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西班牙语作为23个国家及地区的官方语言,为仅次于汉语的世界第二大语言。除此之外,西班牙语词汇丰富且包容性极强,但现阶段国内对西班牙语新词汇部分的研究资料相对缺乏,暂时没有满足与时俱进的要求,亟需西班牙语语言习得者和研究者填补这一研究方面的空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语言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西班牙语新词汇的产生来源及构词方式为切入点,探究新词语产生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
二、新词语产生的主要途径
(一)外来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西班牙语在国际交流中引用并了大量外来词汇。词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最主要的功能是传达意思。过于繁杂的新词汇会让人很难记住。因此,依据我们现有研究,当需要对新鲜事物进行描述时,西语国家的人们不仅会运用现有词汇定义新事物,而且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外来词。根据研究小组所收集的717个近十年载入西班牙RAE(Real Academia Espaola)词典中的新词语资料,273个词语为外来词,其中英语外来词为168个、法语外来词为19个、阿拉伯语外来词9个、加泰罗尼亚语外来词8个、拉丁语外来词5个、希腊语外来词5个、日语外来词4个、巴斯克语外来词4个、印地语外来词3个、德语外来词2个、罗马尼亚语外来词2个以及葡萄牙语外来词1个。此外,还有一些受外来语影响而产生的新词汇虽然未被官方载入西班牙语词典,但在生活中常用,例如受汉语影响,西班牙语出现谐音词汇chifa(吃饭)、wantón(馄饨)、dim-sum(点心)等。(二)合成法、词缀及变体
合成法、词语前缀及后缀以及变体均为在西班牙语语言系统基础上产生的新词语。这种新词语通常都会存在词根,并在词根的基础上进行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在研究小组所收集的717个新词语资料,有121个为合成法形成的新词语、176个为词缀法形成的新词语、38个为变体法形成的新词语。语言系统本身的符号性、任意性和约定性,既为新词新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又对新词新语的产生提出了规约性要求。语言的符号性和任意性允许新词语以多种方式产生、多种形式呈现;同时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又会对新词新语进行筛选,这就造成了一大批新词新语或者失掉新颖性而被保留下来成为一般词汇,或者被弃用而逐渐消亡。(三)旧词新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词汇意义的扩大也成为了必然,而旧词新义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想表达新事物的需求;另一方面,旧词新义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接受规律。因为人们对旧词比较熟悉,所以易于接受和掌握新词;而且旧词新义是对原来的意义的创新,在追求旧词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满足了人们标新立异的心理。西班牙语与汉语不同,不存在形声字、同音字等语言现象,因此西班牙语中旧词新义的产生途径较为单一,数量也比较有限,在研究小组所收集的717个新词语语料库中,通过旧词新义途径产生的新词语只有11个。
西班牙语的旧词新义产生途径主要是比喻。单词matraca的本意为“Rueda de tablas fijas en forma de aspa,entre las que cuelgan mazos que al girar ella producen ruido grande y desapacible.”即“木铃摇动时发出的响声”。借助比喻的手法,近年来这个词为人们用来指“烂醉如泥”。boina roja的本意为“红色贝雷帽”,而借喻为马里前总统阿马杜的总统卫队。
三、影响西语新词语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
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熔炉,其构成和发展有着众多的因素。社会因素就是指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即与社会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它包括社会制度、国家各项法律政策、民族、地域、社会地位、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而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Euroescepticismo(欧洲怀疑主义)就是在政治现象中产生的名词。虽然语言的发展有它本身的内部发展规律,但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对社会有依赖性。语言的使用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人们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时,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的进步促使语言日益丰富、日益精炼。
(二)经济因素
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打破了经济贸易对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经济贸易的范围了实现了最大化,经济贸易空前繁荣。当经济贸易范围扩大覆盖多种语言区域,此时什么语言成为贸易活动中的主导语言或者中介语言,什么语言成为经济贸易中的主流语言,则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影响力。就西班牙语新词语中出现的外来词而言,大部分外来词都为英语外来词,而在这些英语外来词中,大部分为经济和日常生活方面的词语,例如B2B(Business to Business)、Bitcoin(比特币)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西班牙语国家造成的影响。此外,近十年来以日语、汉语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外来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西班牙语新词语词库,侧面说明西班牙语国家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三)文化因素
语言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发展阶段必定受文化的影响,很多西班牙语新词语在本族文化和非本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产生。西语国家社会历史悠久,辐射范围涵盖伊比利亚半岛、拉美、非洲、东南亚(特指菲律宾文化)、美国等地区文化。正如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所说:“语言的局限性就是世界的局限性”,为了迎合不同文化的理解需要,出现了许多文化方面的新词语。因此,在近十年的新词语词库中,涌现了诸如Boho(波西米亚风格)、Panhispanismo(泛西班牙主义)的词语。(四)网络因素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语言中,尤以网络流行语和词组缩写的影响为甚。作为占绝大部分网络用户的群体,年轻人相比较其他年龄段的人而言,思想更加活跃,更喜欢新鲜事物,更喜欢追求个性和创新,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一些语言规范的约束,而更加倾向于简单高效的表达。例如在西班牙语社交平台上经常出现的“klk”就是“que lo que”的缩写形式。
四、结语
通过外来词、词缀法、变体及旧词新义等主要途径,一系列西班牙语新词语得以发展。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日常生活及国际交流等因素的交错影响。经济的发展在促进语言进步的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内容。不同区域进行经济交流的同时也伴随着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碰撞,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网络的发展也为语言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自由的平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