谐的关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能够较好的立身处世,祖辈们从很早便开始行思考,他们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从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总结出特有的经验与智慧,他们得出,“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④,“勿欺以交朋友”⑤,因为“天下无肯受欺之人,亦无被欺而不知之人。智者当境即知,愚者事后亦知。”⑥他们告诫我们与人交往不要作伪欺骗别人,因为即使是愚笨的人,他最终也会知晓一切真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对的是复杂非凡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要如何择友呢?古人也给出关键性建议,“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⑦“同学之友如果诚实发愤,无妄言妄动,固宜为同类。”⑧古人总结出人和人之间具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所以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应区别对待,而进行区别的共同标准是诚信。从中可以看出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我们会发现,我们都喜欢与诚实、守诺的人进行交往,因为感觉这样的人让自己相处起来舒适,而且放心,值得信任,但是由于现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功利性更强,涌现出许多人带着利益的目的进行交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断地淡化,人情冷漠的感觉越来越强,面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应该加强对人们诚信的教育,培养人们诚信价值观的确立,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缺乏诚信,它将难以进步,而人们之间缺乏信任,他将难以体会到人情的温暖。由此我们可知,诚实、守信是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根本,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个人行为价值的选择
我们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受到我们各自价值观的驱使,而每个人具体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大家的价值观都是在生活中随着成长逐渐确立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基于对一事物的认知基础上做出的一种判断或抉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而价值观一经形成,如果在不经历人生重大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它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我们在遇见事情时根据自己已有的价值观作出判断,确定自己接下来的做法。所以,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将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影响着我们的与人交往、影响着我们在工作中的待人接物等,如我们在面对考试作弊行为的选择、面对诚信与自己利益相冲突时候的选择,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坚定的诚信价值观来面对这些诱惑,只有通过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都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道德准则,最终达到“至诚”的修养境界,实现“以信接人,天下信之。”的局面,我们将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更顺利、更快地实现。注释:
①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②汪道昆.太函集(卷二十八汪处士传)[M].合肥:黄山书社,200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郭齐家,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经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⑤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孙子遗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⑥汪祖辉.双节堂庸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⑦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⑧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