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布朗芬布伦纳环境系统认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多重环境系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环境角度分析“入园难”的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地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一个环境,孩子们如何能更好地生存,甚至脱颖而出,教育明显是最根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已不满足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小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被大量前置到了学前教育阶段。 如何能让孩子上幼儿园,上好的幼儿园,上好的公办幼儿园,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两会期间,从大环境到民众,人们对学前教育有关话题的热议程度可以得到充分证明。而其中集中围绕的话题即是“入园难”的问题。而且,之所以出现“入园难”问题,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这一问题主要反应了大环境系统中多重因素的作用,比如。大环境影响力的缺位,或者说大环境更应该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起主要作用。在笔者所搜集到的大概四十篇相关文章中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强调的是某一方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什么大环境更能在这一问题发挥更大作为;现有条件下,大环境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作为来简单谈一谈 “入园难”问题。二、突出问题
“入园难”问题虽然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原因也是各种各样,但是综合起来看,其突出的表现即是优质高质量幼儿园较少,优质高质量幼儿园较贵。以下通过图表和一些统计数据来简单分析。(一)优质幼儿园较少

图1 1996 ~2005 年幼儿园园所数量汇总[1]
分析本图表可以看出2000 年到2001 年幼儿园数量从17.58 万所减到11.17 万所,是减少的,从2001 年开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幼儿园数量大幅度增加,然而由于“二胎”的开放,整体有供不应求的可能性存在。主要是相对于需求来讲,优质高质量幼儿园数量需求量增加,数量较少。尤其,“90 后”家长迎来生育高峰,进而造成入园高峰,更增加了幼儿园数量需求量的增加。而且由于“90 后”家长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尤为明显。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海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幼儿园数量尤其是高质量幼儿园的现有数量明显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如:2007 年上海出生人口达16 万人,2008 年达到了17 万人。如今这些孩子,满3 岁的需要上小班,2 岁多的需要入托,带来了大量的入园压力。[2]
另外,农村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相对优质的幼儿园数量也少。如:某省教育厅2009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某省全省农村幼儿园仅为1480 所,而且全省87 个县(市、区)中,有21 个县(市、区)根本没有农村幼儿园。[3]这种情况近十年有所改善,但优质高质量幼儿园数量还是相对偏低。
相对而言,公办园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公办园首先是管理规范,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孩子的管理都有针对性;其次是师资来源有保证,教师素质较高,基本为师范专业毕业,进行过系统学习;第三是教学质量高,建立了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注意保护孩子的天性;再有就是公立园办园时间长、经验丰富,在老百姓中形成了好的口碑,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然而,在办园格局中,公办园的比例明显小于社会办园。如:据统计,目前某市共有1009 所幼儿园,但其中公办幼儿园仅有20 余所,其余全部是民办幼儿园。[4]
民办幼儿园大量出现,缓解了幼儿园数量较少的难题,但是可能由于大环境影响力度不够,从而存在环境设施,师资配备,管理等不够科学的问题,或者部分幼儿园的综合实力偏低,或者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民办幼儿园不是很多等等。
(二)优质高质量幼儿园偏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园少生多必然导致园贵。幼儿园收费现状部分不太规范,所以才有高质量幼儿园偏贵问题的产生。1、民办园的成本增加,导致幼儿园收上涨
由于民办幼儿园的各方面的成本增加,导致幼儿园的收费上涨。
2、公办园收费标准相对较低,导致幼儿园优质发展困难
据调查显示,社会各界普遍比较认同公办园一般质量较高,且一同质量的社会办园相比较,收费相对较低。优质民办幼儿园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讲也是偏贵。有个别现象,如某市某区某双语幼儿园,家长一旦提交入园申请表,就要缴纳1660 元注册费,而且无论入园与否,注册费不得退还。这家幼儿园的收费明细表如下:日托费5500 元/月,如果住宿则为6300 元/月;餐费为400 元/月,住宿餐费另加100 元/月;班车费600 元;保险费80 元/年;钢琴费3000 元/半年。这几项费用粗略统计一下,平均每月费用达到7000 元左右。园方还提醒家长,上述费用还不包括各种兴趣特长课的费用,如果孩子想学轮滑、跆拳道、形体舞蹈、创意美工等兴趣课程,还要单交1000-2000 元。如此收费标准,对于部分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偏大。当然此类现象是个例,是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优质高质量幼儿园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普惠性优质高质量幼儿园的需求日益增长。
(三)具体体现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入园难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办园优质资源短缺;二是民办园大环境影响力不够;三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还需努力;四是优质高质量幼儿园收费偏高。目前扩大幼儿园数量,尤其是高质量幼儿园数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即是师资缺乏且师资队伍稳定性差。没有好的老师,幼儿园的数量和办学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据统计,从2000 年到2007 年间,全国幼儿园教师的总人数增加了172950 人,增长了15.1%。其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园的教职工减少了224311 人,减少了32.3%;民办园的教职工人数增加了524360 人,增长了2.76倍;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减少了127039 人,减少了49%。[5]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教师的数量整体上虽然是呈增长的趋势,但是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增长明显不均衡。另外,目前幼儿园教师未评定职称人数较多,幼儿园教师没有正式编制的较多,且编制类型混乱.这些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三、大环境发挥更大作为的原因
