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用满堂灌的形式对学生来讲授知识,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更专注于主动的课程项目的学习。这种模式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直播,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学生交流,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宜宾职业技术学院60位教师和2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0份(其中教师60份、学生2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1%。调查研究对象分布于4个二级院系,从调查的教师样本来看,不同年龄、性别、职称类别、学历层次均有涵盖,代表性和包容度较好。从调查的学生样本来看,不同二级院系、性别、年级、生源地均有包容,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高职院校翻转课堂的现实状况。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翻转课堂使用满意度
问题“您使用了翻转课堂是否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对翻转课堂的使用满意度都很高,83.3%的教师和74.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使用效果较好,只有16.7%的教师和25.4%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效果不好。从表4看出,翻转课堂的使用在高职院校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使用频率
调查问题“翻转课堂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使用频率”,结果见表2。
表2 翻转课堂使用频率调查统计表
调查显示:13.3%的教师和10.4%的学生选择师生总是使用。33.3%的教师和43.4%的学生选择偶尔使用。但是,还有12.7%的学生选择几乎没有使用。这一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课堂的使用频率不理想。
(三)翻转课堂使用的影响因素
调查问题“你认为翻转课堂使用的障碍主要有哪些?”,结果见表3。
表3 翻转课堂使用的
调查显示:关于翻转课堂使用的影响因素,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和学生都不主动,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主动。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还有家庭需要照顾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暇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
(四)翻转课堂成效评价
翻转课堂的使用效果越好,使用的频率就越高;反之,效果不好,使用意愿就越低。调查问题“翻转课堂的使用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体现在哪里”。结果见表4。
表4 翻转课堂成效统计表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33.3% 的教师和25.3%的学生选择师生互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业上的帮助。从互动成效统计表上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业上的帮助。
三、高职院校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实际能力和精力与翻转课堂所要求的高素质不匹配
目前,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制作微型课程等技术的能力,年轻的教师运用智能设备比较熟练,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不擅长运用智能设备进行微课的制作,或者是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不愿意去钻研信息技术,不愿意思考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存在重科研的引导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偏少,对高校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但实际行为缺失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学习过程中不擅长自主学习的研究,更习惯于传统的有老师引导和督促的教学方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大部分自控能力不强、自主学习意识差,课前预习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可能不会观看教学视频甚至不预习,导致课前自学效果不好,最终影响课中翻转课堂的实施和有效开展。(三)学生欠缺有效的自学方法和小组合作精神
翻转课堂能够正常实施的前提是学生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把握预习节奏,课前预习安排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调动每个学生的优点,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持续学习等大多数情况下均是以小组协助形式开展。但由于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策略,难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完成小组任务时,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严重,课堂翻转后,学生更容易出现两级分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