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截止至2019年,中国网民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8.29亿人次,而在这些新增的网民当中,其中有超过98%的网民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上网的。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之中,互联网早就已经深入蔓延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其已经扩张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就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来说,互联网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目前互联网社交在大学生社交形式中的占比也更大,甚至有了逐渐取代一些线下的活动趋势。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年龄上多为17-22这个阶段,多数的大学生心理尚且处在基本成型的初期阶段,因为心理问题损害自身或他人利益的情况偶尔发生。尤其是当人们对互联网社交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就会产生道德感缺失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社交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如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来进行解决。二、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网络社交经验不足,个人约束力弱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包括微信、论坛、短视频平台在内的等各种网络社交方式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日常社交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使得当今不少大学生都将自身更多的情感依托依附在网络上,精力也耗费在网络之上。网络社交与现实的社交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拥有着虚拟和匿名的特性,这就使得其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具有较大的区别,在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在线下可能却没什么朋友。长期开展网络社交会使大学生在现实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变差,容易出现孤僻、冷漠、容易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经相关研究表明,网络社交在日常社交中占比的增加,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忽视身边人的情感交流需求,进而导致其沉溺于互联网社交并且失去对个人时间的规划能力,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利于亲密关系的长期维持。由于大学生主要在学校内学习生活,因此还没有社会生活的经历,也正是由于其尚未接触社会因此其对互联网上信息的认识和接受都更加容易偏颇或极端,在网络社交之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情感,这就会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之中将自己独立于现实生活集体之外,同时又表现出对互联网的极度依赖进而成瘾,长此以往,负面情绪会不断在大学生内心积攒,最终形成心理疾病。
(二)情感满足感来源以来互联网,忽略现实需求
大学生在开展互联网社交活动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对于情感方面的强烈需求,但与此同时,这也会造成大学生对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逃避以及对来自现实帮助进行拒绝,进而继续将更多的精力与感情投入进互联网中寻找情感慰藉,使得现实中与家人、同学和老师的沟通难以进行,甚至出现认知上的障碍,形成难以与他人相处的人格,缺少共情能力,这就会导致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和今后的社会生活适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上所进行的社交活动并不一定要以与现实中真实且相同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进行,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出一个“人设”,比如:真实身份是某二本学院的本科生,在网上则可以扮演一个211、985学校的研究生;亦或者现实生活中普通家庭的学生在网上扮演富二代人设等等。当这些学生通过长期利用人设来满足自己内心虚荣的心理需求后,其就非常容易偏离现实,并且出现偏激、易怒等不良情绪,失去对现实活动的参与欲望,忽略现实中生活目标对生活方式的指引作用。三、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心智成熟度低
大学生在高考之后进入校园,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均是一直处在家长、社会和学校的保护下,因此在自己进入到半自主的大学开始新的生活之后,思想很容易因受到冲击而发生些许改变。多数大学生对于从未接触的思想和理念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又由于其各种欲望和想法在之前一直被不同程度的压制,所以变得更加容易对新事物和新思想产生共鸣同时也更容易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意志力尚且比较薄弱,鉴别能力也比较弱,还没有形成客观看待事物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遇到不良思想时非常容易受到其改变或者影响,进而跟风形成坏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还在成型的初步阶段,其思想和价值观在大学期间及其容易发生变化,对网络事物的辨认能力还没有形成,容易盲目跟随某些错误思想,形成不良的思维方式或生活习惯。(二)缺乏正面干预和引导
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环境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形成人格特点或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源头。就影响因素而言,原生家庭中错误教育观念或父母关系的错误相处模式,都非常容易让孩子养成敏感或自悲的性格,在进入大学后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或者生活的相处过程中又很容易将这种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放大,使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因为不合群而被边缘化,进而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进一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目前就高校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言,其对于高校学生的互联网社交行为在引导和监督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高校内部不仅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且专业的互联网行为和思维的评价矫正体系,并且同时也缺少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所以高校不能够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矫正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由互联网的不当使用带来的心理问题不断恶化。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建设网络心理咨询服务
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而言,必须要坚持高校的主体与主导地位,只有从学校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开展,问题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解决。因此,在高校当中的各个学院应该同时进行针对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包括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定期的科学检查,以及更为便捷地开展高校心理帮扶服务等。同时,高校方面还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学院所存在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排相结合,在高校与学院双方的合作下共同构建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学院方面还应该与时俱进,广泛利用微信、微博或者抖音等平台来进行宣传,进而以此更加贴近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互联网生活习惯,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和特殊需求,利用互联网能够进行远程帮助的便捷特征来对学生进行帮扶,通过网路提供专业化的诊断和疏导,进而为高校学生缓解心里的紧张情绪和现实中的矛盾冲突。(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指的是通过微课等形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鼓励高校的大学生们在参加心理健康课程过程中对自身的审视和认知。高校教师还需要利用微课这一特殊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层面进行影响,微课能够提供的教学手段包括视频、脚色扮演、自画像等,可以将心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与心理行为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而紧扣大学生的心理发育阶段性特点,并及时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课堂的实际表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五、结语
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中国能否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的建设。诚然,大学是为国家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而大学生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资源。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影响而在心理层面上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到了高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升网络教育技术、搭建多样化新媒体平台、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等方式,融合学院、微课堂、辅导员的独特优势,有效应对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系列大学生心理问题,助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赞(0)
最新评论