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案例简介
刘某,男,18 级学生,家中独子,父母工作比较忙,爷爷奶奶陪伴较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性格偏外向,喜欢表现自己, “出手阔绰”。 19 年暑假刘某通过某网络平台借贷4000 元用于和女友外出游玩。作为刘某辅导员,首先将该情况上报学院备案,并和刘某父母面谈,改变其之前错误认知。希望通过“班长+宿舍朋辈+辅导员”模式,与校院共同培养机制,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消费、科学消费观念。(二)案例定性
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大学生不良网贷问题。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及个人性格内在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盲目走上“网贷之路”,加上对网络信息真伪难辨,忽视网贷危害的严重性,从而导致不正确的价值观、消费习惯的形成。(三)案例分析
1、自我因素刘某作为家中独子,受到家庭中多人宠爱,潜移默化中形成 “唯我独尊”的自我心理,缺乏责任、担当意识;而刘某本人喜欢表现,其舍友家境较好,平时消费较高,刘某虚荣心、攀比心增强,暑假与女友外出游玩,衣食住行都讲究“排场”,各种晒照炫耀,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凸显。
2、家庭因素
父母工作繁忙,错误的认为给予更多钱财可以弥补对刘某的关爱,而爷爷奶奶更是不时给学生现金,家人从未与学生说过工作的辛苦,刘某逐渐养成“从不缺钱花、想买什么就满足”的心理,对待消费没有目的性,不懂得节制,过度消费。
3、社会因素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深受新媒体网络文化的影响。某些不良信息伪装成“潮流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客户端涌向大学生,难辨真伪,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不良网贷平台承借东风,通过虚假宣传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背上高利贷。
二、案例实施过程
纵观整个过程,辅导员对这一案例的解决思路,重点是对刘某不良网贷原因和动机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谈心谈话、家访、跟踪教育等方式和途径,转变刘某不理性消费的心态和不正确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杜绝校园网贷。(一)了解原因,定性分析
1、认真倾听,了解过程通过与刘某谈心谈话了解到,网贷是因为暑假与女友外出游玩,费用超出计划,在考察多个网络贷款平台后,选择自认为是最可靠的。同时,网贷“要求低、到账快”的特点以及未受到父母指责,刘某认为此次网贷行为没有风险。对刘某的班长、朋辈宿舍谈话和其日常行为表现得知,该生网贷后并未表现异常,没有因为还贷降低日常开销,更没有考虑自己“还贷”,无视网贷的严重性。
2、心理干预,改变认知
大学生辨别真假的能力差,受到网络上良莠不齐信息的影响,容易形成不正确观念。辅导员通过与刘某的深入谈话,利用“两微一端”以及“微视频”这些学生经常接触和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介绍网贷行为的危害性、网贷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警惕意识,引导刘某摒弃错误思想,深刻认识到网贷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改变刘某错误认知,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二)约谈家长,家校协同
10 月14 日,与刘某父母面谈此次事件。通过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对<关于对“校园贷”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80021 号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的认真解读,以及近年来由于网贷引发的大学生伤害事件、网贷所导致学生产生“不劳而获”心理、缺乏责任感等诸多问题的分析,刘某父母真实而具体的意识到纵容孩子网贷后果的严重性,改变了之前对不良网络贷款行为的错误看法,以及对网贷风险的错误判断。经讨论,刘某父母一次性还贷,每月从其生活费中扣除一部分,达到还款金额,方才恢复正常生活费,在此期间,家庭所有成员不得给与刘某钱财。家长对待孩子网贷行为“零容忍”,绝不纵容。并约定每周一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表现,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帮助刘某转变不正确消费行为习惯,扶正消费观。(三)师生联合,跟踪建档
组成“班长+宿舍朋辈+辅导员”联合模式,由点成线,串联成面,建立系统的班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由班长、宿舍成员对刘某的日常行为、心理变化进行跟踪观察,辅导员不定期谈话,整体把握刘某的实际情况,填写刘某跟踪教育档案,杜绝再次出现网贷行为。(四)营造氛围,防微杜渐
开展主题班会的同时,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网络平台、客户端,开展“杜绝校园贷”专项教育活动,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详细介绍不良网贷的套路、陷阱,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深刻认识网贷的危害;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组织活动、开展班级例会,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抵挡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蚀,从而防微杜渐,促进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发展。三、案例工作成效及反思
该案例的工作成效及反思主要表现在刘某思想观念的转变,“班长+宿舍朋辈+辅导员”模式形成,家校联合防控及班级防控能力增强等方面。(一)树立正确观念,增强身边同学警惕意识
刘某在经历了此次事件后,深刻认识到网贷的危害,也明白了不理性消费带来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刘某“高消费”行为减少,攀比心减弱,主动与父母沟通次数曾加。在近半年的跟踪教育中,未出网贷行为。与此同时,刘某主动利用自身网贷的经历,在宿舍、班级“现身说法”,分析网络贷款的圈套,引导舍友、身边朋友,远离网贷。(二)完善班级联动,提高学生防控意识
“班长+宿舍朋辈+辅导员”班级联动模式的形成,发挥了学生干部、朋辈等学生的模范引导及监督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发展,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把握全班情况,做好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对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本学期未再次出现类似及其他学生事件。(三)协调家校合作,提升共同监测能力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辅导员经常与家长沟通,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家长也在不断进步,两者协同合作,组成“辅导员+家长”模式,共同帮助学生营造氛围一致的学习、生活大环境。因此,学生工作,不仅仅依靠辅导员的单打独斗,需要发挥学生干部、朋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作用,组成行之有效的家校联合体,促进学生进步。在与刘某父母多次交流沟通后,明显感觉他们思想观念、处事态度的转变,而这一点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刘某消费行为的改变,他们主动帮助刘某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四)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辅导员管理能力
(1)辅导员加强对“校园贷”专项教育工作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积累此类事件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增加关于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思维、经验、方式,提高辅导员班级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的工作能力。(2)通过对刘某网贷事件的处理,发现“大学生网贷”这一问题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消费观的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作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冷静去面对紧急事务或突发事件,也要有夯实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情操,能够第一时间缕清处理问题的脉络,对症下药、用心育人,当好良师益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不断探知新领域、新空间,争做新时代高校学习型辅导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