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职班级管理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3229
■袁永红/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在进入普高,通过高考升入大学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这种主流观念的影响下,中职学生在社会上很容易被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学生和家长对中职生的评价也很少有充满希冀和赞颂的。这些深深为中职生的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是很有负担的。“班主任如果想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真正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1]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近代新兴的一种心理研究流派,它主要研究人的内在活力和深层次的积极的特质。在传入国内后,大受好评,打破了过去教育改正人的缺陷,引导人摒弃负面特质的主要目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教育者带来更具有激励意义的动力,也为受教育者带来更加美好而放松的学习导向。在教育过程中,它要求我们学会用更加欣赏性的、独到的、开放包容的角度去面对人类所具备的能力、潜力和内在精神气质等等,深入细致地去挖掘人类潜藏的、根本属性里更加具有建设性的能量,更好地帮助人类发现自我价值,找寻自我发展的途径。

  有一位很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同时也会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以此类推,“如果班主任想要更好地对他们展开管理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想法。”[2]这其实是强调了班主任核心素养中心理学知识储备方面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大多在求学生涯中都遇到过挫折,学习基础较差,在初中时很可能因为成绩在老师、家长和同学面前带来过挫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容易动摇、缺乏信心、学习能力较差等心理特点。而在中专的生活,由于外界的评价和自身的挫败感,更容易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倾向看到负面的、消极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强化他们的不自信和挫败感,恶性循环之下,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自我性格成长都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简直是中职班主任和中职生的福音和强心剂。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能灵活恰当地运用积极心理学,不论对于老师自身,还是家长和孩子,都将是一场深层次的内心指引,一场诚恳的心灵交流。不仅可以帮助中职生找回在中考失利中的自信,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对学生的良好性格养成、友善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有莫大的好处,也会帮助家长更清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可塑性,从而对孩子的教育重拾信心。而对于班主任自身,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运用,也会大大增加职业幸福感。此外,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于学生管理中学校最为棘手的家校矛盾有很大的缓冲作用,可以将学生、家长、学校三者关系带入一个良性循环,共同朝着一个更利于人才成长的目标前进。

二、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运用

(一)大力提倡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集中体现了积极心理学教育策略。它主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发现学生人格特质中积极的一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并采用“正强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做到最好的自己。每位老师都要面对很多学生,那么多学生个性、能力必然有很大差异。作为班主任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同学,在承认、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基础上,找到每一位同学的优势,看到每一位同学的成绩,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在班级形成之初就要结合学生资料和表现,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在班干部任命中及日后的比赛、活动举办上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而对于还未崭露出才能和优势的同学,班主任也不要放弃。这类同学可能在过去求学生涯中一直属于默默无闻,缺乏自信心或者主动性的学生,在进入中专后,对于他们其实是一个难得的成长转变期。班主任若是能引导他们树立自信,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类孩子会非常珍惜和努力,可能爆发出更大的潜力。

  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入校成绩参差不齐,性格迥异。对此,一方面,要继续激励表现好的同学进入中专仍然要保持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新的努力目标,不被外界所影响;另一方面,要激励成绩不好、不主动的同学抛开过往,帮助其找到兴趣点和优势,在新的起点找寻更好的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德育积分制,班级同学人人皆为班干部,共同负责班级管理。在这种民主管理模式下,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皆有主人翁意识,班级氛围也会更加和谐。作为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孩子都像一颗星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哪怕再黯淡。班主任要有一双伯乐的眼睛,在挖掘了孩子的特长后,要适时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还要经常鼓励、正确引导,给与他们不断进步的空间,戒骄戒躁。对于没有特长的同学,班主任也要善于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优势,找机会大力赞赏并给与他们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当学生进入人人自管的轨道,班主任也可逐渐放手班级管理改为班级自治,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

(二)善于运用期望理论

有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人们总是会为自己设立一定目标,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并且会尽力为这一目标的实现付诸行动。但是,当这个目标还未实现之前,在人的内心会被直接转化

  为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会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朝自己的目标奋进。一般来说,人们把自己的期望看的越重要,这个期望实现的可能性越大。伴随着目标的实现,会更一步激励人们朝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这就是著名的“期望理论”。

  很多中职生因为父母要求或者别的外部原因才促使来到中专,中职生活的展开往往猝不及防,甚至久久不愿接受面对,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常常有迷惑之感。班主任在带领班级的时候,就要做好他们的强心剂。而期望理论便是有力的一味药。

  首先,要善于搜集学生的信息和心理动态。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通、与学生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其次,在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观察,对他们产生合理的期望,并经过进一步的归纳,通过作业评语、期末评语、谈话、班级活动等方式转达老师的这种期望。持之以恒,学生有了目标、学习动力,也会慢慢向老师的期望靠拢;最后,班主任还要及时表彰,让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得到及时反馈,进而推动其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中,班主任要注意的一点,也是很多大人在教导孩子容易忽略的,就是不管是优等生还是表现不好的学生,都要对他们比量齐观,都要抱有期待。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觉得省事不用费心,学生都很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同,老师的省事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重视他的错觉,会严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他们表面上对老师的话爱听不听,但实际上内心很脆弱,很在意老师和周围的评价。所以,班主任在带领班级时,不仅要保护好学生的天性,引导他们一直积极向上,还要关注到表现不佳的同学,给与他们充分的关爱和肯定,教师要从始至终带着平等和赞扬的心对待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先假设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去纠正、批评,而是要对学生怀抱期待,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昂首阔步踏出校园,而不是垂头丧气,充满怀疑的回到家里。

三、结语

教学相长,班主任在带领班级中,不仅是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是自我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能够让他们在求学生涯时得到人格的自尊,他们会更加看重自身的价值,从而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以后的人生;其次,教师要学会赏识每一个孩子,看到他们人格特质中积极的一面,则能够从根本上挖掘他们的潜力,为每一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最后,教师要对每一位同学抱有合理的期待,并找到正确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这种期待,采用正强化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期待值。学生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挖掘了自己的潜力后,再逐步达到自己和家长的期望,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会让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而稳定、积极的学习心态不仅对他们现在的生活很有帮助,也为他们日后走入职场,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