(一)“入园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决定了大环境应发挥更大作为
无论是公办园优质资源短缺,还是民办园大环境影响力发挥不够,或者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投入的还需努力,亦或是优质高质量幼儿园收费相对较高和师资缺乏且师资队伍稳定性差,其根本的原因都在于学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力发挥不够,当然这其中也有着历史和文化以及大背景等种种原因存在。“入园难”这一社会问题最终还是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来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大环境的影响力的发挥方面,就只有大环境才能够影响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难题。换句话说即是解决“入园难”问题大环境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作为。(二)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环境可以发挥更大影响力
从文件方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城市公办幼儿园工作条例》《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它既为幼儿如小学做准备,也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的兴衰。表明,学前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性、福利性和公益性。所以需要大环境的营造,并充分发挥其影响力来促进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出现本身是为了解放母亲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也即是说学前教育本身就带有福利性质。也即是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导致其产生,因此,其发展也需要大环境的推动和影响。
(三)环境构成决定了大环境能够发挥更大作为
大环境会影响到社会各个层表面的中环境系统发展以及家庭小环境系统的运作,尤其是公共福利性和教育性事业的管理都是大环境起主导作用。大环境能影响处于其中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作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大环境在其中的影响力分量是毋庸置疑的。四、大环境应对“入园难”问题的策略
(一)明确大环境的影响力,重视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
明确大环境的影响力,重视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需要一些具体行为的落实。让各方意识到大环境在改变,营造出学前教育优质高质量发展的氛围,引起大众对大环境影响力发挥的重视。从而才能发挥大环境的影响力。(二)积极发挥大环境的引导,增加社会各方的资源投入
积极发挥大环境的引导,增加社会各方的资源投入。既然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可以带动优质高质量资源往学前教育方面投入,就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来积极实现。比如通过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创新支持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认可尊重幼儿教师教师等方式,增加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从业积极性,认可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公办民办一视同仁,进一步强调民办园与公办园具有同等的地位等等,从而引导社会各方资源投入到办幼儿园办优质幼儿园中去,增加优质高质量幼儿园的数量,以解决需求。(三)完善大环境影响力体系建构,确保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
完善大环境影响力体系建构,确保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不能忽视小环境和中环境与大环境体系之间的联系,要重视各个环境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体系的建构,才可以确保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即是从小环境入手,构成中环境再构成大环境,环环相扣才能做得扎实,保证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四)促进大环境中环境以及小环境之间的平衡,稳定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
促进大环境中环境以及小环境之间的平衡,稳定大环境影响力的发挥。比如幼儿教师是个体小环境,而不同教师之间是中环境,优质教师队伍与优质高质量幼儿园之间是大环境。这三者之间密切联系,必须达到一种平衡,均衡协调发展。除了增加以上提到的四方面以外还应该充分关注幼儿健康成长增加情感投入。教育是针对人的活动,从事教育事业与其他事业相比,更多强调奉献与关爱,需要更多主观方面的投入。对于从事学前教育更需要极大的热情与爱心。读陈鹤琴先生的书,从中感受最深刻的是他对孩子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爱,正如先生在文集开始所谈到的“这颗心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如果真的对孩子有着无比的热爱,考虑问题从爱孩子为了孩子的角度出发,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很多。如果爱孩子就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集资办园给孩子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如果爱孩子会尽量考虑孩子是否上的起园,收费标准可能就会有所降低。而我们的大环境号召各界增加情感投入,可以从舆论宣传方面,无论是社会宣传还是文化宣传都可以做一些意识的渗透,如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引导社会各方面对幼儿的关爱,充分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做好情感的指向标。
五、结语
总之,更快更好地解决“入园难”问题,充分发挥发挥大环境影响力是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幼儿园教育,孩子们入优质高质量幼儿园将不再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